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肖昭升 《综合运输》2013,(11):17-23
本文从国际视野来分析新疆沿边经济带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意义,提出以大陆桥为骨干通道,口岸和城市枢纽为中心的综合交通网络布局思路,重点建设影响开发开放全局的重大项目,以支撑“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区的开发和国际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2.
童小龙  谢辉  梁星灿 《综合运输》2022,(10):158-161
交通运输量特征是综合交通网络与枢纽运行情况和制定交通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以湖北省交通客货运量历史统计数据为基础,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分析交通运输量发展特征,对于厘清湖北省“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思路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速铁路发展对武汉市交通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高速铁路对武汉市交通结构、运输通道、综合枢纽和交通网络四个方面产生的影响,旨在为其他城市交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印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成为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大部署,建设国际航空枢纽是提升我国综合交通网络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我国民航业在国际民航组织(ICAO)、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国际机场协会等民航组织机构中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国外一些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善,而我国还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航空枢纽,因此通过总结成功的国际航空枢纽发展关键因素,帮助我国机场找准发展差距,以关键要素为出发点,寻找提升自身能力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我国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的规划建设,建立完善的机场多式联运体系是提升航空运输服务能力,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文结合郑州机场和顺丰集团在多式联运业务上的发展实践,提出机场多式联运体系建设首先要在规划层面前瞻性的做好交通网络、枢纽场站等联运基础设施布局。其次,在业务发展上要结合基地航空公司业务逐渐开展多式联运业务。第三,逐步推进转运设施设备研发,联运业务流程优化,信息交换平台建设,服务标准编制,保障体系等联运“标准化”体系建设。最终结合鄂州和嘉兴机场的规划建设,提出规划落实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湾区交通系统建设对其区域关系与城镇体系的重塑将起到关键作用,本文研究上海杭州湾北岸地区在新时期的主要交通发展策略,以上海新一轮总规确定的规划年2040年为研究目标时点,探讨该地区交通网络与通道枢纽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轨道网络日趋完善,为扩大区域枢纽机场的腹地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为了定量研究轨道交通对区域枢纽机场可达性的影响,以杭州萧山机场为例,利用ArcGIS和改进的交通成本加权平均值法,从市域和区域两个方面,对基于轨道交通的机场可达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轨道交通的机场有效服务范围能够覆盖所在城市大部分地区;加强机场与区域轨道网络的衔接,有利于提升机场的可达性,扩大辐射范围。  相似文献   

8.
交通枢纽是支撑经济社会及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融合产业形成的枢纽经济是我国新时期“交通+”创新发展的重要方略,依托枢纽机场打造航空枢纽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源。在辨析机场经济、临空经济、航空经济及航空枢纽经济等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研究我国临空经济区规划、国际航空枢纽规划等相关实践情况,对航空枢纽经济的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一是明确定位及发展路径,二是着力提升枢纽能级,三是构建核心产业体系,四是推动枢纽辐射带动,五是完善区域协同环境。  相似文献   

9.
杨新湦  屈琮博 《综合运输》2021,(2):66-72,83
针对我国国际枢纽机场未按照设计之初功能定位发展的现状,运用AHP法构建国际枢纽机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国际航空运输规模指标、国际节点网络连通度指标、枢纽功能指标、综合交通指标纳入体系当中。首先对国内外大型国际枢纽机场进行评价,其次对我国机场布局规划中的10个国际枢纽机场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国际枢纽机场国际业务发展、航空枢纽建设与国外对标机场有一定差距,与自身战略规划有所偏差,针对薄弱指标项基于自身优势给出发展建议。最后基于一市两场与机场群的视角,分析了如何根据自身功能定位进行协同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上海慢行交通网络和技术标准体系整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在规划和立法层级、慢行交通空间、慢行静态空间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介绍了上海市慢行交通网络发展的现状,分析了上海市慢行交通网络发展的不足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动上海市慢行交通发展的建议。以打造"安全畅达、活力四射"的慢行交通网络,让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  相似文献   

