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采用CTCS-2+ATO列车运行控制系统,ATO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是满足列车车门与站台门系统的联动控制,实现站台门的防护。介绍现有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动车组类型、站台门现状、车门与站台门系统的联动条件、接口原理。针对珠三角城际公交化运营开行4辆编组动车的需求,基于不同编组、不同车门类型、不同运行交路情况下对车门与站台门联动控制提出3种优化设计方案。从规范符合性、运营使用习惯、既有线改造可实施性等角度对3种方案进行深入比较分析,对新建和既有运营线路分别提出推荐方案。研究结论满足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开行4辆编组动车的需求,并为其他城际铁路、市域铁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由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生产的广清城际和新白广城际首批2列CRH6A型动车组正式交付广东城际铁路运营有限公司。据悉,后续满足广清城际和新白广城际初期运营的动车组也将陆续交付广东城际铁路运营有限公司,并进行调试。广清城际和新白广城际列车采用CRH6A型动车组,8车编组,总长度达201.4m,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200km/h。其铝合金车体为薄壁筒型整体承载结构,采用大  相似文献   

3.
针对部分车型的16节长编组和重联动车存在组尾部车厢无法全部进入站台的问题,分析列车发车追踪时间间隔与列控系统行车安全距离影响因素,提出车站出站信号机与停车标设置方案,实现动车组列车正常进站停车以满足运营需求。  相似文献   

4.
灵活编组运营可以有效提高客流需求和地铁运力配置的匹配度,也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的发展趋势。通过客流量预测,郑州地铁6号线一期拟采用6车编组运营,但站台门系统同时保留4车编组模式,以应对未来4/6车编组混跑的需求。从列车门间距、列车停靠位置、站台门设计安装、站台门电气设备配置、站台门与相关外部专业接口定义等方面对4车编组、6车编组或4/6车编组混跑等方式进行分析、研判,提出不同编组模式下站台门系统的设计安装建设方案和门控系统关键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5.
针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线不同编组列车混合运行的需求,从列车编组调整后的运营需求、列车编组变化对信号专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正线及段场内不同编组列车的停车方案和洗车方案、信号系统与相关系统之间接口内容的变化,以及不同编组列车对应的信号系统采用的列车控制策略等方案。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珠三角城际铁路开行4辆编组动车组的必要性,并针对由此引发的CTCS2+ATO列控系统的适配性改造和互联互通需求进行分析,重点研究开行4辆编组动车组信号专业与站台门联动控制的适配性技术,并提出了4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在地铁运营组织设计中,车型及列车编组方案往往由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预测客流量及乘客出行需求决定,而不同的列车编组方案对应的标准车站土建及系统规模相差较大,车站公共区标准布局也不尽相同。通过对常规列车编组方案的车站站厅、站台公共区布置总结研究,对柱网体系、公共区规模、站内设施布置进行探讨,提出符合列车编组特点的车站建筑布局,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自2008年中国第一条时速350 km的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我国高速铁路运营十年,为在大客流线路扩大运力开行17辆编组复兴号动车组,对运营需求提出更多要求,相关标准需要结合理论分析与试验进行修订。本文从《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等标准修订背景与需求、标准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开行440 m时速350 km复兴号动车组为目标,提出一种避免大规模站前改造工程下通过外移出站信号机的解决方案,并提出可供参考的出站信号机设置位置及增设分隔区段增加安全性的列车防护设计方案,最后针对该方案与现行标准协调问题提出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高密度、公交化、通勤化的运营特性需求,在总结已开通运营的珠三角城际线路CTCS2+ATO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功能的基础上,从自动折返、4辆编组列车车门与站台门联动、通信控制服务器移交、CTCS2+ATO车载加装LKJ等4个方面探讨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功能优化方案,为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新建、改建项目实施,以及其他采用CTCS2+ATO列控系统的城际、市域铁路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本文针对开行部分机车牵引客运列车的客运专线特殊运输需求,研究分析列控系统兼容方案、地面信号设备配置方案,提出站台、股道有效长等接口配套要求。研究结论:(1)采用区间增设地面信号机的方法较机车采用CTCS-2级车载信号的方法技术更为成熟,机车运用更为方便,可满足客运专线开行部分机车牵引列车的需要;(2)在股道有效长为650 m时,出站信号机宜设于距警冲标5 m处;(3)如果机车采用CTCS-2级车载信号,在股道有效长为650 m时,须限制机车牵引列车编组长度,同时出站信号机机构及设置位置、应答器、站台等应按照客运专线标准设置;(4)建议修订客运专线矮型出站信号机建筑限界标准,以满足信号机安装要求;CTCS-3区段如要开行机车牵引列车,宜研制采用带引导信号的双机构出站信号机,以满足发车引导模式的功能需要;(5)本研究结论可供该类客运专线信号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铁路》2010,(11):79-79
JR货运公司公布,将着手增强隅田川车站的铁路货运能力:为进一步促进运输模拟转换,增强北海道和东北线路的运力,将在隅田川车站延长到发线和装卸线,扩大集装箱站台并兴建机车存车线。项目完工后,可实现20辆编组列车的接发工作,并在有效时间段内增开列车运行次数,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兰州西动车所咽喉区纵深较长、存车线有效长较短的实际情况,根据动车所行车方式由调车改为列车,以及一条存车线存放2列动车组的运输需求,为提高兰州西动车所动车组到发及存放能力,在现行技术标准基础上通过优化行车组织,提出在咽喉区适当位置设置接发车进路信号机的方案,通过对影响存车线有效长度的有关因素分析,提出不同编组的动车均...  相似文献   

