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并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也面临建设成本不断增加、能源消耗和碳减排压力与日俱增等现实问题。深圳地铁6号线在建设中倡导绿色低碳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综合选线、综合减振降噪、预制装配式和预留预埋等创新技术应用,其建设成本大幅低于同期建设的其他线路,提升工程建设品质,实现轨道交通绿色建造;同时,通过应用分布式光伏发电、海绵城市、云平台、再生制动能量吸收、牵引网组合开关柜及空气品质提升等技术,大幅降低运营期能耗,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低碳运营。深圳地铁6号线从设计出发,对建设、运营期进行诸多探索和实践,为城市轨道交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挖掘节能减排潜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围绕“绿色低碳”理念,基于对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建造的调研,在政策标准体系、实施路线、建造技术3个方面,系统梳理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建造的有益成果;基于对城市轨道交通碳排放现状的调研,分析围绕碳排放权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方向,并从能源转型、建材生产和节能增效3个视角详细剖析双碳目标下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新要求。基于上述两方面的研究,从政策制度建构、城轨绿色建造实施路线、城轨低碳技术3个方面构思双碳目标下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建造实施路径,为双碳目标下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其庞大运营规模所造成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问题也日趋严峻。为实现能源与碳排放协同管理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文章在剖析城市轨道交通能源与碳排放管理困境的基础上,介绍苏州市轨道交通在这方面的实践探索,包括协同管理体系创新、协同管理平台设计与开发,最后阐述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能源与碳排放协同管理的意义,以期为推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截至2021年11月底,中国内地共有50个城市开通了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66条,运营里程8116公里,预计到2021年底将超过9000公里,全年累计完成客运量预计达210亿人次左右。“十四五”是我国向世界承诺实现双碳的关键期,作为环保节能的绿色交通工具,城市轨道交通在交通行业实现双碳目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卫  刘寅华  段元勇 《铁道车辆》2023,(3):22-28+48
在我国提出“双碳”战略目标、打造绿色交通以及实施碳交易政策的背景下,构建一个铁路货车产品绿色指标体系,对于我国轨道交通铁路货运行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阐述了铁路交通的“绿色”现状,围绕着包含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和报废回收这4个阶段的铁路货车产品全生命周期,分析了铁路货车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足迹的表现形式,提出了铁路货车产品绿色指标体系的主要属性,搭建了包括方案设计对比以及4个阶段碳足迹核算的铁路货车产品绿色指标体系。研究表明:以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绿色指标的碳足迹进行核算度量,在方案设计时进行铁路货车产品“绿色度”对比,能使“绿色”特性贯穿于整个铁路货车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及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对轨道交通的能源利用、维修、管理、运营等方面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双碳节能与安全发展论坛”上,11位专家纷纷对轨道交通装备的低碳、安全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低碳节能技术发展方向进行综合论述,给出未来城 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低碳节能技术发展方向的合理建议。首先对目前清洁能源和再生能量利用技术在轨道交通中 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根据已投运线路实测数据,分析光伏发电和再生制动能量利用对节能降碳的作用;针对不 同牵引制式的特点,分别提出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绿色柔性供电系统架构,一方面充分消纳清 洁能源,另一方面通过双向变流器、同相供电等技术提高能量利用率,改善供电质量,最终达到节能降碳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对国内外绿色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及运营现状进行调研,提出绿色轨道交通工程的概念,对其特征表现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管理等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绿色技术进行详细剖析,从技术集成、科技创新、装备研发及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对绿色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进行阐述,以期为绿色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一方面极大地提高居民出行的便利性,有效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投入运营越来越多,各城市面临的还本付息、更新改造及车辆增购投资、运营补亏支出等越来越高。挖掘轨道交通沿线资源价值,有效实现“开源”,实现外部效益内部化;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经营效率、有效实现“节流”,进而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可持续发展等,均成为各城市决策者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综述日本国铁近150年改革发展历程并重点对分割和私有化后近些年经营业绩进行分析,综述日本私铁近130多年发展历程并重点对典型私铁近些年经营特点和经营业绩进行分析,综述东京地铁90多年改革发展历程并重点对东京地下铁路株式会社私有化后经营业绩进行分析,总结提炼出日本轨道交通改革发展对中国的借鉴,从而希望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序发展对提升城市交通供给质量和效率、引导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推进“双碳”战略实施等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对当前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审批政策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以深圳市轨道交通实践为例,深入总结相关经验,剖析存在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轨道交通在近十年中获得了飞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有效解决了市内交通供需矛盾,高速铁路的发展则给城市间的交通带来了同城效应和零换乘的理念。但无论如何,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是其发展的重中之重。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确保轨道交通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地自主创新发展。