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国辉 《摩托车》2004,(3):46-47
我是摩托车维修俱乐部技术顾问。各地维修俱乐部会员们常来电话、信函与我切磋摩托车维修技艺。大家总以为我是一个中年人,实际上我已步入老年行列,学摩托车修理已有30多年了。我非常爱好摩托车,以骑摩托车、修  相似文献   

2.
《摩托车》2004,(3)
我喜欢摩托车。从学校毕业到山西运城国资局工作后,我买了摩托车作为代步的工具,从此,只要走出单位与家门,我就与摩托车为伴。我喜欢自己的摩托车,不仅喜欢骑,而且喜欢保养、维修。1997年,当我发现《摩托车》杂  相似文献   

3.
我的故事     
刘连营 《摩托车》2004,(3):30-30
我是一家职业技术学校摩托车班的教师,我与摩托车的故事,要从1994年的春天开始,那年我才17岁。 那时候,农村的经济还不发达,两三千口人的村庄只有几辆摩托车。一旦摩托车有故障,必须到几公里外的镇上维修。当时我在本地一家农用机械厂工作,对于摩托车,我根  相似文献   

4.
刘万盛 《摩托车》2004,(3):29-29
我的大摩托车与小《摩托车》,伴着岁月一起磨合。每天摩托车伴我上路踏歌,每月《摩托车》传递新的收获,朝夕相伴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5.
成长的动力     
我是在1994年开始接触摩托车专业期刊的.那时我正在努力学习摩托车的维修技术,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在朋友那里发现了很多摩托车期刊,其中有<摩托车信息>、<摩托车>、 <摩托车技术>等,当我随手拿起一本翻阅,便立刻被里面丰富的内容深深吸引,发觉它正是我一直苦苦寻找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6.
坚持就有收获,坚持必有进步,坚持定有所成,坚持就是胜利.这是我多年来在工作中累积的一点心得和体会,也是我钟情于摩托车的原由和动力所在.我一不会造摩托车,二不会修摩托车,三不会骑摩托车,然而我却钟情于摩托车,钟情于摩托车产业,钟情于摩托车事业,日久天长,便与之难舍难分,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7.
马喜发 《摩托车》2004,(5):16-17
2004年,我的工龄已满30年。30年来,我与摩托车有着不解之缘。 在童年时代,电影、小说、家乡驻军的行动中。 “摩托车”与“驾驶摩托车”在我的童心中打上了“神秘”的烙印。我十分羡慕“摩托车”与“驾驶摩托车”,曾有过一  相似文献   

8.
车梦欲再圆     
摩托车之于我,犹如音响之于音乐发烧友,只有置身其中,才能乐在其中。 1992年,刚刚参加工作的我,拥有了第一辆摩托车——建设·雅马哈CY80,是我在矿山工作的叔叔给我的。那时的我只是喜欢摩托车,对摩托车的知识了解甚少,新车手加上旧摩托,从此我便成了摩托维修部的常客,也因此结交了不少摩友,学到了不少摩托车知识。这辆给了我许多的欢乐、伴着我  相似文献   

9.
我像很多男孩一样从小就喜欢摩托车,喜欢摩托车特有的外形,喜欢驾驶摩托车在风中穿梭的感觉。不过在驾驶摩托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在下雨天骑摩托车很不方便,虽然可以穿雨披,但雨披与身体贴得那么紧,很不舒服,看上去也不美观,我便开始着手进行摩托车雨具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难舍难分     
宋发远 《摩托车》2005,(2):30-30
笔者酷爱摩托车,从孩提时代就开始接触摩托车,尽管那时所见的摩托车都是一跑一"留"烟(就是现在的二冲程摩托车),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就暗下决心,长大后我也要拥有一辆人见人爱的摩托车。正是这份决心,注定了我将与摩托车结下不解的情缘。从小学到中专毕业,从课堂到社会,从工作到生活,摩托车已成为我魂牵梦萦的两轮"情人"。 参加工作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个朋友家里第一次看到了《摩托车》杂志。我为书中精彩的内容所深深吸引,深入浅出、实用通  相似文献   

11.
摩友们:我是辽宁抚顺一名会员,是《摩托车》杂志的忠实读者。我从事摩托车维修行业已有十几年,1989年,与《摩托车》杂志交上了朋友。在这十几年中,《摩托车》杂志使我及时了解了我国摩托车的发展与动态,使我在维修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断提高了自身素质和维修技能。 《摩托车》杂志社,为我们全国的摩托车爱好者和维修技术人员建起了新的桥梁。去年10月,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成立大会在无锡市隆重召开,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大会。这是一次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行业最广泛的大会.是《摩托车》杂志把我们聚到一起,感谢《摩托  相似文献   

