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乐清湾大桥试桩采用了桩底压浆工艺。本文对桩底循环压浆施工工艺作了详细阐述。通过压浆前后的自平衡静载试验,对压浆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桩底循环压浆可显著地提高桩的承载力,改善桩的承载特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各类上部结构荷载的不断增加,对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桩径和桩长不断增大。但由于施工工艺的影响,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存在着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过厚等质量缺陷,削弱了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限制了其承载能力的发挥。文中以工程实例为依托,通过2根普通灌注桩和4根后压浆灌注桩的静载荷试验,对比分析了后压浆技术对灌注桩承载力的增大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后压浆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桩基础的承载性能。  相似文献   

3.
冯光华  林治平 《水运工程》2017,(10):206-210
通过对软土地基中1根桩长52.5 m、桩径1 m的钢管桩的压桩试验、拔桩试验和水平静载试验,探讨软土地基中钢管桩工程性状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软土地基钢管桩水平静载试验的最大弯矩值在泥面以下2倍桩径处,且不随着荷载的增加而改变;软土地基的水平静载试验,按照按泥面位移10 mm进行位移控制时,其m值可取3 500 kN/m~4;软土地基由于侧阻力较小,压桩试验时,传递至桩底的轴力值与桩顶荷载的比例可达30%,而拔桩时,该值为12%左右。  相似文献   

4.
通过上海某处钻孔灌注桩灌浆前后的静载试验,对比分析了后压浆技术在基桩工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桩底后注浆能大幅度提高单桩极限承载力;并依据预埋元件所得的应变值,计算出试桩在该区域的侧摩阻力值,其分布规律基本良好,为工程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佐证。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大直径扩底桩室内模型试验,研究水平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扩底桩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根据模型试验获得的实测钢筋应力计算桩身弯矩曲线,进而分析大直径扩底桩的水平承载性能。根据挠曲线微分方程推导水平荷载与桩顶位移的关系,分析水平荷载与桩身弯矩的关系,对桩身破坏机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压入式沉桩是以较小的静压力,使桩克服土体的阻力,把予制钢砼桩沉入预定的标高,从而获得较大承载力的桩基工程。近年来,上海地区的压入式沉桩有较大的发展。压入式沉桩由于没有锤击式的锤击应力,因此桩的配筋及砼强度等级相对于打入式沉桩要求要低。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主要对压入式沉桩的承载力及桩基沉降等做了一些测试工作,对压入式沉桩的压桩阻力,特别是压入式沉桩的最大深度及压载以及桩持力层等问题提出了新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7.
何梦兵  张四林 《中国水运》2006,6(1):133-134
通过对两个冲孔桩项目中桩身混凝土缺陷,如桩身夹泥、桩底砼离析、桩底沉渣超标标准等的情况介绍、原因分析及后续采取一些缺陷补强措施的说明,阐述了冲孔灌注桩在成桩过程应注意的问题及遇到类似缺陷的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8.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通过数值分析方法,对比分析3种不同方案码头结构的桩位移、弯矩变化以及剪力分配系数,研究底梁式全直桩高桩码头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单横向排架受力变形机理.结果表明,底梁式全直桩码头能较好地抵抗水平力的作用,可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深厚老沉积土地区钢管桩的压桩试验、拔桩试验和桩身轴力试验,探讨了深厚老沉积土地区钢管桩压桩和拔桩的土阻力分布规律,得出如下结论:深厚老沉积土地区钢管桩压桩状态下侧阻力均值为76.79 MPa,比一般黏性土高27.5%~30.6%;老沉积土拔桩状态下的侧阻力值达到42.4~52.8 MPa;老沉积土拔桩侧阻力和压桩侧阻力的比值均值为0.84,比一般黏性土值要高5%;老沉积土压桩和拔桩侧阻力较为恒定,随着土层埋深和土层厚度的变化较小。这对深厚老沉积土地基中钢管桩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由江南造船厂负责研制的5000kN液压压桩机已通过了由上海船舶工业公司组织的专家鉴定。高层建筑、大型桥梁、高架道路等的基础桩,用锤击打桩机施工不仅会产生噪声和废气污染,并且对邻近建筑物也有一定振动影响。静力压桩机是以设备本身的重量(包括配重)将桩压入地面,可以免除上述缺点。国内目前使用的静力压桩机大都为液压式,最大压桩力从900kN到3200kN不等。江南造船厂研制成功的全液压式压桩机的最大压桩力为5000kN,最大夫桩力为11500kN,可将最大为500X500mm的方桩或最大直径为609mm的圆桩压入地面。该机结构紧凑,强度和刚度…  相似文献   

