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地铁司机在开车前无法独自完成曲线站台车门与屏蔽门间空隙异物检测而存在运营安全的隐患,提出一套地铁曲线站台空隙异物自动检测预警系统。通过在站台每扇屏蔽门上方安装微型摄像机来拍摄站台屏蔽门与车门间空隙图像,利用图像处理算法对所拍摄的图像进行车门检测并确定车门在图像中的区域(即感兴趣区域),在乘客上下车完成后对感兴趣区域进行异物检测,并在存在异物的情况下发出预警,提醒司机延迟开车。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准确检测出空隙中存在的异物,可以辅助列车司机完成开车前对地铁曲线站台空隙异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张冲 《电气化铁道》2023,(S2):144-147
列车车门关闭信号和锁闭信号是车辆和信号系统重要的载客运行条件。在目前的运营线路中,对车门关闭和锁闭信号的处理不尽相同。本文对车门紧急解锁方案、车门锁闭信号丢失后紧急制动施加方案、紧急制动施加后车门保持方案在原理、安全性以及对运营效率的影响和适用性方面进行分析,给出了适用于有人驾驶线路和全自动运行线路的相关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3.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采用CTCS-2+ATO列车运行控制系统,ATO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是满足列车车门与站台门系统的联动控制,实现站台门的防护。介绍现有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动车组类型、站台门现状、车门与站台门系统的联动条件、接口原理。针对珠三角城际公交化运营开行4辆编组动车的需求,基于不同编组、不同车门类型、不同运行交路情况下对车门与站台门联动控制提出3种优化设计方案。从规范符合性、运营使用习惯、既有线改造可实施性等角度对3种方案进行深入比较分析,对新建和既有运营线路分别提出推荐方案。研究结论满足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开行4辆编组动车的需求,并为其他城际铁路、市域铁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FAO)模式的普遍应用,对列车运行的高可靠性及灵活控制提出了更多要求.在无人驾驶系统中,车门状态的监督控制不再是司机的职责,信号系统需要承担并提供给调度人员更多的门控方式.从运营需求的角度出发,基于太原轨道交通2号线信号系统,分析了FAO模式下列车自动开关门、车门抑制的施加及解除、远程开关门控制、车门和站台门故障隔离等车门控制关键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模式下,对站台门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站台门与车门间隙有害空间问题,提出了在滑动门门体安装填充装置以从根源上消除有害空间;对于应急门设置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列车未在站台区域停准且无法再动车,需要工作人员登车处置"的运营需求,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针对车站站台门远程自检测试问题,提出了技术实现时需重点考虑的事项.  相似文献   

6.
介绍站台门系统及其在城际铁路中的运用,阐述基于CTCS-2级列控系统+ATO子系统的城际铁路中系统和站台门设置情况、接口实现原理及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和分析,并提出故障处理思路及改进建议,减少设备故障率。预防性地提出在后续新线建设过程中如何减少列车车门与站台门系统接口的故障隐患,降低对运营带来的影响,确保新线建设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7.
从全自动运行场景分析出发,对全自动运行的站台门与传统站台门功能进行对比,并结合全自动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对站台门配置的安全要求、功能及接口等开展系统架构设计研究。重点对站台门与信号系统和综合监控系统等接口界面、类型及用途进行规范。同时,结合太原轨道交通2号线运营情况,对全自动运行系统中站台门与列车车门联动时间、间隙探测装置设置数量及就地控制盒与间隙探测装置操作盘一体化设计等提出了相关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地铁站台门与列车门之间夹人、夹物事件偶有发生,对间隙探测装置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有效降低全自动运行线路中站台门与列车门之间间隙引发的安全问题,分析全自动运行线路间隙探测装置与行车相关系统之间的联动方式,结合天津地铁6号线二期线路工程实践,提出了间隙探测装置与行车相关系统联动方式优化方案。采用该方案对原有接口电路进行优化,增加“车门状态”硬线信号,改进控制流程并优化间隙探测启动时间,为全自动运行线路安全运营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与列车车门间的空隙可能存在着夹人夹物的情况,需要对该间隙空间进行必要的障碍物探测,以实现列车安全发车。应将站台门间隙探测系统的控制逻辑接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信号系统中。基于站台门间隙探测系统的功能特点,分析了站台门间隙探测系统与信号系统间的控制时序。在此基础上,对站台门间隙探测系统与信号系统之间的接口和控制逻辑进行分析,并重点对控制逻辑中的可选方案进行了技术比对。该探测系统可视为城市轨道交通FAO(全自动运行)线路局部范围的功能补强。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列车通过能力和安全性,列车到站进入地铁车站停车过程,必须对站台及其轨道区域进行安全防护。尤其是对于未加装屏蔽门的站台,为了避免乘客误入轨道区域,有必要设置站台防护系统。本文重点介绍的防护系统,由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和轨道区闯入侦查系统两部分组成,它能确保人工按下紧急制动按钮(ESP)和监测到有人误闯入轨道区段时,及时使列车能实施紧急制动,使列车在站台前安全停车。  相似文献   

