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基于国内由于缺少智能网联汽车专用试验场从而导致对测试需求愈加迫切的现状,介绍了国外已建成的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的发展情况,着重分析了国外几个专用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的概况、特点以及测试要素。并以此作为参考,结合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与交通特色,提出了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应以分段建设为核心思想,从道路环境、配套基础设施、辅助测试设备、网联汽车测试等方面进行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智能网联试验场是测试智能网联汽车对交通环境感知以及应对能力的场地,其技术涵盖了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多个行业,且智能网联技术提出时间较短,无论是多个行业之间的融合还是政策标准体系都处于摸索前进阶段,都将对智能网联试验场的建设规划设计以及研究测试带来很大的挑战。而想实现安全、实用、经济的智能网联试验场建设,则可通过试验场的平面布置明确试验场定位,强调测试分区,着重分析测试场景,配以相关智能网联设施,检验智能网联试验场规划设计以及研究测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迅速打造部署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也就成为了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本文结合国内外典型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从设施建设、长远规划、管理服务、特色定位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进而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的建设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汽车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建立完整的智能驾驶技术验证体系,国内外的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遍地开花,极大地丰富了智能驾驶测试场景库,但高寒环境下的智能驾驶成为技术发展的瓶颈。本文主要介绍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的特点,分析了高寒环境对智能驾驶汽车的影响,阐述了建设高寒环境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的必要性,最后通过将环境和场景设计相结合的例子,为高寒环境下的智能驾驶技术研究提供一种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智能化、网联化成为汽车发展的重点方向,全球出现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热潮。本文以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为切入点,对国外典型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进行了介绍,包括场地的道路条件、设备设施、测试能力、t各自特点等方面的内容,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总结,为后续其他场地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越来越迫切的测试需求,在国内现有的智能网联示范区基础上,概述了智能网联汽车专用测试场地建设方法和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着重分析了建设要点,测试工况和实际测试经验总结兼顾,对测试场地的建设提出建议,并在测试方法上提出了V2X的测试框架,对智能网联专用测试场地建设以及测试方法研究具备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环境测试是实现高级自动驾驶的重大技术问题,阐述了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测试发展现状,阐明了智能网联汽车热带测试场景建设的必要性。深入挖掘国际上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景建设项目提出的场景框架,然后提取场景框架中的环境要素,指出相应环境要素对于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驾驶的重要影响。提出智能网联汽车热带测试场景的环境要素,并凝练了海南热带测试场景环境要素中的气候、交通和植被要素特征,建立了具有代表性的智能网联汽车热带测试场景,为高级自动驾驶实施落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标准化的角度着手,研究国内外智能联网汽车标准化工作现状,对比研究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设备现状,提出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建议,形成国产设备替代和标准化工作协同发展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过程中国内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归纳总结,梳理出以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术语定义、测试体系和事故责任划分4个部分组成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建设体系。通过标准解读明确了传统汽车向智能网联汽车转型过程中相关法规标准演变历程,以及当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所面临的技术性要求和社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不仅是在技术研发、政策制定等方面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更是在各地建立了多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用以促进相关技术进步,支撑标准和法律法规制定。本文从仿真测试和实车测试两方面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技术,分析了典型测试技术应用案列,总结了封闭场地和开放道路测试现状,提出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技术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下,随着汽车行业不断向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等方向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作为目前汽车行业发展的首要目标,势必会对传统汽车产业造成较大的冲击,迫使传统零部件产业做出改变。变则立,不变则面临淘汰。传统汽车零部件产业将会进行一次重大的变革,重组。通过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相关零部件产业、技术等现状进行分析,对比国内外现状,针对材料、装备、技术水平、工艺水平、企业管控能力方面与外资企业进行对比,找出薄弱点,攻之。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智能网联试验场设计与建设提供参考,分析了智能网联交通系统中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结合长安大学车联网与智能汽车试验场的测试和研究经验,提出了一种面向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的模块化柔性试验场,该试验场包括应用场景、感知发布、网络链路和管理服务4个层次。应用场景层通过模拟真实场景中的天气、道路和交通条件,验证智能网联交通设备和服务在不同环境、不同场景的适应性;感知发布层通过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传感设备以及可变情报板等信息发布设备,实现环境数据及交通信息的采集,并下发相应的控制信息和服务信息;网络链路层由车载异构网络构成,通过网络间的协同工作,为应用场景层和感知发布层的设备提供网络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层负责下层数据的存储、备份、处理和可视化,并实现下层测试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在上述模块化平台的基础上,开发智能网联汽车室内测试台架,配合试验场进行交通场景构建、测试场景复现和单一要素分析,实现智能网联交通的柔性场景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试验场具有标准化的测试条件,可控可追踪的测试流程和科学的测试评价体系,能够模拟真实的道路交通场景,提高智能网联相关技术的开发和测试效率。该试验场的建设、推广与应用,能够推进智能网联和无人驾驶技术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的转化,为实现未来交通信息服务和交通系统的创新与变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下,为满足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需求,上海、北京、重庆、深圳等地均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并投入使用。对目前国内封闭测试场的建设现状进行梳理和分类,并以同济大学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基地为例,对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场设计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以上升为交通强国建设的国家战略,智能网联汽车为人民群众的出行提供了智能、绿色、高效、舒适的选择模式。文章结合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主要分析了智能网联汽车电子、V2X通信、云平台、MEC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智能网联汽车是中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包括车辆整体感知技术、决策控制技术、测试评价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基础平台包括计算、云控、终端、高精度动态地图和信息安全基础平台,总结了国内智能网联汽车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的战略构想,并给出针对传统车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文分析了智能网联汽车基本概念及关键技术,对比了国内外发展现状,结合我国道路交通管理需求,针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抓好顶层设计、强化政策与技术匹配、做好安全保障等方面建议,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智能网联汽车的高度智能化和网联化是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在智能网联汽车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车联网的信息安全因素,否则将会影响到车辆的智能化控制精度。本文针对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简要阐述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同时提出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问题、影响因素及关键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目前,智能网联汽车朝智慧出行阶段加速推进、渗透率逐年提高,同时使交通效率提高、交通事故降低,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也受到法律法规和道路测试管理的不完善以及数据不安全等问题的影响。基于此,文章首先剖析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其次分析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目前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应智能网联汽车有效发展的策略,从而有效解决了当下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所面临的难题,也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提供了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发展,智能网联汽车逐渐成为车联网技术应用的重要载体。基于此,分析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现状,探讨了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三大车联网技术,即智能驾驶辅助、车载资源管理和智能交通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联网技术发展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智能网联汽车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文章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的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对智能汽车的智能化等级划分标准,以及智能汽车的技术体系架构的组成,介绍了环境感知系统,智能汽车的检测方法及智能汽车在交通安全方面的应用,简介闯红灯提醒、盲区来车提醒、避撞提醒和紧急制动提醒等。最后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提出智能汽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