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钢-木组合结构因其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环境协调性而日益受到关注,但由于木材的蠕变、松弛特性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钢-木组合结构容易发生螺栓松动现象,如何准确识别螺栓的松动位置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归一化频响函数曲率差的钢-木组合结构螺栓松动定位方法,首先对激励信号和测得的加速度响应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并求解频响函数,然后在此基础上计算归一化频响函数曲率差指标来判别螺栓松动的具体位置,最终成功解决因螺栓钻孔和螺栓预紧力而导致的损伤位置误判问题。通过ABAQUS建立钢-木组合梁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通过隐式动力分析获取其响应信号,采用所提出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损伤定位。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螺栓预紧力敏感且能够清晰地定位螺栓松动,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抗噪能力。  相似文献   

2.
某跨海大桥设计为主跨270m的中承提篮式钢管砼拱桥,主拱肋的砼灌注是拱肋合拢后的又一关键工序,本文介绍了主拱肋砼灌注施工方案、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某跨海大桥设计为主跨270m的中承提篮式铜管砼拱桥,主拱肋的砼灌注是拱肋合拢后的又一关键工序,本文介绍了主拱肋砼灌注施工方案、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摩擦型多排高强度螺栓连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为了明确摩擦型多排高强度螺栓连接传力性能、接头折减系数和极限状态,通过模型试验、接触单元有限元计算和理论分析进行相关的研究。研究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摩擦型多排高强度螺栓连接各栓传力特性取决于外荷载、接触面状况、等效截面刚度等因素,多排螺栓连接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以首尾两排螺栓处芯板与拼接板接触面上滑移量达螺栓与栓孔间的设计空隙值、头排螺栓承剪孔壁承压作为判定指标;长列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接头头尾排螺栓传力比最大;实桥栓接节点极限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RM80型道砟清筛机原设计液压应急系统只有手压泵供油,由于RM80有多个液压子系统,而原设计应急管路没有直接连接在各子系统中,所以严重影响应急效率.通过比选,提出用小型柴油机+主油泵(同时并联手动泵)方案对应急系统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6.
承载式传动齿轮箱是悬挂式单轨列车转向架中的关键部件,而轴承润滑设计是齿轮箱设计的重要项点,悬挂式单轨齿轮箱的输入轴大仰角的设计结构,对输入轴承的润滑设计提出了极大的要求,文中设计了两种输入轴承润滑方案,通过试验验证选取最佳润滑方案,解决了悬挂式单轨齿轮箱大仰角输入轴承的润滑问题。  相似文献   

7.
Geminn  M德 《国外内燃机》2013,(5):60-62
排气歧管与气缸盖连接的设计要求是:(1)排气歧管在高温下能膨胀,(2)确保密封性所需的表面压力。为此.Tenneco公司开发了一种能节省时间和成本的螺栓紧固力测定装置,采用这种统计学测定方法,通过选定拧紧力矩就能可靠地确定螺栓紧固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钢-混组合桥塔自锚式悬索桥的静力特性,根据挠度理论,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Midas进行空间分析,对模型中主缆矢跨比、主缆抗拉刚度、加劲梁的横竖向抗弯刚度以及主塔纵向抗弯刚度参数进行横向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参数值的递增,结构位移在减小,而主缆的水平拉力和加劲梁的弯矩却呈现不同变化趋势,自锚式悬索桥的整体静力特性对主缆矢跨比、主缆的抗拉刚度以及加劲梁的竖向抗弯刚度的变化很敏感,而基本不受加劲梁的轴向刚度和主塔纵向刚度的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公司机车紧固件装配的现状,梳理公司现有的标准紧固件库,将公司常用的螺栓、螺母和垫圈等紧固件进行组合定义,根据标准紧固件库相关管理和维护要求,开发一套符合工程师设计习惯、操作方便的三维标准紧固件工具,实现紧固件快速选型、快速装配、快速修改及开孔功能。  相似文献   