11.
梁彦军 《铁道车辆》2012,50(9):11-13,1
根据CRH2型动车组的控制电路设计特点,设计了站台识别和车门安全控制电路。在保证动车组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可实现停靠站台侧位提示功能及安全开启相应站台侧车门功能,还可以有效杜绝错开非站台侧车门现象。  相似文献   

12.
广州地铁2&8线列车客室门系统采用中间解锁结构。目前该机构逐渐出现轮叉和钢丝绳断裂、无法在解锁的情况下强制关门、人为解锁车门触发列车紧急制动等缺陷,导致晚点、清客等影响,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通过采用成熟的端部解锁结构,并对原有电气系统进行优化,从根本上解决了原系统存在的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车门可靠性及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13.
灵活编组运营可以有效提高客流需求和地铁运力配置的匹配度,也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的发展趋势。通过客流量预测,郑州地铁6号线一期拟采用6车编组运营,但站台门系统同时保留4车编组模式,以应对未来4/6车编组混跑的需求。从列车门间距、列车停靠位置、站台门设计安装、站台门电气设备配置、站台门与相关外部专业接口定义等方面对4车编组、6车编组或4/6车编组混跑等方式进行分析、研判,提出不同编组模式下站台门系统的设计安装建设方案和门控系统关键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4.
根据高速动车组紧急制动系统的施加原理及制动特性,利用AMESim软件分别建立了单车级紧急制动气路模型、车辆制动子模型以及整车紧急制动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载荷、轮径及制动施加方式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复合仿真,分析了不同车辆参数对制动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风速、轨道坡度对制动距离的影响。所得结果与真车试验结果的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是有效的。所建立的制动系统模型为通过仿真模拟验证各种动车组紧急制动性能提供了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广州地铁11号线如意坊站缓和曲线最小半径及曲线超高设置超过《地铁设计规范》规定的问题,对地铁站台最小曲线半径、曲线超高以及缓和曲线侵入站台长度等控制因素进行总结分析。通过对站台边缘与车门门槛最大间隙值、站台门与车门最大间隙值、缓和曲线长度、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值、横向加速度最大值、站台范围内车辆倾斜度、车辆地板面与站台面高差值等控制性指标进行验证核查,结果表明,如意坊站有效站台范围内缓和曲线曲率半径小于规范要求最小值,并且曲线超高设置大于15 mm实际可行,并在节约投资、缩短工期方面取得较好效果,为后续类似工程设计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周茂 《都市快轨交通》2017,30(5):109-113
分析地铁信号与站台门系统接口故障对运营造成的影响以及地铁新线开通初期设备故障率较高的现状,对站台门状态未反馈及站台门不联动接口故障进行分析,阐述其发生的原因、处理办法。前瞻性地提出地铁新线建设时信号与站台门接口故障隐患防范措施和思路,减少设备故障率,最大限度降低信号与站台门接口故障对运营带来的影响,为新线正常运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城际客运专线站台门车地联控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际客运专线为了满足短途客流量大、追踪间隔小、行车速度高、与城市轨道交通同站台换成等新的运输需求,采用乘客站台候车模式,并开始设置站台门。根据当前客运现状和技术水平对城际客专站台门与动车组车门实现联动的必要性、系统功能、关键技术、系统构成等方面进行可行性探讨。  相似文献   

18.
广州地铁14号线开通运营初期,车门系统出现了门页底部漏风、电磁铁功能故障、车门未能在3 s内解锁等故障.根据车门结构特点和车门故障逻辑,分析了车门系统典型故障的原因和特点,并针对每种故障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经实践验证,采取的整改措施合理有效,车门系统各故障得到基本解决,提高了车门系统的稳定性,提升了列车运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站台补偿器作为动车组车门系统的运动部件,在日常使用中故障率较高.为进一步降低站台补偿器故障率,从机械安装、控制逻辑等方面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限位开关安装方式和控制逻辑方面的优化措施,有效降低车门系统的故障率,提高车门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基于应答器传输站台侧信息到列控车载设备的安全性、各型ATP与各型动车组的接口技术特点,确定站台侧信息安全防护技术方案和在既有动车组上增加站台侧信息安全防护的现场实施方案。避免由于司机误打开非站台侧车门的可能,提高动车组运营安全性,对保障铁路高效运输、加强运输安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