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站台门控制系统已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取得广泛应用,但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运行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全自动运行线路逐渐增多,既有站台门控制系统已难以满足全自动运行模式的运营需求。站台门控制系统既要实现与列车门的对位隔离,又要在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满足SIL2的相关要求。针对全自动运行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智能站台门控制系统,实现站台门与列车门的对位隔离,并采用“二取二”设计架构,提高站台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支持多种车型混跑的运行场景,满足全自动运行轨道交通线路对站台门控制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地铁信号系统保障列车安全运行时,必须实现与防淹门系统的安全、高效联动控制。详细介绍一种地铁信号系统中对防淹门设备进行安全防护的技术方案与实现方式。首先提出系统接口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原则,并结合系统运营场景分析,描述信号系统的控制行为;然后根据信号系统的需求,采用UML方法建立计算机联锁子系统的用例图、状态图和顺序图模型,从不同角度分析系统的动、静态行为;最后对系统实现的硬件接口设计方案进行阐述。在广州地铁7号线工程项目中的成功应用表明:该方案功能完整,边界清晰,交互简单,能安全、高效地与防淹门系统进行联动控制,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并纳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技术标准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地铁防淹门系统的方案比选和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铁防淹门系统是一种防灾设备。通过对地铁防淹门系统的现状分析和方案比选,结合西安地铁1号线工程设计,推荐采用液压防淹门系统的设计方案。介绍该方案的系统构成、性能特点和设计接口。  相似文献   

4.
地铁站台门与列车门之间的间隙探测,是地铁交通行业的疑难问题。目前国内地铁主要采用激光对射、红外对射和车尾设置瞭望灯带的探测方案,但这些方案存在误报率高、定位精度低以及探测盲区等问题,从而降低地铁运行效率,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目前间隙探测技术的局限性,以及未来全自动运行线路更高的安全需求,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多传感融合的地铁站台门与列车门间隙防夹探测系统的方案。该方案可克服传统方案的局限性,实现障碍物的可靠、精准、智能识别,继而提高未来全自动运行线路的运营效率以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液压技术的地铁防淹门系统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防淹门系统是一种防灾设备。国内使用的防淹门有升降式和平开式两种。通过对两种地铁防淹门系统的功能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采用液压启闭机形式的升降式防淹门系统的新设计思路。介绍了该方案的系统构成和性能特点,并通过对启闭机液压原理、控制特性以及液压技术发展情况的描述论证了方案具备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液压技术的地铁防淹门当户对门系统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防淹门系统是一种防灾设备.国内使用的防淹门有升降式和平开式两种.通过对两种地铁防淹门系统的功能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采用液压启闭机形式的升降式防淹门系统的新设计思路.介绍了该方案的系统构成和性能特点,并通过对启闭机液压原理、控制特性以及液压技术发展情况的描述论证了方案具备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7.
地铁站台门与列车门之间夹人、夹物事件偶有发生,对间隙探测装置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有效降低全自动运行线路中站台门与列车门之间间隙引发的安全问题,分析全自动运行线路间隙探测装置与行车相关系统之间的联动方式,结合天津地铁6号线二期线路工程实践,提出了间隙探测装置与行车相关系统联动方式优化方案。采用该方案对原有接口电路进行优化,增加“车门状态”硬线信号,改进控制流程并优化间隙探测启动时间,为全自动运行线路安全运营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启闭装置是地铁隧道防淹门的关键部件。以平开式防淹门启闭装置设计为背景,结合防淹门的使用环境和结构特点,对启闭装置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同时介绍了启闭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及安全设置。平开式防淹门的运行结果表明,该启闭装置占用空间小、启闭迅速、结构形式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9.
根据城际铁路运营部门对地下段设置的防淹门提出的安全需求,为了加强对防淹门系统的监管,防止其发生误动作,对防淹门系统运用的各个操作和运行环节进行分解,对可能发生误操作的位置进行分析,逐一开展对策研究,提出设置授权解锁和钥匙启动这一双重保险授权控制措施,达到对防淹门系统的授权启动和防止误操作的目的,以此措施为指导,改进BAS系统架构,增设防淹门专用中央级工作站,同时对防淹门系统自身操作控制软件和硬件设施进行改进,达到提高防淹门系统运营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全自动运行是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主要方向,与传统驾驶模式相比,对于特殊运行场景下的应急处理能力与处理效率有着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列车发生火灾的特殊运行场景,区别于以往由调度人员作为综合监控系统与列车自动监督系统的联动桥梁,设计了全自动驾驶场景下的火灾联动方案,确定了火灾报警系统的火灾识别流程、列车控制管理系统的数据转发和应急控制流程、运行控制中心的火灾响应流程,以及各系统之间的通信校验流程;同时,使用基于时间自动机理论的UPPAAL工具,对从火灾识别到火灾应急响应的全过程进行了形式化建模分析,并且对该联动方案的安全性和功能进行了形式化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联动方案能够有效地满足各个系统之间的联动要求,为全自动驾驶模式下的非正常运行场景的应急联动处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广州地铁2号线防淹门系统的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广州地铁2号线的防淹门系统工程实际,对防淹门系统方案选择、功能设计、接口设计、报警动作原理、成败得失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地铁防淹门系统及其施工接口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地铁防淹门系统设置的原因,阐述了防淹门系统的运行要求、构成、功能,以及闸门的构造、系统的控制原理、防淹门与主控系统和信号系统之间的功能接口。分析了在安装过程中防淹门系统的施工接口,以及正常维护保养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地铁信号系统与防淹门系统的接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广州地铁现场工程设计,总结了地铁信号系统与防淹门系统的接口设计,从确保旅客列车安全的角度,重点分析了信号系统根据防淹门系统的状态和请求信息对旅客列车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及信号系统对防淹门系统请求信息的回应原则。  相似文献   

