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制动轮缸压力的汽车ABS滑移率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ABS主要通过调节动力来控制制动滑移率,获得较高的附着利率,达到缩短制动距离,并且保持一定方向可操纵性的目的,一般的ABS是通过大量道路试验求得控制参数,实现对滑移率的控制,本文提出基于制动轮抽压力的汽车ABS制动滑移率的计算方法,并且经过实验证明了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王国业  刘昭度  崔海峰  吴利军 《汽车工程》2006,28(11):985-988,996
提出了汽车ABS弯道制动的阶梯控制模型,在不同附着性能的路面上对该控制模型进行分析验证并与其它滑移率控制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表明该控制模型显著改善了汽车ABS弯道制动的制动性能,提高了汽车弯道制动的稳定性和保证了制动效能。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仿真汽车ABS性能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计算机仿真方法实现了对汽车ABS制动过程的模拟仿真,开发了一套ABS性能评价系统。该系统具有图形与数字显示功能,能直观地反映汽车ABS性能,可以迅速地显示车辆参数和道路参数对ABS性能的影响。在基于计算机仿真的基础上提出了反映ABS性能的7大评价指标:附着系数利用率、附着系数利用率均方差、滑移率均值、滑移率均方差、稳定系数、制动压力均值、制动压力均方差,综合利用这些指标可以较好的评价计算机仿真下的汽车ABS的基本性能。  相似文献   

4.
汽车行驶过程中,在紧急制动和路面湿滑情况下,踩下制动踏板会触发ABS功能,ABS主要作用为控制车轮的滑移率,防止制动过程中车轮发生抱死甩尾.ABS性能的优劣主要通过制动性能测试完成,包括高附路面、低附路面、对开路面、对接路面及绕圆等工况.用户在普通工况下较少触发ABS,所以对ABS误触发、频触发抱怨比较大.重点说明后驱电制动对ABS触发表现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了滑移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以及通过控制制动压力来达到最佳滑移率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简易制动压力调节器的结构,给出了将其串入一般制动系统后的摩托车制动力计算公式,分析了其具有ABS的一些制动效果。  相似文献   

6.
蒙柳 《北京汽车》2018,(1):43-46
汽车制动距离的大小主要与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存在关系,而制动过程中控制滑移率在15%~20%时,车辆可获得较好的地面附着力,从而缩短并改善汽车在制动时出现的制动距离过长以及发生侧滑跑偏造成交通事故。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模拟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有无防抱死制动系统时的制动性能,验证利用ABS控制车辆制动时的滑移率在15%~20%具有较好的制动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滑移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阐述了基于最佳滑移率的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基本原理;针对目前ABS实际产品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ABS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研究重点;对ABS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ABS)的作用是确保汽车制动时行驶方向的稳定性、可靠性,但是目前仍存在非线性、时变性以及参数不确定性等问题。为保证汽车制动行驶过程中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实现各工况下防抱死制动系统的优化控制,以影响整车稳定的变量滑移率为研究对象,分析所设计策略的控制效果。搭建汽车动力学模型、制动系统模型、轮胎模型和滑移率模型等主要模型,设计基于滑移率的ABS二阶非线性自抗扰控制器。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基于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的ABS制动过程和基于模糊PID控制的ABS制动过程进行仿真,对比研究最佳滑移率、载荷、水泥-冰对接路面、扰动等对制动过程中的轮速、车速以及滑移率等动态性征反映的稳定性和抗扰能力的影响,同时研究其对最终制动距离和最终制动时间反映的制动性能的影响。最后,将自抗扰控制器和模糊PID控制器装配于试验车辆的ABS,进行水泥路面和冰-水泥对接路面制动过程的实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二阶非线性自抗扰控制算法的ABS制动的最终制动距离和最终制动时间更短、制动效果更优,制动过程中的轮速、车速和滑移率在响应速度、稳定性和抗扰能力等方面均更佳;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证明了仿真模型及其仿真结果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现代新型汽车,为了增强驾驶安全性能,普遍安装了制动防抱死装置(ABS),ABS系统的作用是保证汽车在任何路面上进行紧急制动时,能根据车轮的转速,通过自动调整制动管路内的制动液压力大小来控制和调节车轮制动力,使汽车的滑移率始终保持在15%~25%之间,即车轮边滚动、边滑动状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了汽车制动过程中各部分运动和受力情况的基础上,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车辆制动模型.采用基于滑移率的控制方法,用PID控制算法对单轮车辆模型进行仿真,并对仿真曲线进行分析,ABS的防抱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汽车的制动性能关系剑汽车安全行驶性能。ABS防抱死系统的应用是汽车安全性方面最重要的技术进展。通过对装备ABS汽车与普通汽车制动距离的计算比较分析发现,在湿滑的道路上突然制动,ABS系统可以使驾驶员能够保持车辆行驶平稳,在较短的距离内将汽车刹住。但在不湿滑的路面上,缩短刹车距离的范同值比较小。而在冰雪路面上行驶的车辆,没有装备ABS的汽车在湿路面或冻路面上制动时,制动距离会过长且不能猛烈转向。而装备ABS系统的汽车也是如此,因为尽管ABS能提供附加的制动控制和转向控制,但它不能解决这样一个客观的物理事实:那就是在较滑的路面上,可利用的牵引力很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载重车斯太尔1291.260/N56/4X2进行动力学分析,在Matlab/Simulink下建立了四轮汽车的基本制动模型和具有逻辑门限控制算法的ABS制动模型。仿真图形显示,具有ABS的制动模型,滑移率被控制在0.1~O.2范围内,轮速随车速逐渐减为零,说明基于本模型的ABS控制方法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电动商用车在低附路面ABS激活后制动平顺性较差的问题,设计基于滑移率和ABS的制动性能控制系统。系统在ABS激活前通过调节制动扭矩,降低ABS激活概率;在ABS激活后通过控制电制动取消速率,并耦合正常状态电制动MAP,从而改善制动平顺性。  相似文献   

