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购船融资与租赁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船舶是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船舶制造业是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劳动密集的综合型产业。这个产业既是装备工业,又是重要的国防工业,不仅能够促进冶金、机电产品、运输、海上石油开发、贸易等多个产业的发展,而且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很大。但目前在造船工业中存在的“以出口为主”的现象,不利于造船工业与相关产业的良性循环与发展,“以出口为主向兼顾扩大  相似文献   

2.
《中国船检》2004,(11):65
2004年10月18日,美国海岸警备队(USCG)公布获得“21世纪质量船舶”证书船舶名单中,8艘中国旗船舶榜上有名。这是CCS级船舶继中远(香港)航运有限公司M/V “SHENG QIANG”轮、中远(新加坡)有限公司所属船舶M/V COS CHERRY轮被评为美国“21世纪质量船舶”后,CCS级船舶又一次获此殊荣,也是CCS级的中国旗船舶首次获得此项荣誉。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对于我国船舶工业而言,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产业转换规律看,发达国家劳动密集产品向外转移,世界造船业正逐步从高成本国家向低成本国家转移,从我国船舶工业发展态势看,造船企业船舶建造设施扩充,接单量逐年以较快的速度增加,承造大型船舶的能力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4.
几个世纪以来,船员都是使用旗帜、烟雾以及光等导航设备向周围的船舶或其它障碍物发出信号和操纵船舶的。早期的导航设备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300年的罗马时代,当时用建造在尼罗河入口处的灯塔来指引船舶,并协助船舶沿海岸航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潜艇战役中,20或20余艘供应船必须尽可  相似文献   

5.
日韩船舶工业新时期发展战略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长涛 《船艇》2005,(2):40-46
一、新时期日韩船舶工业的发展战略简介 1.韩国船舶工业2010年发展目标2002年年中,韩国造船工业协会和产业资源部召开了韩国造船产业前景及竞争力战略研讨会,会上提出了韩国造船业在2010年应实现的目标。该目标的具体内容为:将韩国的世界新船市场占有率从目前的32%提高到40%,高附加值船的比重从目前的13%提高到35%,船舶配套产品出口额从目前的3.7亿美元提高到20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回顾船舶发展的历程,总结船舶在20世纪的主要成就。  相似文献   

7.
谢德华 《中国船检》2008,(12):76-78
放眼世界,绿色经济已成为21世纪产业发展的主旋律。作为承载着资源再利用、减少或消除废船污染等重要社会责任的中国拆船业,同样不能例外。在船舶生命周期的最后环节,拆船业对废旧船舶的环保处理负有最终责任,这是拆船人的光荣使命,更是拆船人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日本、韩国将造船能力向中国转移,国内造船业有准备但不充分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分工,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正在不断地深化。各种产业向最具资源禀赋优势的国家和地区相对集中,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也是促使世界经济能够保持平稳持续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研究世界造船业近百年的历史,就可以发现一条明显的演变规律,即世界造船中心由西方国家逐步向东方国家转移。当前世界造船产业的转移,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韩国同欧洲争夺霸主地位一样,产业转移的方向已经开始转向中国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从国际船舶市场发展的趋势看,当前的日本和韩国造船企业虽掌握了先进的造船技术,但迫于日益高昂的劳动力价格和日益紧张的造船用地,促使他们一方面在技术研发上下功夫,提高造船效率,保持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则是加大在中国、越南等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力度,以期利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和土地优势,转移部分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9.
华晨 《海运情报》2004,(10):35-35
韩国光阳港为了成为与生产密切相关的附加值物流的产业据点,正在积极推进码头及其腹地园区的开发,将把以出口为目的的制造业吸引到腹地园区,使这里发展成为综合的出口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10.
跨世纪船舶科技领域之浅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新型船舶向大型化、高速化、专业化发展;船舶监控向信息化、网络化、节能化发展;船舶航行技术向操作自动化、驾驶集成化发展的船舶科技发展趋势和高新技术应用的发展动向,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21世纪船舶运输研究的重点领域、重大研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作者根据在上海2000科技论坛上的主导发言整理而成。本文分析了制约我国船舶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阐述了船舶产业的技术创新目前的主要方向,并就推动船舶产品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提出了若干建议和见解。  相似文献   