11.
通常城市群内部之间的关联和流动依靠交通,而城市群内部空间布局结构主要由交通与经济互动相互决定。当下中国城市化建设快速推进过程中,一些成规模的城市群也已经或正在成型中,城际交通对城市群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城市群加快城镇化建设,发展集约型经济社会,促进城市群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此过程中城际交通引导城市群空间布局结构优化的作用非常重要,故对城市群城际交通规划建设重点的探讨很有必要。本文基于城市群城际交通特征,从城市群交通走廊带的选择、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低碳可持续发展、综合运输枢纽及城际交通与城市内部之间联系的五个方面阐述了城市群城际交通规划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汕潮揭地区综合交通规划研究为依托,基于同城化发展趋势分析了综合交通网络规划发展的要求,结合其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定义了规划原则与发展战略,梳理出交通网络布局研究的"二维演绎"技术思路,以"一张网"理念系统地谋划、整合和完善了地区交通网络规划布局。  相似文献   

13.
<正>机场枢纽不同于铁路枢纽,它面向城市群服务;机场枢纽不同于港口枢纽,它服务于时间价值高的旅客及货物。提高机场的枢纽效率,发挥航空运输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的作用和优势,必然依存于机场枢纽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优化衔接。解决好机场航线和机场地面交通网络优化衔接等两个领域的问题,才能使航空运输的快捷性优势得到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小机场群协调发展和降低同质化水平为目标,针对中小机场特征解构其不同层面的同质化表现形式,构建多维指标体系,提出针对不同特征指标的同质化水平评价方法,并以江苏省8个中小机场为例进行同质化水平测算。根据测算结果,划分出同质化显著的“苏北三角群”和“苏南三角群”,讨论得到无锡机场同质化问题的本质是航线网络同质,徐州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和向北、向南发展的潜力,以及地处江苏中部地区的扬州泰州机场与各机场都有一定的趋同关系等结论。最后基于上述结论,为江苏省中小机场逐一提供了关于层级定位、与枢纽机场关系、集团化主动资源分配、差异化发展和航空业务拓展等协调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彭峥 《综合运输》2014,(9):45-50
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综合交通构建以及航空运输体系完善等角度的分析,认为广佛肇地区应该加快布局建设第二个大型枢纽机场,以完善区域民航机场的布局规划,完善航空基础设施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6.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规划发展以航空货运为主体的枢纽机场的重要机遇期。本文分别从机场和航空货运企业角度,论证了航空货运枢纽的形成机理,总结了建设航空货运枢纽的国际经验,提出了航空货运枢纽的决策支持分析方法,提出在我国中部地区建设一个服务全国的航空货运枢纽机场、促进航空物流业态创新和临空经济结构转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丁立 《综合运输》2015,(2):88-91
从国家中部掘起战略出发,依据P-中值选址理论提出构建以武汉双枢纽机场为核心的湖北地区航空交通体系,并提出了湖北省机场规划布局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5月27日,一场主题为“临空经济:机场—航空都市”的“2011中国临空经济国际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来自国内外400多名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论坛设置了机场业“十二五”规划解读、机场及临空经济区投融资模式、枢纽机场与航空物流、临空经济与城市空间拓展及高铁对通航机场的影响等议题。  相似文献   

19.
空铁联运:首都第二机场交通布局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鉴欧洲高速铁路和航空枢纽规划布局的经验,阐述京津冀地区高速客运交通体系结构性调整的必要性,提出北京东部产业带的四大城郊型综合交通枢纽布局的发展思路,结合首都第二机场的选址,简要概括了空铁联运背景下的首都第二机场地面交通组织原则。  相似文献   

20.
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段,自古以来就是中原与新疆地区以及西亚、东欧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交通要冲,素有“丝路明珠”、“塞上锁钥”之称。近年来,随着亚欧大陆桥、连霍公路(GZ45线)张掖境内高速公路等交通项目的建成和张掖机场、兰新铁路二线的开工建设,使张掖的立体交通枢纽地位日益突出,交通运输部也将张掖列为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