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付一方 《综合运输》2023,(12):60-64+192
为了更加客观全面地反映城市轨道交通出行者决策行为,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准确性,缓解线路运营面临的高峰时段客流拥挤现象,从出行广义费用角度出发,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研究。综合考虑票价、出行时间、舒适度、准时性等因素,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出行广义费用计算模型;以北京地铁5号线为例,将广义费用作为出行阻抗引入客流分配之中,构建了基于广义费用的随机用户平衡条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模型,并提出了嵌套Logit模型的迭代加权法用以求解模型;基于分配模型及算法,对不同票价和列车容量条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广义费用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模型能够实现对轨道交通流量的有效预测,可对各类缓解高峰时段拥挤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辅助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相关决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合理性的一般哲学解释出发,论证出综合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合理性存在的必然性,然后分别从多方式合理分工、各交通线路分阶段整体推进、交通线网投资实施总体控制、交通网络构建符合OD分布规律、以及线网规划目标考虑资源消耗限制等方面,深入分析合理的综合交通体系应具备的特征,并由此推荐系列评价指标集,从而为综合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合理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带形城市发展期带状特征凸显,通过大量的参数类比得出,由单核向多核发展这一特殊发展期的交通特征:老核心区原有用地模式调整难,高峰时易发生交通拥堵;城市带向发展拉大了出行距离,居民的出行次数、出行距离和平均出行时间均会显著增加;新核心区发展初期,交通需求仍主要集中在老核心发展成熟区内;伴随新核心区发展,核心区之间的出行需求量快速增大,新老核心间轴向干道会集中大量交通,高峰时交通压力过大;新区发展逐步成熟后,新老核心区间联系会更密切,新核心内部出行增大。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是为人民群众基本出行提供普遍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具有显著公益特性的民生工程。其具有运量大、快速、准时、安全、环保的突出拖量和比较优势,日益成为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是落实国家公交优先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温素华  冯若潇 《综合运输》2023,(6):13-17+34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序研究是轨道交通线网建设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长期以来一直以定性方法为主。同时,POI等多源大数据愈来愈多地应用到城市及交通规划领域,但现有研究大多着眼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阶段的后评价,缺少对规划建设阶段的关注。本文以福州为例,利用POI大数据对轨道交通的现状服务效益进行分析,辅助决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中建设时序的选择,试图解决传统上地铁线网和建设规划定性有余而定量不足的缺点,量化分析各条地铁线路对城市的服务效果,为建设规划的线路选择和时序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客流存在着规律性的动态变化,其中最为明显且突出的是由于居民通勤通学的出行需求所带来的潮汐交通现象。在潮汐交通现象较为明显的线路中,客流存在着时间与空间上的不均衡分布,使得部分区间的运能未得到充分利用或者部分区间的运能紧张。据此,本文以成都地铁1号线为例,针对其潮汐客流特征展开研究,识别运能不足或运能过剩的区间,并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出针对具体线路的多交路运输组织优化方案,最后对优化方案的效果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7.
网络化运营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布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网络化运营角度,以实际运营网络客流数据为基础,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时间和空间分布特性进行了综合分析。时间分布上主要分析了日客流、周客流、月客流和年客流四个层面的客流特性,空间分布上主要采用了全网客流、高峰断面方向、进出站方向等指标来分析客流分布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8.
创建绿色的城市交通发展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城市交通问题严重,行车难、停车难,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大气环境污染日益恶化。以北京为例,交通需求总量的大幅增长已经远远超出了交通供给的增长,市区道路网及城市运输服务系统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已经逐渐失去了应有的整体调节能力。虽然政府近年来加大力度进行道路设施的建设,但是由于机动车保有量的飞速增涨,道路交通的拥挤程度逐年恶化。由于这一情况,政府大力提倡居民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但实际上成效并不明显,北京市民采用公共交通方式的出行率尚不足30%。一方面是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另一方面是道路对城市空间的吞食,对环…  相似文献   

9.
广州是广东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珠三角经济区的中心,是中国南部最繁忙和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近年来,广州市交通总体上得到了显著改善,但随着机动车的增长、交通需求日益增长,市中心区城市用地紧张、人口密度高,必须通过交通引导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拉开城市布局。为此广州市提出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交通发展战略。在过去的20年间,广州市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经历了5个阶段的规划和调整,其规划成果较好地支持了广州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对进一步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优化交通结构及方式,积极引…  相似文献   

10.
以北京市紫竹院路为例,对比紫竹院路潮汐车道实施前后的交通调查数据,论证了紫竹院路设置潮汐车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交通流量、交通出行效率和设施利用率三个方面分析潮汐车道的实施效果,以及其对周边路网流量分布情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潮汐车道开通后,紫竹院路进城、出城方向的高峰小时交通量显著增加,行程车速大幅提高,单车道利用率随着断面交通流量增加趋向均衡,路段交通出行环境改善;紫竹院路周边主要平行道路的高峰小时流量基本保持不变,潮汐车道可能会引起更远范围路网交通流量的重新分布,以达到新的交通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满足个性化需求是现代地理服务软件、交通服务部门的目标之一,基于活动出行的时空可达性研究更具实践意义。本文综合时空约束理论与效用模型,提出了基于出行效用的城市轨道时空可达性模型,其影响因子不仅包含了站点的活动吸引力、个体出行的时间和费用成本,还有站点在整个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区位因素。和以往模型相比,考虑的影响因素更加全面,实现了更接近于反映真实状况的个人出行可达性研究。最后,通过对广佛地铁可达性进行实证验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分析特定时空约束条件下可达性分布特征的有效性,可为个体出行活动地点推荐以及智能交通出行提供最优的出行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2.
