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采用沥青混合料轮碾成型机,等体积参数设计原则,进行Evotherm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集料加热温度、混合料成型温度试验研究,确定了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提出车辙板芯样密度作为标准密度控制温拌沥青混合料现场施工质量的方法,顺利完成路面铺筑。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速公路路面工程重裁交通特点,结合我省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和国外级配微分布研究成果,讨论现场热拌沥青混合料离析,尤其沥青混合料拌和站热料仓级配离析控制的重要性,提出热拌沥青混合料级配控制、设计、粗细集料作用发挥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冷拌沥青混合料设计的关键因素,对乳化沥青黏度和破乳速度、集料岩性以及水泥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且给出了冷拌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实例,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概述 在目前道路工程中使用沥青混合料,按拌和工艺对拌和温度的要求,可分两类,即:热拌沥青混合料(Hot mix asphalt,HMA)和冷拌沥青混合料(Cold mix asphalt,CMA)。冷拌沥青混合料一般采用乳化沥青或者稀释沥青,与集料在常温状态下拌和、铺筑,无需对集料与沥青加热,因而可以大量节约能源。但是冷拌沥青混合料初期路用性能较差,难以满足高速公路、重载交通道路等重要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5.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由于其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越来越受到了工程界的关注,对再生混合料集料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指标,并给出了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示例,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前言冷拌沥青混合料是相对于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合料而言的,冷拌沥青混合料成型过程与热拌沥青混合料明显不同,由于乳液是沥青与水的混合物,其中的沥青必须经过乳液与集料的粘附与分解破乳、排水、蒸干等过程后才能完全恢复原有的粘结性能。因此冷拌沥青混合料作为结构层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是因为其初期的强度比较低并且达到完全强度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在冷拌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成熟之前容易因为环境因素而产生早期破坏。  相似文献   

7.
温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变温变击实功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温拌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在不同温度和击实次数下进行了AC-13C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击实试验,分析了温拌沥青混合料体积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击实温度的降低和击实次数的减少,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和矿料间隙率增大,沥青饱和度降低;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温拌沥青混合料中沥青被集料吸收的含量(质量分数)、有效...  相似文献   

8.
在国内冷再生规范中,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通常采取新、旧集料一起拌合的拌合工艺,本研究提出增加1道预拌程序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室内拌合工艺,采用新、旧集料或粗、细集料分别预拌再一起拌合的拌合工艺,将3种拌合工艺总拌合时间分别按照180、90、60 s成型试件,进行冷再生混合料外观、力学性能与路用性能对比研究,包括15℃劈裂强度、水稳性能与高温性能等。试验结果表明:当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合时间为180、90、60 s时,粗、细集料分别预拌再一起拌合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均具有很好的性能,而且随着拌合时间的减少冷再生混合料外观与各项性能接近,在缩短拌合时间情况下,能够保持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合的均匀性与性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1前言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起源于德国的一项沥青混合料的新技术。它是一种热拌沥青混合料(HMA),是由优质粗集料、少量细集料、沥青、纤维稳定剂和矿粉组成的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即由粗集料骨架和沥青玛蹄脂两部分组成,SMA混合料的机理因此是双重的。首先,在混合料内粗集料之间必须达到相互嵌挤。形成骨架结构,其次,必须提供足够的沥青玛蹄脂砂浆充分填充空隙,因此,通常规定相对大的集料间隙或相对高的沥青粘结料含量。  相似文献   

10.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由于其材料组成复杂且施工和易性较差,容易出现集料分散不均匀问题。基于此,制备不同RAP料掺量和沥青类型的厂拌热再生混合料旋转压实试件,首先采用数码相机获取试件截面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对集料等结构进行识别;然后将图像内的最大内接正方形划分为面积相等的16个小方格,基于对方格集料面积比的正态分析提出均匀性评价指标H值。结果表明:基于方形区域划分提出的均匀性指标能有效评价混合料中集料的分散均匀性,再生混合料的均匀性低于新沥青混合料;不同RAP掺量下,相比于普通新沥青,采用泡沫新沥青制备的再生混合料均匀性至少高11%。  相似文献   

11.
结合吉林省长松高速公路施工检测的具体实践,分别进行消石灰单质、空白集料以及自拌ATB-25沥青混合料燃烧试验对燃烧法进行标定,得出了添加消石灰混合料和SMA混合料油石比的修正值,提高了沥青混凝土施工检测的精度,对今后利用燃烧法进行沥青混合料油石比检测结果的标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由于低噪声沥青混合料粗集料多、细集料少的材料组成特性,使混合料的成型方法对高温稳定性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分析研究"干拌"、"湿拌"两种混合料成型方法及高粘改性剂与SBS改性剂对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对于抵抗沥青路面车辙等病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不同成型方式、压实次数下的温拌与热拌沥青混合料,在做试验研究的同时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取其内部空隙、集料的分布图像,并分别用空隙分维数、颗粒面积比进行定量描述,以此从宏观与细观两个层面共同分析混合料的压实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用空隙率与空隙分维数分析可得到基本一致的结论;温拌沥青混合料用旋转压实成型其内部不同层面的空隙、集料的分布结构较为接近,用马歇尔击实成型其内部竖向的集料排列紧密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14.
由于低噪声沥青混合料粗集料多、细集料少的材料组成特性,使混合料的成型方法时高温稳定性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分析研究“干拌”、“湿拌”两种混合料成型方法及高粘改性剂与SBS改性剂对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对于抵抗沥青路面车辙等痛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热拌沥青混合料广泛用于公路工程中,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对沥青路面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结合印度工程的施工实例总结了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的要点,是作者对热拌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6.
对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在室内试验和生产中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质量控制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用冷铺沥青混合料修补路面坑洞 ,具有方便、快捷等优点。为保证其疏松性和压实性 ,在配制方法上 ,所用沥青的粘度、沥青的用量、添加剂以及集料级配等 ,与热拌沥青混合料都有很大区别。实践表明 ,所研制开发的冷铺材料使用性能良好 ,而成本却比同类进口材料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8.
集料吸水率对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时发现集料吸水率对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有着较大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集料吸水率、纤维用量、水泥掺量及成型温度这4个因素对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在4个因素中,纤维用量对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的影响最大,而集料吸水率的影响有所减弱。通过验证试验得出:沥青混合料中添加纤维能有效地减小集料吸水率的波动对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作用机理的主要是粘附理论,粘附是指材料彼此之间互相粘结时的物理作用。影响沥青与集料之间粘聚力的因素包括沥青与集料表面的界面张力、材料的化学组成、沥青的粘性、集料的表面构造、空隙率、清洁度以及集料表面的干湿程度。  相似文献   

20.
基于灰熵法的沥青稳定碎石水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沥青稳定碎石的水稳定性有许多影响因素,如沥青性质、矿料性质、混合料配合比等,在诸多因素中找出关键影响因素,对控制其水稳定性有着重大意义。利用灰关联熵分析法研究了沥青针入度、4.75 mm及0.075 mm筛孔通过率、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以及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空隙率、饱和度、粉胶比等对沥青稳定碎石水稳定性能影响的显著程度。研究表明,沥青用量、沥青饱和度、沥青针入度及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是影响沥青稳定碎石水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