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进桐  李晓军  唐文华 《电气化铁道》2023,(S1):174-178+182
风区接触网零部件已在兰新高铁、穗莞深城际铁路、海南环岛铁路等多条典型内陆大风区和沿海大风区的电气化铁路中使用。现服役的风区接触网零部件属于初代国产化产品,总体使用工况良好,具有抗风稳定性优异、维护量小的突出优势,但经过十余年的运行,逐渐凸显出若干问题。因此,对风区接触网零部件已显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优化产品设计,改进生产工艺,对提高风区接触网产品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整体吊弦的受力无法在现场直接测量,针对这一情况,根据整体吊弦实际服役特点,分析既有测量方法的适用性,建立新的测量方法,设计一种适用于现场的接触网整体吊弦受力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可以直接安装在接触网上,并且不破坏接触网悬吊性能,有效解决了整体吊弦受力无法直接测量的难题,为深入研究整体吊弦的服役寿命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接触网作为电气化铁路基础设施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对整个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产生重要影响。随着运量增加和规模化开行长编组列车以及技术装备的更新迭代,电气化铁路技术装备运营维护压力急剧上升,其中接触网的零部件较为繁杂,现有6C系统可有效监测检测接触网系统的状态,但如何运用监测检测的数据并对其深入挖掘继而指导接触网的维修保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根据某线路实际检测数据,运用频谱分析的方法对接触网硬点数据进行研究,并分析硬点产生的原因,为现场克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接触网零部件产品和技术不断发展,TB/T 2073—2010《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技术条件》已难以满足当前使用需求。为此,开展标准修订工作,形成TB/T 2073—202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技术条件》。介绍标准修订背景、修订原则和主要修订内容,方便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标准。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南昆线南宁南至威舍间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事故抢险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检修现场的实际.提出了对接触网开关实现远动控制的改造方案,简述了该方案的优越性,并对实现接触网开关远动控制的步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提高客运专线接触网可靠性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析当前我国铁路接触网零部件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可靠性,通过研究国外电气化铁路保障接触网可靠性的有效措施,应用可靠性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出提高我国铁路客运专线接触网可靠性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电气化铁路线路改道工程中接触网改移施工的特点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制定了解决对策,论证了接触网改移施工的顺序,重点对现场交桩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提出了如何根据现场实际制定、优化施工方案的基本条件和原则。  相似文献   

8.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中的紧固件对列车的安全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现有电气化铁路紧固件的应用现状,对紧固件的防松原理、常见防松措施以及防松性能的检测原理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采用锥压抱紧式自锁防松螺母、弹簧垫圈+止动垫圈、尼龙嵌件锁紧螺母防松为接触网零部件中最常见的防松措施;横向振动试验是评估接触网紧固件防松性能的重要方法,接触网紧固件振动时的轴向力和摩擦力是评估紧固件防松性能的重要指标,为后续改进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零部件中紧固件的防松性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合沿海高铁项目接触网应用情况,总结现有接触网装备表面防腐存在的问题,分析不同材料零部件在沿海高温湿热及工业腐蚀环境工况下的耐腐蚀性能;以目前电气化铁路应用较多的碳钢及铝合金接触网装备为例,从防腐工艺原理、特点、试验对比、应用情况及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形成能够满足沿海复杂环境的接触网零部件防腐方案.  相似文献   

10.
接触网零部件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系统中的组成部件,而零部件原材料的成分变化会影响到接触网零部件的性能。因此,在产品检验过程中对接触网零部件产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控制产品质量的手段。目前,使用直读光谱仪检测金属化学元素含量的方式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接触网零部件中的定位管卡子为例,对采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其锰含量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分析,并对锰含量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以兰新铁路电气化工程三十里风区接触网工程为研究对象,基于强风地区恶劣气象条件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关键受力零部件的苛刻要求,对强风环境下大张力接触网承力索锥套式终端锚固线夹的施工安装工艺和质量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并结合现场具体施工实践,从原材料、组织管理、施工工艺等几个方面系统地总结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2.
接触网规范体系以及系列化、标准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简要回顾国内外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标准化、系列化的发展历程以及规范体系的现状 ,分析并评述我国在接触网这一领域与先进国家的区别与差距 ,对我国接触网规范体系的修改、接触网系列化标准和相应安装图库的建立以及接触网零部件简统化的实验等进行一定程度的探讨和研究 ,提出较为合理的接触网规范体系结构以及接触网零部件简统化的主要原则 ,在分析制定接触网系列化标准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的同时 ,提出我国接触网的系列化标准。  相似文献   