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技术和城市轨道交通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技术。为实现综合轨道交通网络的互联互通,轨道交通的低碳节能运营、自动化和智能化运营,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化运营模式,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将向着系统化、网络化、智能化、通信信号一体化和标准化、开放化的方向发展,通过降低系统复杂性、缩短列车追踪间隔、提高系统防护水平等技术降低成本,提高运能和旅客满意度,保证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终实现安全、高效、绿色出行。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月5日温家宝总理对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关于“中国发展大城市轨道交通几点意见报告”进行了批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处于重要发展时期,应该统筹规划、加强指导、完善政策、鼓励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和经济、社会效益,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道路,实现又好又快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对城市轨道交通强国的内涵进行探讨,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取得的成就进行总结,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轨道交通应提高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强的幸福感和愉悦感;提出以运营为导向的互联互通轨道交通网络和多制式协调发展的理念;增强创新能力,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从国产化到自主化再到智能化的技术升级;城轨高铁比翼双飞闯世界,实施城轨交通从单项走出去到包括运营在内的全系统走出去;多规合一,实现引领城市发展,提高轨道交通沿线空间的综合利用效率,增强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绿色建筑的快速发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规范化与专业化日趋完善。介绍2019年8月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与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联合发布的《绿色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评价标准》(T/CAMET 02001—2019)(注: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标准编号T/CABEE 002—2019)的编制背景、特点与应用情况。此标准在深入调研中国轨道交通车站建设特点及绿色交通建筑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建立场地、交通、能源、水、材料、站内环境、运营7类指标的绿色轨道交通车站评价体系,提出绿色车站建设的7大特点:车站概念的外延、交通效能的提升、城市空间协同、土地节约利用、能源精细化管理、站内环境优化、信息化运营管理,为绿色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建设提供指导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东京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介绍了东京大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的概况及其运营情况,并与其它交通方式作了比较。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保证了东京大都市社会生活的正常持久运作。从减少能源消耗、空气污染、交通事故、土地消耗等方面讨论了轨道交通的社会收益。城市轨道交通促进了东京郊区居住区沿着辐射状的线路发展,并形成了城市次中心,加速了商务区与居住区的分离。还讨论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方面及融资渠道变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王晓军壮阔五十载,奋进新时代。1969年新中国首条地铁——北京地铁一期工程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地铁时代!截止2020年底,国内已有4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7546公里。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地铁时强调“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大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绿色城市、智能城市的有效途径,北京要继续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构建综合、绿色、安全、智能的立体化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始终保持国际最先进水平,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相似文献   

17.
公众参与低碳出行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实施碳普惠机制是轨道交通企业进行绿色低碳实践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根据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以及碳普惠政策体系建设情况,结合深圳市碳普惠机制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特点,聚焦深圳市“全民碳路”项目,依托互联网技术和数据聚合平台,系统分析深圳市碳普惠业务模式、方法学、业务流程、数据流转情况,介绍深圳市碳普惠应用平台的系统架构、技术方案以及创新应用实践,提出拓展碳应用场景、创新碳金融产品、跨区域合作的发展思路。为城市轨道交通碳普惠的应用提供深圳经验,对挖掘公众减排潜力、激励市民绿色出行、反哺轨道交通行业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具有运力大、成本低、节能环保等优势,是实现交通运输领域“双碳”目标的有力抓手。在分析我国铁路能源消耗现状的基础上,总结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铁路节能减排的典型经验,并指出我国铁路节能减排过程中存在的短板,提出“双碳”目标下我国铁路低碳绿色发展的对策,包括制定合理的铁路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加快调整客货运输结构、持续提升运输组织效率、加强研发铁路节能降耗技术、健全铁路碳排放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昆明市轨道交通规划、在建和运营线路逐步增加,昆明市设立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以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安全。通过分析控制保护区现有管理模式及存在问题,提出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控制保护区进行实时巡查管理的总体思路,并介绍具体实现步骤和功能应用,以期为昆明市轨道交通巡查数字化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13(1):I0003-I0004
当今世界上,交通比较发达的城市大多有比较成熟与完整的轨道交通系统。有些城市的轨道交通运量占城市公交运量的50%以上,有的高达70%。在现代轨道交通建设中,通信和运控系统是保证实现安全高效和人性化运营目标的重要保障设施。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高速发展,无疑给轨道交通通信及运控系统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起步较晚。在2009年之前,全国仅有北京、上海、广东、天津四个城市拥有轨道交通线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也进入大发展时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