14.
干燥路面上轮胎制动距离的FEM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孟炎  陆波  陈玉祥 《汽车工程》2011,33(2):156-161
介绍了装有ABS系统汽车的轮胎制动性能仿真方法.把整个制动过程按速度离散为若干个均匀的子区间,用有限元法计算在每个子区间的离散速度下制动器摩擦热损失率和轮胎与地面间摩擦能量损失率,然后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求出每个子区间上的制动时间增量,最终求得整个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其中ABS的作用通过控制轮胎的角速度使其始终保持最佳滑移...  相似文献   

15.
ABS气压调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简称ABS.ABS是一个反馈系统,它根据车轮的运动状态对制动压力实施调控,从而修正车轮的运动状态,使其趋于理想化.实践表明,车轮的滑移率控制在15%~20%时,纵向附着系数最大,可达到最大的制动力,同时横向附着系数也保持较大值,使汽车具有良好的抗侧滑能力.故车轮的滑移率控制在15%~20%时,具有良好的防抱死性能,使制动过程处于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6.
汽车制动液与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言 汽车制动液俗称刹车液,它是汽车制动系中传递压力使车轮制动器实现制动作用的液体。汽车的制动性能是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重大交通事故往往与制动距离过长、紧急制动时发生侧滑等隋况有关,所以汽车的制动性能是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障。目前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已被广泛用于汽车,ABS防抱死制动系统中的制动液的合理选择与使用直接关系到司机的行车安全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7.
针对汽车制动的特点以及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性能要求,建立了汽车的数学模型,提出一种模糊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控制方案,构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控制器和辨识器的结构模型。通过对网络参数的离线训练得出其初值,在控制过程中对网络参数进行在线微调,实现对汽车制动过程的有效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路面,汽车均能保持在最佳滑移率附近进行制动,制动时间及距离比较理想,满足ABS的安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汽车ABS的制动性能进行直观有效的评测,并对其控制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半实物仿真(HIL)方法,通过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仿真模型,并验证模型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后,与汽车ABS相连接对汽车ABS的控制策略及其制动性能进行研究评测,并且能够通过改变模型内相关参数值来模拟不同路况下汽车制动安全性能方面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直观的反映出该车型的ABS制动系统动作时各种相关数据的实时变化情况,实现对ABS制动性能的评测.  相似文献   

19.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依据附着系数-滑移率曲线对车辆轮速进行调节,使车辆达到最好的制动效果。但不同路面的附着系数-滑移率曲线不同,且附着系数的峰值和对应的最佳滑移率也不同。为便于车辆在不同路面均达到更好的ABS控制效果,文章提出一种附着系数-滑移率曲线的测定方法,可实时计算附着系数-滑移率曲线。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工作原理,依据动力学的理论,在:MATLAB/Simulink模块中构建汽车ABS的数学模型,并在模型中加入PID调节环节。分析不同路况下车轮的滑移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得到最佳滑移率。以保持最佳滑移率为目标对ABS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利用汽车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对所得结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