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觅  岑哲青 《水运工程》2017,(11):12-16
为更好地分析长三角区域内主要港口对腹地外贸集装箱箱源的竞争情况,对于港口腹地存在重合的情况,以负指数网络配流模型为基础,引入港口导向因数修正负指数网络配流模型,得出更适应长三角地区港口发展特征的集装箱配流模式,为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预测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今年初,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长三角港口经济运行压力加剧:货物吞吐量增幅降低,个别港口出现负增长;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速急剧回落,不少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显著下降;集装箱吞吐量大幅下挫,运价低迷,形势严峻;港口企业经济效益降低;区域港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二季度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形势好于预期。在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带来严峻挑战之时,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上海建设“两个中心”的意见,有力地支持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长三角港口经济运行总体上好于预期,出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3.
今年初,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长三角港口经济运行压力加剧:货物吞吐量增幅降低,个别港口出现负增长;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速急剧回落,不少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显著下降;集装箱吞吐量大幅下挫,运价低迷,形势严峻;港口企业经济效益降低;区域港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二季度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形势好于预期。在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带来严峻挑战之时,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上海建设“两个中心”的意见,有力地支持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长三角港口经济运行总体上好于预期,出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剖析长三角港口群的等级规模分布及演化规律,以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为衡量港口规模的指标,运用港口首位度和位序-规模法则对长三角地区港口规模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港口间差距不断缩小,港口等级规模分布由首位分布向位序-规模分布演变;江苏省港口等级规模结构比较松散,高位序港口集聚效应不明显,浙江省港口吞吐量分布则过于集中;长三角港口群规模分布总体上呈分散化发展趋势,未来需要加快推动内河港等小型港口的发展,进一步优化港口体系结构;长三角港口群的货物运输已形成比较稳定且分散的系统,而新兴集装箱港口不断涌现,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其等级体系仍在不断变化,长三角集装箱港口的规模分布集聚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区域化: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装箱港口群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全球集装箱箱港口业所处的物流环境、发展风险和压力,结合长三角集装箱港口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长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群的建设目标应当是双枢纽型国际航运中心并以上海港为中心建成高效有序的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当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通过港口企业间的联合与合作,形成企业主导型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网络体系.港口群应协调港口规划、通过多式联运和物流合作、培育运输市场机制、推进运输网络建设、建设高效信息网络等手段促进集装箱港口群的区域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依托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和对外贸易的稳步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及长江黄金水道加快建设,长三角地区上半年港口经济运行总体情况良好,港口生产保持稳步增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仍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但受众多因素的影响,长三角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放缓,尤其是外贸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明显回落。  相似文献   

7.
依托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和对外贸易的稳步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及长江黄金水道加快建设,长三角地区上半年港口经济运行总体情况良好,港口生产保持稳步增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仍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但受众多因素的影响,长三角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放缓,尤其是外贸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明显回落。  相似文献   

8.
桂林林  陈璨 《水运管理》2005,27(2):12-14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近年来外贸发展迅速,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猛增。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前景被广泛看好,大量资金被投入到集装箱码头的建设中,引发了新一轮集装箱码头建设热潮。通过“波特”模型对“长三角”地区集装箱码头投资经营市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章明峰  邵波 《集装箱化》2018,29(3):8-10
正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港口物流业日益兴盛,集装箱码头规模快速扩张。例如,长三角经济带的主要国际港口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区建成四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宁波舟山港先后建设穿山港区和梅山港区,泊位数量均在10个以上。在此形势下,港口集装箱码头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加艰巨的挑战。随着集装箱码头规模不断扩大,传统的制度化安全管理模式需要优化升级,以确保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对于亚太国际港口、航运发展的发展格局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和港口发展的格局,遏制了中国港口集装箱到境外港口中转的势头,2006年,长三角港口的国际集装箱中转量已经达到近200万TEU。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也带动了长三角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正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转向港口功能建设与拓展为主,从各港自行发展为主转向港口群有序协调发展为主。最近,上海和宁波两大港口集团的携手合作,开启了“强强联手”、合作交流的新篇章,说明我国港口资源整合与和谐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种合作将进一步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在此,我们高兴地将沪甬两港集团的合作交流情况作一报道,同时也将继续进一步关注他们合作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