13.
厉于 《中国铁路》2007,(8):73-73
为满足北京—天津间旅客出行的需求,7月24日6时10分北京开往天津的D531次列车、6时35分天津开往北京的D532次列车起,北京—天津的11对动车组列车由现在的单组运行改为双组重联运行,每列坐席由610个增加到1220个。自4月18日开行京津城际“和谐号”动车组列车以来,铁路连续呈现客流火爆场面。为此,铁路采取双组重联运行扩大运能,以满足旅客需求。重联运行的列车仍使用CRH2型动车组,列车编组中7号车和15号车为一等座车,其余车为二等座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与运输效率的有机结合,使之在满足运营需求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营成本。基于灵活编组技术的特点,详细介绍了灵活编组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中的应用方案,包括该技术对信号系统的要求、列车连挂/解编区域的选择、列车连挂/解编轨道区段长度的设置、列车连挂与解编场景等。重点介绍了连挂列车位置报告发送方案、连挂列车接口技术、近距离停车技术、车辆网络融合技术等列车灵活编组的关键技术。以北京地铁3号线列车灵活编组技术的应用为例,对其经济性进行了分析,证明该技术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从高速铁路的发展,新型复兴号动车组投入运营等情况出发,通过对现行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对于京张高铁股道有效长650 m的车站出站信号机设置的要求,以及相关研究试验等详细的分析,提出了4个高速铁路的车站出站信号机设置方案,对各方案的适应性进行分析。结合复兴号列车在京沈高铁试验段的试验和新型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的开行情况,对京张高铁出站信号机的设置进行了优化,京张高铁出站信号机的优化设置进一步提高高速铁路的安全性,实现到发线有效长的充分利用,进一步优化司机操纵,减少停车附加时分、提高工程经济性等,为京张高铁未来开行17辆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预留了行车条件,并为今后规范的修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添旗 《铁道机车车辆》2013,33(1):67-71,96
随着世界各国高速列车的发展,由于速度的提高对列车外形的设计要求非常严格。基于CRH6型城际动车组列车外形的设计,研究高速列车外形设计。通过CRH6型城际动车组列车外形设计整个过程考虑的因素:从空气动力学性能、车头造型、外形结构与内部结构关系、驾驶安全性等工程技术方面来对高速列车外形设计进行研究。CRH6型城际列车外形的设计,考虑的综合因素十分复杂,在考虑满足运营条件下,首先确定细长比,其次进行列车头部外形轮廓设计,再进行鼻锥和车头整体塑型,最后进行试验验证及方案选择。试验结果表明这样设计出来的CRH6型城际列车外形满足各项要求,是高速列车列车外形设计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苗丽君 《中国铁路》2023,(3):103-109
城际铁路是连通城市群的重要通道,实现其公交化运营有助于满足城市间快速出行需求,构建城市群“半小时交通圈”。分析郑州都市圈区域内城际铁路运营现状及客流需求特征发现,既有运营模式在匹配旅客出行需求、精准接续铁路同一车站内其他列车、便捷接驳其他交通系统等方面存在不足。针对上述不足,结合公交化运营需要,基于郑州东站、新郑机场站、宋城路站及绿博园站提出了包含改造车站设施设备、优化旅客组织方案、调整列车开行方案等内容的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实践方案。结果表明,相比于既有运营模式,公交化运营模式更有利于提升城际客运服务质量、促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客运专线高速场与既有线普速场并站互联互通的情况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越来越多,此时两场间联络线信号机设置情况及普速场列控、联锁设置方案比较复杂。以张呼铁路呼和浩特东站(含高、普速场)为例,详细分析普速场联锁及列控设置的最佳方案,并根据联络线长短分别给出高、普速场间联络线信号机设置最优方案:联络线较短时,因无法设置信号机,可由普速场集中控制该组双动道岔,经过道岔反位的进路,采取在各自的联锁区先后分段办理进路的方式;联络线较长时,需要结合安全、方便操作及节省投资等因素综合考虑,推荐在联络线处设虚拟列车信号机的方案,办理列车接发车进路时,同样需采用两联锁区两段进路分段办理方式。上述推荐方案可实现高、普速场跨场接发普速车及动车组的运营需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城际动车组运行速度及运营环境,从舒适性和经济性2个方面提出城际动车组气动设计面临的主要挑战。根据高速列车气动设计经验,从头型外形气动优化设计和车体表面平顺化2个方面开展气动设计,形成4个速度等级的城际动车组头型,并基于数值模拟、风洞试验及线路试验进行设计验证。研究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较小,满足工程计算精度要求。风洞试验表明3辆编组的城际动车组气动阻力较原始设计方案减小了约13.2%,远场气动噪声满足设计要求。线路试验表明,城际动车组的气动阻力达到CRH2水平,隧道通过及交会压力波幅值均小于±4 k Pa,各项气动设计指标均达到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20.
沪宁城际铁路动车组选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区域性的城际间轨道交通不断兴起,根据这种城际铁路的运营特点,进行列车的合理选型已成为相关设计单位的重要工作。本文作者长期从事中、高速列车牵引计算研究和车辆选型的技术咨询工作。结合城际铁路建设中的动车组选型的需要,以护宁城际铁路的运能、运行时分、运营模式(直通、大站停、小站停等)要求,分析了制造、运营和能耗,维修成本,国产化程度和列车舒适度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参加有关中,高速列车牵引计算参数及技术条件,提出了沪宁城际列车比选推荐方案,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