11.
回填土区深层搅拌桩和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的静承载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实际工程现场静载试验,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研究了桩长和桩土模量比对深层搅拌桩和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在回填土中的桩体承载特性、荷载传递及复合地基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回填土区,深层搅拌桩以桩体上部破坏为主,增加桩长不能有效地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增加桩体强度尤其是上部桩体的强度则能够较大地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高压旋喷桩可有效增强回填土地基的承载力。提出的桩体弹性模量取值范围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海南省某跨海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平行对比试验法,以桩侧桩端后注浆及施工桩长为变量,对3根超长灌注桩进行了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并对试验过程中试桩穿越各土层的分段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进行测试。通过比对试验结果,分析桩侧桩端后注浆对超长灌注桩承载力性状、荷载传递规律及桩侧、桩端阻力发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进行桩侧、桩端后注浆能显著提高超长灌注桩的承载能力,减小桩基沉降;对于超长灌注桩,桩侧注浆对承载能力的增加效果远远大于桩端注浆;桩侧桩端注浆后,超长桩的荷载传递规律不变,依然是上部侧阻力先于下部侧阻力激发;桩侧注浆处土体表现出与桩体水泥胶结的性质,其抗剪强度较大且随位移增长而增加得更快。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克里比深水港工程码头后方轨道梁部分钢管桩无法沉桩至设计桩端持力层,承载力无法满足设计要求这一工程难题,提出通过优化桩端结构来提高钢管桩在硬黏土层中的承载力。对3种桩端结构进行了现场试验,并通过贯入度观测、打桩监控、高应变动力测试和静载试验等方法,分析了开口、半闭口和闭口钢管桩在硬黏土层中的贯入度、桩身应力和极限承载力的变化情况。基于现场试验结果,最终选定闭口桩端结构作为本项目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4.
结合天津港某高桩码头的工程实例,针对钢管桩采用不同型式桩尖时的穿透能力进行分析比较,根据静载试桩数据研究钢管桩在不同人土深度时的承载能力和半封闭桩尖的闭塞效应。试桩结果表明高桩码头采用新型桩尖的钢管桩基础,能有效缩短桩长、节省投资,在减少单桩锤击次数和缩短工期方面效果明显,可为今后钢管桩桩尖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何智敏  刘永  胡程 《水运工程》2018,(5):171-175
为了准确确定DCM桩基持力层的界面及厚度,在CPTu基础数据与地基土强度的经验换算公式基础上,分析持力层的判定方法。通过分析试验曲线的特征,运用累积锥尖阻力的方法,提出了选用锥尖阻力界值进行判定的初步评估方法。该法在大面积深厚软土场地DCM桩基工程中得到了较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16.
钻孔灌注桩在有些桥梁工程应用中出现实际承载力低于设计值的情况。文中以某实际工程为例,从施工、设计方面分析钻孔灌注桩承载能力不足的原因,提出钻孔灌注桩在穿过较厚砂、卵砾石层后,残积土不宜作为基底持力层,并对桩基承载力不足提出防治措施。实践证明:锚杆静压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桩基补强方案,对类似工程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冯国俊  刘诗净  王荣 《水运工程》2017,(12):185-191
基于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有限元模型,研究低强高压旋喷桩正三角形布置和正四边形布置时,桩体弹性模量、桩长、土体内摩擦角对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并分析高压旋喷桩的有效桩长。结果表明:正四边形布置时土体的最大竖向沉降量是正三角形布置时的93%,桩体最大竖向应力值是正三角形布置时的97%,采用正四边形布置要优于正三角形布置;随着高压旋喷桩弹性模量的减小,土体最大沉降量增大,桩体最大竖向应力减小;随着土内摩擦角的增大,土体最大沉降量减小,桩体最大竖向应力减小;当采用正三角形或正四边形布置时桩长超过10 m时桩体最大竖向应力基本不变,因此低强度高压旋喷桩有效桩长约为10 m,与文献计算结果和设计取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开口钢管桩存在复杂的土塞作用,准确地计算其承载力是工程设计的关键。介绍了开口钢管桩的承载机理、土塞效应以及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包括总竖向承载力、侧阻力以及端阻力的计算方法。列举了一工程算例进行对比分析,可为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应用压浆方法对流沙地质浅层断桩位置进行隔水处理,形成干施工后用人工对断桩混凝土进行凿除,最终在不影响桩体结构、尺寸和受力下对断桩进行接长处理。经二次检测满足Ⅰ类桩要求,为类似流沙地质浅层断桩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推广后注浆技术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关于钻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技术的研究现状。结合工程实例,对普通钻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钻孔灌注桩和桩端桩侧复式后注浆钻孔灌注桩3种桩的施工工艺和静载试验进行比较分析,简述了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及其工艺流程与加固机理,指出后注浆技术能够消除普通灌注桩桩底沉渣等固有缺陷(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具有提高钻孔灌注桩的承载能力、减少沉降量、提高桩身质量等优点,同时给出了在后注浆工艺实施前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