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GSM-R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的监测只能在一定高度范围进行,高空区域电磁环境分析也只能依据理论计算。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提出利用无人机搭载电磁环境监测系统,对基站高空区域的电磁辐射环境进行监测,可以丰富电磁环境影响分析的技术手段。选取高铁沿线的一个GSM-R基站,通过现场实测,获取GSM-R基站天线垂直面和水平面射频综合场强的高空分布情况,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用实测数据可以确定基站高空中的电磁辐射超标区域,用于指导新建GSM-R基站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2.
空口监测系统可实现地面侧Um接口与车载侧Igsm-r和Um接口的监测,与既有的CTCS-3无线接口监测系统结合实现车地全接口覆盖,为故障的精确定位和智能分析提供基础.探讨空口监测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设计,并对基于无线模块阵列的空口数据采集与解析技术、GPS及北斗并行授时技术、ATO业务监测等关键技术进行详细阐述.最后,结合...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对GSM-R网络层空中接口的监测,依据3GPP的GSM空中接口标准协议,设计实现了基于C语言的GSM-R网络层空口消息解析软件。通过研究GSM-R系统各信令结构与参数含义,针对网络层所包含的RR子层、MM子层及CM子层进行消息解析,并对解析软件进行测试,验证了该解析软件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转向架是铁路货车车辆的关键部件,因货车上无电源供给,且车辆在运用过程中存在随机编组,因此很难开展铁路货车转向架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相关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文章研究了一种包括车载转向架无源无线振动传感与监测组件、测速发电模块、轨旁数据基站和远程故障诊断中心的铁路货车转向架无源无线振动传感与监测系统,系统通过安装在货车轴端的微型轴端测速发电机、测速发电模块为车载转向架无源无线振动传感与监测组件供电和提供速度信号,由振动传感与监测组件的信号采集处理CPU经组合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同步采集货车转向架的振动、冲击和温度信号并预诊断后通过WSN网络发送到轨旁数据基站,轨旁数据基站运用多线程WSN网络接收并缓存货运车辆的运行状态监测数据后再通过4G/5G网络自动将数据传输到远程故障诊断中心,远程故障诊断中心对列车运行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与故障诊断后实现对货车转向架的智能运维。该系统已装车进行运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实现铁路货车转向架的无源无线振动传感与监测,及时发现故障,确保货运列车安全行驶。  相似文献   

5.
根据高速铁路GSM-R网络维护需求及中国铁路总公司"强基达标、提质增效"的工程指导意见和系统标准,在铁路干扰易发区段部署空口监测设备。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软硬件结构等方面,结合实际案例,研究空口监测系统在高速铁路网络优化过程中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6.
铁路5G-R专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容灾能力是铁路独特场景下组网的重要需求,基站组网方案的可靠性定量分析是5G-R组网方案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据,冗余组网对5G-R基站中主要单元设备进行备份是5G-R场景下提高系统可靠性的主要方案。针对射频拉远单元(RRU)与基带处理单元(BBU)组成的基站系统和将BBU拆分为分离的集中式单元(CU)及分布式单元(DU)的基站系统,利用静态分析和动态故障树分析方法建立可靠性分析模型,定量计算2种基站系统的可靠性参数。同时,采用蒙特卡洛仿真法,建立较完备的基站设备管控和故障切换逻辑,模拟基站故障场景,对2种基站组网系统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仿真结果和可靠性参数指标表明:冗余组网设计有效地提高了2种基站组网系统的可靠性,且通过交叉连接方式可以有效减小CU和DU分离部署带来的可靠性损失,验证了该冗余组网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车流检测统计工作现状及问题,并对车流监测及全程调流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车流监测及全程调流实现目标。从系统布置全路性质的监测站点、运输径路字典统一规范管理、监测的数据及违流信息审核、执行统一规范的车流全程调整作业流程、转入货运精密统计系统进行工作量计算和分析等方面,设计车流监测及全程调整方案,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8.
铁路沿线雪深监测系统对于保障严寒地区列车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针对该系统异常数据导致雪深监测值失真甚至可能引起系统误报警这一问题,在分析铁路沿线监测点雪深传感器原始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归类异常数据,制定数据过滤规则,提出铁路雪深监测系统数据过滤算法,并进行实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过滤掉异常数据并消除数据抖动现象,在铁路雪深监测系统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简述TA值在GSM-R网络中的作用及码间干扰,对郑西高铁列车运行中出现的TA值异常现象进行分析,找到TA值异常的根本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列车运行过程中,ATP车载电台运用不稳定会引起车地无线通信超时,导致CTCS-3级列控系统降级,影响列车运行效率。针对此类问题,通过研究电台多种常见故障及特征,设计一套用于ATP车载电台健康状态评估的算法。以接口监测数据、基站空口监测数据和车载空口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学习与迭代,建立表征电台健康状态的模型作为评分基准;通过对比电台相关特征值与模型基准值,对各个电台进行健康状态评估。经验证,该算法可准确描述车载电台的健康状态,供运维人员对健康状态差的电台提前处理,从而实现电台故障的事前预防,对降低CTCS-3级列控系统无线通信超时概率、保障列车安全运行、提高铁路运维水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通信行业飞速发展,我国铁路无线通信系统即将迎来5G-R新时代,而伴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设计方法也向着更加先进的数字化协同设计发展。为实现下一代铁路无线通信的数字化协同设计,迫切需要在现有基站布点设计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并解决无线仿真技术、边界场强计算、动态过程检验、协同数据流转、BIM快速布点5个难题。首先通过有线和无线传播损耗的计算,研究对比5G-R和数字无线列调与GSM-R的无线覆盖特性差异。然后,利用分层设色法进行无线覆盖特性仿真,并绘制无线信号场强覆盖曲线、基站切换过程的动态特性分析曲线,提出针对前3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简要分析了多普勒效应对下一代铁路无线通信的影响和解决思路。针对第4个问题,利用集合空间理论证明了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上、下序专业间数据流转的无损性。同时,在BIM设计空间中,构造出与设计里程相对应的通信铁塔模型姿态旋转矩阵,作为第5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综合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一种面向下一代铁路无线通信数字化协同设计的新方法,能够实现通信基站布点设计过程的可视化、数字化、动态化、协同化和高效化。  相似文献   