14.
简述一种防淹门和信号系统接口的技术方案和软件处理需求。详细说明信号系统与防淹门系统的接口技术要求;然后阐述硬件接口设计;最后根据各子系统的功能,对防淹门的处理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5.
全自动运行(FAO)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的最高等级,站台门是全自动运行系统中与乘客直接接触的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目前全自动运行系统下站台门新增功能需求与实施方案尚无规范标准可循。通过对全自动运行系统下站台门运营场景需求分析,得出站台门在全自动运行系统下间隙异物探测、车辆与站台门故障对位隔离和多就地控制盘(PSL)控制功能需求;针对传统的车辆与站台门间隙异物探测方案进行全自动运行系统适用性分析与比选,提出全自动运行系统站台门间隙异物探测技术要求及发展方向;对实现列车门与滑动门故障对位隔离控制功能的信息传输通道和控制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并对此运营场景的客流引导播报方案提出新的思路。同时,确定了全自动运行系统下站台门PSL位置和数量的设置原则。  相似文献   

16.
地铁防淹门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昌仪 《都市快轨交通》2005,18(4):116--120
介绍地铁防淹门系统闸门的设计和设备的选型、系统功能和控制原理的设计;从经济和工程实现的角度,对控制方案和水位监测方案进行比较,对控制设备的功能进行描述;阐述防淹门系统与主控系统、信号系统间的接口功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上海明珠线地铁在ATP(自动驾驶保护)和ATO(自动驾驶)系统还未装的前提下,如何保证安全运行的问题。提出了安装地铁车辆信号识别和防“错开门”保护装置的方案。并介绍了该方案的设计思想和原理。运用表明,该装置能防止司机在驾驶地铁车辆时闯信号以及开错门,从而可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地铁运营中的行车效率和质量,针对线路中计划列车的运营,基于列车自动监控系统设计了列车运营冲突管理方案。根据线路情况,识别和定义列车运营冲突区域和冲突路径;根据计划列车按图运行的特性和冲突路径,定义列车冲突检测条件。当在冲突区域检测出列车冲突时,提供基于列车进路自动办理和基于站台自动扣车2种冲突卡控方式,并提供系统冲突决策和人为冲突决策,最终为不同线路、不同场景下的地铁运营提供灵活、可行的列车冲突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CBTC信号系统与防淹门系统的接口,包括接口信息及信号系统对接口信息的处理;阐述了信号系统对3种不同配置类型的防淹门的安全防护设计;提出了信号系统处理防淹门接口信息逻辑中对ESA(紧急制动区域)划分的改进。  相似文献   

20.
邓波 《科技交流》2009,39(4):88-91
防淹门系统是地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当其动作时,紧急情况下应能快速可靠动作.本文介绍当前国内应用的两种刚性接触网过防淹门方案及其优缺点,提出了移动式接触网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