13.
“简统化”接触网装备陆续在各项目应用,标志着中国铁路接触网装备自主化进程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但目前在简统化零部件防腐工艺方面仍不完善,尚无与之匹配的成熟防腐方案。传统的防腐工艺种类繁多,不同项目甚至同一项目的不同区段采用标准并不统一,对零部件制造成本和后期服役性能产生较大影响。我国地域辽阔,环境差异较大,不同的服役环境应采用不同的与之匹配的防腐方案。本文通过对既有零部件服役性能进行研究,对不同形式防腐工艺进行试验,研究统一“简统化”接触网装备的防腐方案,提出适用于不同环境的防腐措施,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延长设备服役寿命,提高接触网装备可靠性,减少运营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速铁路经过近20年的发展,接触网设备正逐渐进入大修期。通过梳理高速铁路接触网设备大修面临的问题,明确高速铁路接触网大修方案的工作思路。以京哈高铁秦沈段为研究对象,对接触网线材及张力配置、支柱及零部件服役状态进行全面评估,进而确定京哈线秦沈段接触网大修技术方案,为后续高速铁路接触网大修方案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铁道运输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电气化接触网是沿铁路线架设的特殊电力线路,其金属零部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不同大气环境的腐蚀。这样,不但缩短了接触网金属件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维护成本,而且对电气化铁道的安全运行也构成了威胁。因此,有必要系统地研究典型环境对铁路接触网金属构件的腐蚀影响,开发、构建新型涂层防护体系技术,以保障电气化铁路的安全运行,降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维护成本。研究结论:(1)海洋大气环境的特点是空气湿度大,含盐分多,在受到酸性气体污染的海洋大气环境中金属结构腐蚀严重;(2)接触网金属零部件材料具有多样性,但目前仅对Q235材料加工的零部件采用了不同等级的热镀锌防腐处理,基于热镀锌涂层在不同腐蚀环境介质中的耐腐性不同,所以接触网金属零部件采取单一的热镀锌防腐措施很难满足当今电气化铁路的发展要求;(3)采用有机涂层对现役的接触网构件进行防护处理,可以大幅提高接触网构件在典型大气环境中的防腐能力,延长使用寿命,从而节约维护成本,提高接触网零件可靠性;(4)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设计与使用方面。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大修施工实践,总结并分析了大修施工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接触网大修工作的施工组织管理、零部件的质量、过渡工程的控制和施工延点的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保证施工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接触网硬点形成原因及减少接触网硬点产生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触网硬点是接触网系统的一大顽症。减少硬点危害.保证弓网间正常接触和取流是高速电气化铁路可靠运行的前提。本文根据第六次大提速前铁道部检测车对上海局管内京沪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的六次检测数据和现场对硬点查找处理情况,分析了接触网硬点产生的原因,指出其危害.并从优化接触网设计、提高接触网施工质量等方面提出减少、控制接触网硬点的产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接触网零部件应力腐蚀断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铜合金、铝合金、不锈钢材料零部件在接触网中的大规模应用,由于应力腐蚀原因造成零部件失效而影响行车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对接触网零部件应力腐蚀断裂的机理特征、发生条件、检测方法和防护措施开展研究,为接触网零部件应力腐蚀断裂的判断、分析及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石太线电气化铁路作为山西省主要运煤通道之一,其陈旧的电气化铁路设备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及现场实际,对石太线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备改造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电气化铁路弓网综合检测数据分析及现场运行维护需求,运用数据分析工具介绍接触网主要结构形式在弓网综合检测数据中的典型特征和利用典型特征进行缺陷定位的方法,结合接触网局部缺陷诊断与综合状态评价的分析应用,提出阈值管理、图像辅助、重复对比、图形化、数据综合、数据融合等分析方法,并以实例验证了该分析方法排查接触网设备缺陷的实际效果。基于接触网检测数据分析提出的分析方法,为提升接触网检测数据分析质量,深入挖掘检测数据价值,推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精准维修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