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凯 《珠江水运》2023,(18):13-15
敞口集装箱船是一种特殊设计的集装箱船,其一个或多个货舱没有设置舱口盖。近年来,敞口集装箱船的新船建造,对图纸设计人员、船厂现场施工人员、现场验船师具有一定难度。相对于普通船型,敞口集装箱需要设置不少附加的系统,比如货舱舱底水排水系统、货舱舱底水高位报警装置、货舱固定式水喷雾系统、抽烟式探火系统及危险货物货舱通风系统等。敞口集装箱船载运液体危险货物时,还需要考虑危险品舱底水泵以及残液舱的设置。  相似文献   

2.
例举某船设计过程中的5个实例,表明通风与其他专业间的相互影响及在前期设计阶段各专业间相互协调的重要性,指出有些影响会直接改变系统的设计和设备的订货。内舾装专业B级分隔的形式会影响通风专业布风器的订货,以及电气专业灯、报警器等破坏天花板安装的附件的订货;规范对内舾装专业舱室壁板及门的隔音要求间接影响舱室空调通风的系统平衡设计;管弄的总体布置和管弄进出口布置位置直接影响通风外舾及电气各专业的相关设计;货舱载货类型不仅影响通风系统的设计,而且直接影响外舾装大型货舱舱口盖的订货;货舱装载危险品要求货舱进出风口3m范围内设置危险延伸区,直接影响油舱、空舱等透气头的布置等。  相似文献   

3.
韩松  石云胜 《船舶》2010,21(5):33-38
以好望角型散货船为依托研究船舶管系的设计及计算,着重阐述货舱舱底水、压载、艏部污水及货舱进水等对船舶航行安全至关重要的四个系统,对系统组成、设备容量计算、设计要领及规范要求等进行研究,本着降低成本完善系统功能的原则完成设计,为今后类似船型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机舱含油舱底水在排放之前必须经过检测和处理,使油含量降低到限值之下。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油水分离器,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是一项繁重负荷。如果机舱污水井中进入大量浓稠油份,并放任其进入舱底水舱,就会明显加重油水分离器负荷,进一步增大维护负担,干扰舱底水正常排放。为降低船舶运营成本和风险、防范污染,需要能够选择性的将污水井中高浓度的油污从舱底集水系统驳入集油系统,以保护油水分离器。而基于管路的操作具有规范、安全、快速的特点,是比较理想的实现方案。为此本文提出相应的管路设计,为该应急操作的实施提供兼容性。  相似文献   

5.
正0引言某船某航次从加拿大圣劳伦斯河的蒙特利尔港和魁北克港顺利装大豆回中国。现介绍此次装货心得和两港概况,供同人参考。1备舱加拿大装粮验舱非常严格:货舱须干燥、无异味、无残留货物及漆皮锈块;货舱顶部各肋骨肋板、结构通道和舱盖内部干净无污物;污水井、货舱浸水警报系统必须处于良好状态。根据港口验舱标准的各项要求,笔者与大副就备舱工作制定相应方案:(1)先对货舱3 m以下部  相似文献   

6.
周连柏 《中国海事》2011,(10):31-32
"HH"轮第95航次承运自巴西SANTOS港至中国岚山港的散装黄豆59368吨,于2005年10月某日靠妥岚山港,在卸货过程中发现NO.3舱有水湿货物,港方停卸。船员立即测量NO.3舱左右污水井,发现NO.3舱(右)污水井水深1.80米,左侧污水井无污水,经船员进一步检查发现,通过NO.2舱右高边柜的NO.3舱右污水测量管与高  相似文献   

7.
油船机器处所舱底水辅助排放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国际防止造成污染公约(73/78 MARPOL公约)的要求,很多船舶管理公司拟通过设置一个可拆卸管的管系,把机器处所的舱底水或油污水(以下统称舱底水)驳运到货油区域的污油水舱,并希望CCS能批准这样的布置,在防污证书(IOPP)格式FORMB中补充相关内容。在MARPOL公约附则Ⅰ的统一解释第22条,有关于将机器处所油污水驳运到货油区域污油水舱的描述,是否许可这种布置?  相似文献   