12.
研究高铁站台钢结构雨棚健康监测技术,设计雨棚变形在线监测系统,解决雨棚变形在线监测问题。采用安装平行于梁轴的振弦式应变传感器收集包括列车通过荷载、环境荷载等特征信息,确定应力计算方法,通过ANSYS分析软件,将力学简化后的雨棚顶面传递的风荷载、雨荷载和雪荷载作用到有限元模型的节点上,建立空间三维模型分析受力并进行预测,及时发现结构响应的异常、损伤或退化。研究表明,该监测系统有助于及时发现钢结构雨棚的变形、损伤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高速磁浮交通毫米波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性能,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1.5 km磁浮试验线上全面测试了试验线沿线基站的场强覆盖,计算了试验线各基站的路径损耗.通过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磁浮典型场景下毫米波信道的特性数据,并以此预测了不同基站、不同功率、不同距离下的信号场强覆盖指标.  相似文献   

14.
GSM-R系统弱场处理有关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对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利用射频直放站、光纤直放站、基站等几种方式处理区间弱场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Um接口是车载电台(MT)与GSM-R网络基站之间的空中接口,提出基于软件无线电的Um接口监测系统,介绍系统构成、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案。通过在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上进行试验,验证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车载设备与GSM-R网络基站交互的过程,实现车地数据传输过程的闭环监测。  相似文献   

16.
刘刚  葛伟涛 《中国铁路》2023,(3):83-89+115
当前海外多国已经开展铁路5G专用移动通信(5G-R)即下一代铁路移动通信系统(FRMCS)的应用研究,基站间距的问题亟待解决,铁路原采用的无线模型已不再适用。从基础理论入手,通过确定模型、选取参数、路损计算、链路预算等研究,得出基站间距的理论值,并与海外5G-R的试验值比较,剖析天线挂高、基站接收能力、小区边缘速率等关键特性,得出5G-R基站间距结果。将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对部署5G-R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经济评价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经济评价理论及其计算方法,基于Vc++平台进行可视化系统开发,该系统结合Access数据库和Excel 用程序,对城市轨道交通所需的基础数据和评价参数进行人机交互设计,分为输入模块、计算模块和输出模块,该系统具有数据保存方便、计算速度快、输出表格灵活等特点,解决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等计算问题,界面友好,功能完善,操作简单,适合在业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就当前我国铁路GSM R系统建设中基站之间的常规设计距离问题进行探讨,结合胶济铁路GSM R系统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胶济铁路GSM-M工程示范段的测试数据的分析,并参照胶济铁路GSM R系统工程中加大了相邻基站间距,减少了基站数量的实际做法以及系统开通验收测试结果,开通后测试情况以及运用良好的实际情况,得出对国内GSM R基站间距离按照6 km考虑的建设设计常规,在地理条件好的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延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图形技术的钢轨头部磨损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图形技术的钢轨头部磨损监测系统代替了传统的机械式卡尺测量方式,实现了对钢轨头部磨耗的自动监测,通过两个位移传感器记录钢轨的垂直和侧面磨耗量,并自动计算出钢轨的综合磨耗,以旋转编码器记录测量部位.测量数据采用Access关系型数据库保存,通过ADO操作和SQL语言访问,提高了访问速度和数据安全性.系统能够对监测数据分析统计,预测钢轨的磨损趋势,最后以图形方式显示钢轨的磨耗量和磨损趋势.系统操作方便,消除了传统机械式卡尺测量中人为读数误差,测量结果精确,且人机交互性好,结果直观明了.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监测试验数据的汇集、管理、分析等问题,基于VC++语言开发了一套适用于铁路路基冻胀监测数据的处理系统软件。采用SQL SERVER以及Access数据库来支持系统的数据管理和设计工作,以数据文件或操作系统的剪贴板或其他软件与设计人员进行数据交换,将所有的监测数据需求梳理为一种"三因素"通用模式,以支持数据分析任务的定制。试用结果表明,该软件系统能够以项目树方式进行项目管理,以多种方式进行数据选择和分析,可实现按照用户意愿订制任务,满足用户分析需求,并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