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抗车辙性和高温稳定性是沥青混合料的重要性能指标。文章探讨了干法胶粉的改性机理和干法橡胶沥青的制备方法,并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采用改性胶粉制备的干法橡胶沥青在温拌条件下的路用性能试验,包括高温车辙和冻融劈裂。结果表明:由改性胶粉制备的橡胶沥青,其动稳定度、抗水损性能和低温抗裂性都优于普通胶粉制备的橡胶沥青。  相似文献   

2.
改性沥青作为结合料在热拌沥青混合料中经过两次高温老化作用:改性过程以及拌合过程,改性过程中的改性工艺对沥青结合料性能影响显著。拌合过程中由于高温集料的研磨作用,一方面提高了改性剂分子与沥青结合,另一方面加速沥青老化。本文通过调节改性工艺获得不同性能改性沥青进行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由混合料耐高温、低温和水稳定性能选择合适的改性工艺。合理利用拌合过程中集料的高温研磨作用,对降低改性过程中能耗,节约能源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国产70#沥青、进口70#沥青、BFL-RS01改性剂、SBS改性沥青改性OGFC混合料性能。研究国产沥青和进口沥青分别与BFL-RS01改性剂复配改性OGFC混合料性能,并与SBS改性OGFC混合料性能对比。结果表明,采用BFL-RS01改性OGFC混合料可以提高OGFC混合料的综合路用性能,耐高温性、抗水损害性要比SBS改性OGFC混合料更加优秀。  相似文献   

4.
SBS改性沥青在运输过程容易发生相分离,产生离析现象。干法工艺可直接将改性剂、沥青和矿料进行拌和,省略改性沥青的运输环节,从根本上避免改性沥青的离析现象。为此,研究通过室内试验验证了干法改性剂和基质沥青的配伍性。首先,选取普通干法改性剂SBS-T和温拌干法改性剂SBS-W作为研究对象;其次,基于干法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工艺参数,设计了室内干法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再次,通过评价不同改性剂掺量下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和延度,确定了改性剂的最佳掺量;最后,对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BS-T的最佳掺量为5%,SBS-W的最佳掺量为6%。由此可见SBS-T改性沥青和SBS-W改性沥青均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与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超薄磨耗层预防性养护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问题,系统研究了一种新型高性能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SMA-7,分析了SMA-7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原理,包括差异磨耗原理、沥青胶结料干法复合改性以及基于性能平衡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并开展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研究表明:高性能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SMA-7的高温、低温、水稳定性等性能优异,各项指标远高于相关规范要求。并成功应用于某高速公路养护维修工程,试验路检测结果表明该超薄磨耗层具有良好的密水、抗滑及降噪性能。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室内对比试验方法,对相同级配条件下的国产干法橡胶反应剂、进口干法橡胶反应剂和湿法成品橡胶沥青等三种改性沥青进行沥青混合料性能和经济成本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国产橡胶反应剂的废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和经济性,为基于国产橡胶反应剂的废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室内试验、生产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传统湿法橡胶沥青施工工艺较为繁琐,质量不易把控。为提高生产效率,发挥橡胶沥青优异的高低温性能和良好的弹性恢复能力,研究干法直投式橡胶沥青在超薄层沥青混凝土中应用的可行性,以NovaChip-B型混合料设计方法为基础,提出了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和结合料用量建议,并进行了室内试验的验证和试验路段的正式铺筑。结果表明,使用干法直投式橡胶沥青的超薄罩面橡胶沥青,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规定要求,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保证混合料性能,路面抗车辙性能好,使用寿命更长,而且更低碳。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纳米复合天然岩沥青(RCA)改性对基质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文章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纳米TiO_2掺量下RCA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与目前使用较普遍的SBS改性沥青、BRA改性沥青和基质沥青以及相应的混合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RCA改性对沥青混合料的综合路用性能最好,特别是对高温抗车辙能力提高最为明显,且随着纳米TiO_2掺量的增加,各项性能指标均有所提高,但是其增速逐渐变缓,纳米TiO_2对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逐渐变弱。综合考虑性能变化规律和经济效益,推荐RCA改性中纳米TiO_2的合理掺量为1%。  相似文献   

9.
主要讨论了橡胶粉在MAC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研究了橡胶粉干法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抗水损害性能及混合料的抗飞散性能,证明了其优良的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排水沥青路面因具有大空隙、耐磨抗滑、雨天行车无水雾、低噪音等优点,目前正处于广泛的推广应用阶段。为进一步提高排水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本文通过向SBS改性沥青中掺加6%、8%、10%和12%四种不同比例的HVA高黏改性剂制备复合改性沥青,对复合改性前、后沥青进行试验研究,并对确定最佳掺量的复合改性排水沥青混合料进行高温稳定性、低温性能、水稳定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改性排水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等方面均好于SBS改性排水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1.
文中主要介绍了水下焊接面临的问题,包括水下焊接的可见性差,水环境对焊缝的影响,水对焊件冷却速度的影响和焊件连续性的影响等;介绍了常用水下焊接的主要方法,包括高压干法焊接、常压干法焊接和局部干法焊接等;并结合国内外水下焊接的特点、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对国内的水下焊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天然气管道的干燥处理是输气管道投产前的重要工艺环节.研究表明,最经济安全的干燥法为干空气干燥法,其过程为复杂的传热、传质.文中介绍干空气干燥工艺原理,并对其干燥和吸水过程,应用质量守恒原理、相平衡理论和费克定律,建立了天然气管道干燥机理模型、吸水机理模型及密闭稳定再干燥模型,编制了应用程序;利用双庙1井-杨柳垭天然气管...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几种天然气管道常用的干燥方法,并进行了对比.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常用的干空气干燥法和真空干燥法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各自的优缺点,分析了影响干空气干燥法和真空干燥法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干燥合格的标准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影响沥青路面摊铺碾压工艺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详解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技术措施,阐明了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的必要性,介绍了部分新技术和新工艺在这两项工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地下综合管廊社逐渐成为了市政施工的重点环节,其中,BIM技术作为一项全新的信息化工具,在建筑行业工作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价值。针对综合管廊的施工特点,可以更有效地分析管道施工过程在整个市政工程、管廊主体结构中的特征。本文以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的问题作为基础研究对象,进一步了解BIM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超薄磨耗层养护技术被欧美列为高速公路第一养护方案,在国内也已经开始推广应用。文章介绍了国产超薄磨耗层施工专用设备的研制过程,通过对国内高速公路养护市场的分析以及与德国福格勒公司的进口设备对比,认为国内同步洒布摊铺机的研制与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7.
压力管道施工焊接质量控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焊接过程是钢制压力管道工程施工中的关键过程,焊接过程的质量控制对保证压力管道工程的安装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压力管道安装焊接质量控制环节,主要包括焊接设备、管道组对、焊材管理、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工艺管理和焊缝返修等。介绍了钢制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施工中焊接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以确保压力管道工程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18.
土建工程施工中注浆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注浆技术的定义和分类、注浆材料、注浆方法、注浆效果的监控与检测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介绍了土建工程施工中注浆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广西桂平二线船闸建设项目航道交通大桥工程实例,阐述了桥梁高标号混凝土泵送施工的工艺流程及要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推证两粒级石灰岩质碎石最大干密度公式,并结合压碎效应及材料变异性对混合料最大干密度的影响分析,得出了三种粒级石灰岩质碎石以任意比例掺配时的混合料最大干密度的一般求法,为石灰岩质碎石最大干密度问题的求解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