12.
李彦庆 《船舶》2023,(4):1-18
海事工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是全球控制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大势所迫,也推动了海事工业产业的转型升级。联合国自启动气候变化议题以来,国际海事界一直在寻求通过结合技术、运营和市场这3种措施,推动减排问题的根本解决;与此同时,有关海上防污染的主题内容不断丰富,立法推动下的新技术应用正促进整船解决的“绿色方案”日臻成熟。产品端理念与方法的快速变化,正日益影响着船舶设计、制造与营运的全过程,并已扩展到以碳足迹全生命周期视野下的供应链管理。该文旨在分析总结过去十几年来海事立法重点、行业技术创新、重要热点以及未来影响产业发展的若干重大因素,围绕海运替代燃料转型这个关键问题,从产业竞争与技术发展的角度,提出行业顺应绿色低碳发展的方向、重点与策略。  相似文献   

13.
杨燕  蒋启 《船艇》2007,(3B):34-37
1.我国船舶涂装市场快速发展 我国船舶涂装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我国船舶工业开始承造出口船舶,较系统地引进了国外先进造船工艺、方法和标准,使船舶涂装技术领域发生了极大变化,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先进的涂装技术和管理模式就替代了落后的“敲铲油漆”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4.
微机新技术在机舱监测系统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机舱的监控设备经多年使用后备件耗尽,技术状态老化,若设备全部更新或到原设备制造厂定制配件都需大量资金,现实中往往难以实现。而利用原设备中的可用资源,在原设备的基础上,用最新技术对其进行改造,则是一种很好的技术更新措施。本学院在对自动化机舱实验室改造过程中,利用PLC、PC以及最新的微机网络、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将20世纪80年代初期水平的自动化机舱监测系统改造成为具有20世纪90年代末期先进水平的机舱监控设备。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与时俱进的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也是中波公司再创新辉煌的世纪。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柴油机设计和制造技术取得了飞速的,柴油机的应用场合不断扩大,性能越来越好,并且,柴油机的燃油耗和机油耗也得到了明显的降低。但是,在过去的20世纪中,柴油机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却是比较严重的。当人类迎来拯救和恢复自然环境的21世纪时,各国柴油机制造商都纷纷推出各种降低柴油机排放的新措施,以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对柴油机排放的要求。现对有关柴油机制造商针对降低排放问题已采取或将采取的措施作一简单的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03,(11):16-21
随着“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宏伟目标的提出,如何使我国船舶工业在10到15年时间内快速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造船产量虽仅次于日本韩国位居世界第三,但造船份额仅占世界的9%,整体造船水平也仅相当于国际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水平,更谈不上拥有自己的品牌船型。在每年的新船订单中,散货船订单一支独秀。前不久,中国正式推出了原创性优选型散货船船型设计,开始打造中国品牌。  相似文献   

18.
许加榜 《水运技术》2001,21(2):44-45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21世纪的航运业无疑是高度技术密集型和资产密集型的行业,远洋船舶必将向大型化,集装箱化,智能化,高科技化方向发展。因此,对船舶操纵者和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必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航运业发展很快,但和世界上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要使我国在21世纪激烈的国际航运市场竞争中取得优胜,成为航海强国,航海院校必须培养符合市场需求和’95STCW公约要求的船路操纵者和管理者。  相似文献   

19.
从市场趋势,工业格局,竞争对手,竞争规则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迈向21世纪的世界船舶工业总态势,并主要根据日本的调研结果介绍了今后世界船舶科技的主要发展方向和部分重点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0.
张文爽 《珠江水运》2003,(6):12-14,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珠江航运干线地区产业结构性的调整,以及该地区化工工业及其相关加工工业的迅速发展,化学品的运输需求日益增长,促进了珠江航运的运输结构性调整,散装化学品船舶运输已成为珠江内河运输的又一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