12.
我是贵刊的一位忠实读者,两年前街头的一次偶遇让我走进了这个摩托车世界。说句内心话,我很喜欢贵刊,因为它给予了我丰富的摩托车知识,并培养了我对摩托车的良好兴趣。下班回家抑或是周末闲暇,我都会捧着一本《摩托车信息》细细地品味其中每一个段落。虽然,我也是一个十足的汽车爱好者,但是我很反对“摩托车产业是一个夕阳产业”这一说法。因为,汽车和摩托车作为交通休闲工具是并不冲突的,正是因为摩托车那种人车合一、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驾驶乐趣和集实用性、经济性、方便性为一体的风  相似文献   

13.
三十多年来,我对摩托车痴情不改,我最爱逛的地方是摩托车专卖店和修车行,最爱看的体育节目是摩托车比赛,最爱读的书是《摩托车》杂志及各种维修书,做的最多的梦是骑摩托车旅游。  相似文献   

14.
我的摩托缘     
徐明 《摩托车》2004,(10):31-32
我与摩托车有缘,从少年时期就已开始。如今我已近不惑之年,从事摩托车修理也已经有十五六年了,想想过去的许多事情,有很多是值得回忆的。现在就把我从初识摩托车到能够修理摩托车的几件趣事和大家聊一聊。初识摩托车我的少年时代是在黑龙江的林区渡过的,我们所居住的屯子距离当  相似文献   

15.
我在宁夏石嘴山市销售并修理摩托车,在与购车者和修车者的接触中,深深地感受到摩托车用户对减少摩托车耗油量的向往与要求,特别是在燃油价格一再上涨的情况下,摩托车用户对减少摩托车燃油消耗量的要求更加迫切。为了降低摩托车的燃油消耗量,我曾对各种型号的摩托车化油器进行过  相似文献   

16.
执着     
是对摩托车的钟情,我才爱上了摩托车修理这一行,是妻对我的理解和支持,我才能重新鼓起勇气,拿起手中久违的工具……说到摩托车修理,我仿佛又回到了八年前。那是1998年的冬天,带着朋友和同事的期望,我满怀信心地上路了。透过车窗,窗外的田野洁白一片,似乎昭示着我的理想也如此洁白无瑕、昌莹剔透。一定要到摩托车修理培训班学习的念头已经在我心里冲撞过上百回,那时因为非常爱摩托车,便到处搜集有关摩托车修理方面的书籍,不断地钻研,不为别的,只为自己的理想和爱好。有时,我会静坐在自己擦拭得一尘不染的爱车旁浮想联翩,一坐就是个把小时。凭着这股对摩托车的痴迷,我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掌握了不少摩托车修理知识,由  相似文献   

17.
在我内心深处,永远留下了您们为我种下的一排树,让我的心灵四季都充满了青春的气息。感谢你,《摩托车信息》——生活中你给了我无尽的精神食粮!感谢您们,《摩托车信息》杂志的各位编辑老师——工作上我找到了良师益友! 我是一位业余写作爱好者,在认识《摩托车信息》以前,摩托车对我来说虽不陌生,但在我的笔下却觅不到它的踪影。自认识《摩托车信息》以后,摩  相似文献   

18.
如果有人问我:“你最喜欢哪一本杂志?”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摩托车信息》。”自从我与《摩托车信息》杂志交上“朋友”,为她提供“摩托车商情”稿件后,我就更关心着这本杂志了。当《摩托车信息》的编辑要我作特约通讯员,搜集上海摩托车市场的价格情况时,  相似文献   

19.
杨杰 《摩托车》2004,(12):16-17
我对摩托车是不陌生的,因为我的职业和它有关;我对摩托车是陌生的,因为我还在学习;我对《摩托车》是熟悉的,因为我已读了它近20年;我对《摩托车》是不熟的,因为它每月都会是新的。  相似文献   

20.
金鹏 《摩托车》2004,(8):23-24
我是一个年轻的摩托车迷,一直想拥有自己的摩托车,美梦做了好几年,现在毕业参加工作终于能圆梦了,我非常高兴。《摩托车》杂志一直是我的好伙伴,每期我都认真阅读,从中获得许多摩托车知识和趣闻,也欣赏了许多世界顶级摩托车,让我大开眼界。在2002年第7期《摩托车》杂志上看到中国嘉陵集团生产的有着经典外形的城市多功能车——嘉陵JL70T-8型摩托车让我眼前一亮,在这个都市年轻人张扬个性、展现自我的时代里,她深深地吸引了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