10.
兰新客运专线路基上拱对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产生不良影响。本文通过线下试验提出切除原有承轨台并在相邻双块式轨枕间道床板上安装新扣件以降低轨面标高的技术方案,开展道床板找平、承轨台切割、道床板套管植入等工艺试验及抗拔力试验,形成完整的施工工艺流程。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按照通用参考图设计参数的线路,轨面标高可降低35~40 mm,兰新客运专线可降低55~65 mm。钻孔孔径60 mm、深度15 cm时抗拔力满足设计要求。切割承轨台降低轨面标高技术适用于存在突变点的上拱工点,也可作为辅助技术配合其他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1.
机车柴油机气缸内摩擦副的匹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产主型机车柴油机缸内摩擦副配合使用寿命短、特别是活塞第一环槽副磨耗快,这一制约机车延长中修周期的主要因素,以缸内摩擦副整体匹配的概念,在合理改进活塞环及环槽结构的基础上,采用活塞顶整体氮化,并以软氮化缸套匹配3mm球铁镀铬桶形环的摩擦副配合形式,进行了装车运用试验。结果表明,新匹配的摩擦副装车运用30万km后,其使用寿命预计可达60万km以上,满足内燃机车一个中修、一个大修的修程要求。  相似文献   

12.
系统介绍国内外机车柴油机排放污染物限值和测定方法法规制定的进展与现状、重点介绍了国际铁路联盟(UIC)、欧洲共同体(ECE)、经互会(CMEA)、国际标准组织(ISO)、美国、日本、捷克、前苏联及中国机车柴油机排放污染物限值与测定方法法规制定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3.
新标准TB/T1383—2011《内燃机车柴油机用涡轮增加压器》,主要在产品可靠性方面加大了考核力度,增加结构考核、冲击和振动、可靠性验证试验等检验项点。标准通过提高产品型式检验的考核力度要求,提升产品运用的可靠性。根据目前机车用增压器产品的技术水平及产品的发展趋势,通过合理减少出厂检验项目的考核时间,使产品在出厂检验时达到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文章介绍标准修订前后主要技术内容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4.
根据GEVO16型柴油机的试验参数,着重阐述GEVO16型柴油机试验台的性能要求,以及进气排气、动力室通风、机油、燃油、冷却水、测功及负载等部分,试验小车和微机检测、控制系统的设计基本参数和要求,经验证该试验台操作简便,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机车柴油机喷油泵凸轮接触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机车柴油机喷油泵凸轮表面常出现点蚀、麻点、剥落等损伤问题,开展喷油泵凸轮轮廓升程段的接触应力研究,分析导致喷油泵凸轮表面失效的原因。以16V240ZJB型柴油机为例,通过对油泵凸轮轮廓曲线进行几何分析,导出凸轮升程段的运动方程。采用弹性力学中的赫兹理论,建立油泵凸轮接触应力的计算式,并通过计算机编程,从理论上计算和分析喷油泵凸轮表面的接触应力。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喷油泵凸轮的接触应力虽高达1 421.655 MPa,但并未超过许用应力值。因此建议从材料加工工艺方面查找原因,提高凸轮表面加工质量,并采用复合强化工艺,进一步加大喷油泵凸轮表面的强度。  相似文献   

16.
根据隧道火灾的特性,通过参照DIN53436标准建立的燃烧装置,在室内模拟汽油、柴油和煤油的不完全燃烧,并测定燃烧过程的O_2浓度、CO_2浓度、CO浓度和温度变化,证实其不完全燃烧程度符合ISO标准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对内燃机车用异步牵引电动机的设计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内燃机车运行特点,阐述电机的运行特性断线、牵引变流器及其控制系统对电机的影响,电机结构参数设计特点,以及关键材料选取等。提出合理设计和整体优化异步牵引电动机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浅析内燃机车冷却水泵标准,重点对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中新增和修改部分及执行中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作出解读。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东风5型内燃机车控制电路改造前的缺点及隐患;应用PLC对东风5型内燃机车控制电路进行改造,增加相对应的电器设备,叙述改造技术特点,并对改连后可实现的功能进行详细说明.改造后的系统克服了原系统的缺点并提高了控制性能,方便了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20.
铁道行业标准《内燃机车用机油热交换器》,由《内燃机车热交换器技术条件》和《内燃机车热交换器性能试验方法》修订而成。阐述机油热交换器的作用、结构形式,着重分析机油热交换器产品的传热性能和可靠性能要求;介绍机油热交换器的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