8.
敞口集装箱船的货舱舱底水系统是保证航行安全的关键项目之一。目前,我国近海航区敞口集装箱船的舱底系统的设计要求是根据《敞口集装箱船检验暂行规则(2008)》执行,文章以印尼某船东设计的近海航区800 TEU敞口集装箱船为例,对敞口集装箱船的货舱舱底系统设计,以及对敞口与封闭货舱并存的敞口集装箱船货舱的水喷淋消防系统的设计要求进行阐述,以便为今后同类型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敞口多用途规范,研究总体布置、敞口状态的稳性和强度、破损稳性、敞口耐波性模型试验、舱底水系统和节能环保措施等方面问题,设计12 500 t重型起重机敞口多用途船,符合规范和环保要求。该型船设置重型起重机,具有长货舱、大甲板面积、两层二甲板等特点,适合长大件及超高件等货物运输,并可运输常规货物。该型船对大开口、设置重型起重机和敞口航行的多用途船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船舶舱底水系统是船舶的主要系统之一,能够:在应急破舱情况时排水抗沉[1],被称为主舱底系统;在船舶平时营运工况下收集船舶机械处所各种机器泄漏或管路破损产生的含油污水,并经油水分离器处理达标后排放至舷外,防止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被称为常规日用舱底水系统(以下简称"日常舱底系统")。  相似文献   

11.
根据CCS《海上移动平台入级与建造规范》对平台油污水系统的防污染要求,详细阐述了甲板以上各个机械处所和各舱室的油污水收集及处理系统的设计过程。整个系统可有效的排出水密舱室内生成的舱底水,且能实现在应急状况下,对水密舱室的有限进水快速排除。通过油污水分离装置,可将平台工作中所产生的各类油污水达标分离与排放。  相似文献   

12.
高晶  徐麟  王翊 《船海工程》2023,(5):131-136
针对敞口多用途船的消防系统和舱底排水系统的设置问题,以13 000 DWT和13 500 DWT多用途重吊船的系统设计为例,对这两型船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当敞口货舱长度小于120 m时采用固定式水炮喷淋对喷淋水量需求更小,水炮可覆盖到货舱顶部更高的位置、可遥控操作,因此更具优势;是否设置排水舷口要根据稳性残余衡准;可采用压载总管兼做舱底水管满足环形总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国际海事组织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IMO MEPC.107(49)决议15PPM舱底油污水分离器必须适用于可能会含有渣油、轻油和乳化油的油性舱底水的要求开发了新型15PPM舱底油污水分离器,该试验系统由于采用了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序批、时钟、连续和自动化设计,使试验系统混合液配比实现了实时自动化控制。经过中国船级社型式认可试验,证实其先进性、可靠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江苏船舶》2015,(5):39-41
为了保障船舶安全和防止海洋环境污染,有必要重视舱底水系统的检验,从而保证船舶顺利航行。根据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防污公约和相关规范要求,结合现场船舶建造,介绍了机器处所舱底水系统、机器处所外的舱底水系统、舱底水处理系统布置的相关要求,并强调了舱底水系统的检验要点。  相似文献   

15.
一些以运输煤炭、砂石、盐、化肥、谷物等的散装货船,为了便利散装货物的装卸作业,一方面货舱口设计成甲板大开口,另一方面货舱双层底的舭部采用升高结构,使内底边板倾斜升高,以利散装货物下滑。有些货船为了压载航行和调整稳性和纵倾,使其在各种装载工况下,得到良好的稳性,保证船舶航行安全性,除设置双底层压载水舱外,在货舱左右舷设置舷侧边水舱,其纵舱壁形成船体双壳结构。这不仅有利于船舶扭转强度,而且有利于舷侧结  相似文献   

16.
舱底水系统是大型邮轮的保船系统和防油污系统,该系统对邮轮的排水抗沉和防止海洋污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某大型邮轮为例,基于劳氏船级社设计规范和规则等,系统地分析了邮轮舱底水系统的相关设计。对大型邮轮舱底水系统关键部件的选型计算及对应系统的整体设计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大型邮轮舱底水系统的自主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简述内河小型船舶水污染的主要途径,呼吁加强宣传和监管力度、加快船舶更新换代,提出改进结构、增设污水舱及舱底水排放系统,合理布置管阀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船舶舱底水处理系统及其港口国监督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洋运输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其带来的海洋污染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处理舱底含油污水的防污染设备的检查成为各个区域组织实施港口国监督的必查项目。本文首先介绍了常见的舱底水处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日常管理的注意事项;然后详细分析了针对舱底水处理系统进行港口国监督检查涉及的内容以及一般检查步骤,并且结合实际检查的经验列举了检查中应该注意的细节。  相似文献   

19.
为提升油船内壳的设计速度并准确校核货舱舱容,依托上海交通大学自主研发的船舶数字化智能设计系统KSHIP(Knowledge-based Ship-design Hyper-Integrated Platform)研究油船内壳快速设计建模方法。针对船尾横剖面提出半自动设计和自动设计方法,采用NAPA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形成油船内壳快速设计建模与舱容校核系统。实船设计验证结果表明,应用该系统能实现对油船内壳的快速设计并准确获得货舱舱容,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可为后续油船的性能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船检》2007,(3):57-57
1、压载舱和货舱内结构*压载舱和货舱内的构件,经常会出现因腐蚀(海水、货物)、应力集中等引发断裂、严重减薄(形状如刀片)的严重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