徐上  张涵 《综合运输》2022,(5):144-148
依托重庆车辆及路网运行大数据,研究重庆中心城区限行方案。通过分析车型构成、拥堵时空分布、车辆使用规律,评估限行后公共交通能否提供替代出行服务及限行是否会导致大量绕行产生新拥堵,提出了适合重庆当前发展阶段和城市交通特点的限行模式,即在早晚高峰时段对跨江桥梁和穿山隧道等关键通道实施汽车尾号限行。重庆2021年3月开始实施的限行政策评估结果表明,限行政策有效削减了汽车出行量、均衡了汽车使用时段分布,促进了交通方式往公共交通转移,提升了路网运行效率。研究可为其它城市制定交通需求政策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行为模型(activity-based model)时空棱柱(space-time prism)理论分析了交通出行行为在其中的特征及精细化需求侧管理模式(预约出行模式)对个体交通出行行为的影响。根据时空棱柱理论中的“三大制约”(能力制约、组合制约、权威制约)评估了预约出行模式产生的效应,其中预约出行模式对能力制约没有负面效应,对组合制约及权威制约均有正效应,最终结合现阶段预约出行及其实践应用论证了预约出行模式对交通出行行为及交通系统管理能产生的正效用。同时预约出行模式本身的优点包括大规模交通优化管理中节省优化算例及保证优化结果信息时效性,是未来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精确刻画高速公路场景下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分布是优化城际充电设施布局的关键,本文从深入分析高速公路出行背景下电动汽车用户特征异质性出发,包括用户出行习惯、规律和充电决策机制,通过研究电池电量影响因素得到电动汽车能耗计算公式,提出一种充电需求时空分布预测方法,通过蒙特卡洛模拟进行仿真,以“成渝双城经济圈”高速公路通道为算例。结果表明:充电需求具有明显峰谷差、符合用户日常出行习惯,充电需求空分布不均匀且呈现“多峰”形式;不同温度及电动汽车渗透率对充电需求时空分布存在显著影响,论证了预测方法的有效性,能为城际充电设施时空布局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为充电需求预测调控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5.
贺鹏 《综合运输》2023,(4):173-181
国内很多城市的轨道交通存在规划、建设和运营阶段相互剥离的问题,由此导致线网规模加速扩张无法满足多样化客流出行需求。相较而言,东京在处理轨道交通发展与运营组织的关系方面的先进经验值得借鉴,本文以东京都市圈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东京轨道交通发展与运营组织规划的关系。首先,从线路建设和运营组织两个方面剖析轨道交通与城市功能分区之间的互动关系。其次,以东武东上线+西武池袋线廊道为例,从线路建设时序与城市发展时序的角度研究东京轨道交通线路建设的基本特征,阐释城市的功能分区、空间布局与轨道交通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进一步分析了东京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的基本特征,从运行能力、运行交路和停站方案三个角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可通过多样化的运营组织模式引导乘客的出行。最后,结合东京轨道交通发展的先进经验,针对我国线网规模庞大、发展时间较早的城市,提出应在宏观层面统筹好运力布局,在中观层面兼顾运营交路和职住关系,在微观层面优化运营技术手段、提高运营效率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智能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交通信息采集系统日渐成熟,车牌自动识别系统,车牌识别数据包含了大量的牌照信息和出行时空信息。本文通过对上海市车牌识别数据,从时间维、空间维、车辆属性维、车辆使用特征维等多个维度对车牌识别数据进行挖掘,分析路网的交通构成,反映城市机动车的使用现状。该研究对于分析城市交通出行特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提供了新的分析技术手段,辅助决策者合理地制定交通政策,引导交通结构和交通方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工作中,需要对重点枢纽或片区近期所需的轨道交通线路和车站数量开展研究并决策线路是否纳入近期建设,为此有必要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的合理承载力进行研究。本文首先研究全国已运营的客流量排名靠前的换乘枢纽车站以及已经达到饱和状态而采取限流措施的非换乘车站的实际客流数据,给出各类车站实际运营的承载能力,分析乘客进站各个步骤的理论通行能力以及限制车站客流承载力的瓶颈点。据此提出非换乘站和换乘车站合理的客流承载力的建议值,并提出提升车站客流承载力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8.
探索城市群通道出行特征对于优化通道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为获取城际通道多方式、多时段、高样本量的出行特征数据,基于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城市群通道出行的原理,研究了通道出行特征指标提取方法。以成渝城市群中重庆至合川通道为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分析了通道出行特征和时空规律。结果表明:重庆至合川通道平均出行总量为3.9万人次,出行强度为1.19,通勤出行占比为7.2%,私家车出行占比为84%,出行时间主要集中在早高峰。研究为城市群运输通道系统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规划的数据获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综合运输》2009,(8):1-1
<正>优化交通资源配置是交通运输发展的永恒主题。优化交通资源配置的方式从客观上分为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在我国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从空间上优化交通资源似乎更受重视。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道路越修越多,越修越宽,然而道路的增长似乎永远赶不上交通需求的增长,伴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增长的却是出行效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20.
绿色出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实现出行"安全、畅通、高效、舒适、环保、节能",从而实现社会、经济、交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通过对绿色出行的概念、内涵、特征和实现途径等相关理论进行解读,确定绿色出行系统的主要构成;采用计划行为理论、交通需求管理理论等多视角,对影响和制约城市绿色出行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和识别,并研究提出围绕保障能力、基础设施、运输装备、运营服务等方面的绿色出行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