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峰 《汽车运用》2008,(10):21-21
汽车使用的汽油和柴油等燃料,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然而,石油这种矿物燃料是不能再生的,用一点就少一点,总有一天会被用完。据科学家们预计,目前世界上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将于2040年左右被采尽。因此,汽车将会出现受到“饥饿”的危险,人类将面临着能源的挑战。从另一方面来说,石油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化工原料,可以用来制造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等。把石油作为燃料烧掉了,不但十分可惜,而且还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在未来几十年的战略机遇期内,我国能源发展的目标是构建可持续能源体系,其中的重点是实现石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石油产业发展过程中,从健全和完善石油产业市场方面看,改革石油规制和价格形成机制已是当务之急,可以将建立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作为改革推手。  相似文献   

3.
财经纵横     
有消息透露,中国政府正筹划设立石油稳定基金以稳定石油供求,最快年内可出台。有参与起草计划的专家建议基金规模为1,000亿美元。石油稳定基金若出台,将可能是社保基金之外,中国又一“巨无霸”基金,其对中国石油供销、储备和中国经济的影响将十分巨大。目前,挪威、伊朗、俄罗斯等国家就设有石油稳定基金。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初石油燃料仍将是汽车的主要燃料。本文对世界和中国的石油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在21世纪的前十年国内石油产量将稳定在1.6~2.0亿t/年,石油进口量将达到0.5~11.0亿t/年。中国石油供给受民办石油价格的影响将愈来愈大,世界经济、政治、军事的动荡对中国石油供应的影响也会加大。  相似文献   

5.
欧洲和日本鉴于二战的教训,缺油的日子不好过,于是将石油税定得高高的。高油价推动了节油车的发展。汽车公司认为汽车越大获利越多,便宣传大就是美,反对石油涨价。结果是由阿拉伯人来提高石油价了。  相似文献   

6.
全球石油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再加上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2007年6月4日原油价格为66.21美元/桶),已对传统的石油燃料发起挑战。美国是石油最大消费国,60%石油需进口,而2/3石油用于交通工具,因此开发新能源来替代石油成为全球发达国家也是美国的重要内容。美国总统布什于2006年1月31日发表国情咨文,表示在未来20年里,美国从中东进口石油将减少75%。  相似文献   

7.
《经济导报》2006,(4):33-35,37,38
石油供应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作为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石油供应将在本世纪出现萎缩,这将会使许多种交通方式由于油价过于昂贵而变得不可持续。由于中东地区政治形式的恶化,许多国家希望降低对该地区石油进口的依赖。  相似文献   

8.
《经济导报》2010,(1):12-12,10
据挪威石油理事会(NPD)消息,今年挪威原油(包括石油和天然气)产量预计将下降至236亿立方米石油当量,2009年的产量为2.386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9.
电动汽车,由于其污染小、噪声低,属于绿色环保汽车,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据有关报道,全世界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350亿吨,而世界每年的石油消耗量为35亿吨。也就是说,再过40年,我们将没有石油可使用,即便再有新的石油被探明,估计也不会很大。因此到40年后,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汽车,因为没有燃料而不能行驶,燃油汽车将进入历史博物馆。这不仅会使世界的运输业陷入瘫痪,而且,还会引起大批的人员失业,其带来的灾难是无法想像的。  相似文献   

10.
石油天然气     
《经济导报》2007,(2):1-1
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石油天然气工业正是如此。我们不可能确定碳氢化合物将来的储备,以及是否能满足未来能源的需求。我们不知道明天的炼油厂将变成什么模样,但我们能充满信心地预知一些设想和理念,它们将描绘出未来炼厂的样子。上述内容我们将在本期《石油天然气》中着重介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已超过1800万辆,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任一些大城市,每年的增量高达20%之多,世界上污染最为严重的10大城市,我国就占了7个,而造成城市污染的罪魁之一就是汽车尾气。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人们对提高城市空气质量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物已成为政府和社会的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我国是一个能源匮乏的国家。据统计,我国石油产量仅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2%,自1993年开始,成为纯石油进口国。2000年我国的石油进口量高达7000万吨。按照目前的汽车增幅,到2005年我国石油进口量将超过1亿吨。所以,我国不能走两方国家汽车工业的老路,而要从国情出发,发展电动汽车将是我国汽车工业的一个突破口。所以发展电动汽车在我国将是最具前途的产业,具有极强的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12.
《经济导报》2009,(2):94-95
2009年4月14日,现今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石油公司之一:英国石油公司庆祝了其100岁生日。但该公司出身却并不显赫。1901年,英国企业家威廉诺克斯达西获得了波斯西南部的石油独家开采权(该投资项目占用了其全部的资产),此后,他将开采权转让给了1909年成立的英国波斯石油公司。1908年5月26日初次发现了石油:一年内,英国石油公司-或更确切地说,英国波斯石油公司成立。  相似文献   

13.
陆刚 《汽车情报》2004,(36):7-11
目前我国进口原油中有30%被汽车消耗,截至8月底,我国石油进口量达7600万吨,预计到年底将达到1.2~1.4亿吨,预计到2020石油需求量将达到4亿吨,而我国石油产量只有1.6~1.7亿吨左右。与此同时,到2003年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400万辆,  相似文献   

14.
最近,国际能源机构(IEA)称,全球石油需求将出现1981年以来最大年度降幅,2009年石油日需求量将减少256万桶,至8320万桶。 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原油价格与经济复苏之间正在构成脆弱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1、石油:全球石油已探明储量为12000亿桶、1630.3亿吨(2006年世界能源统计公布)。按2005年开采量计,可开采40.6年;预计未探明石油潜在储量可达9380亿桶;预计21世纪中期石油产量将达到顶峰(包括油沙、超重油、气变油、生物油、油母页岩等),本世纪后期将进入高油价期。  相似文献   

16.
从去年开始,中国进军海外石油领域的步伐大大加快,继与壳牌,道达尔等国际石油巨头合作开发油田之後,今年4月21日,中俄又在北京签订了中俄石油领域合作政府间协定。5月、8日历经13年的等待,备受瞩目的中俄原油管道工程终於全部启动建设。俄总理普京曾表示,有关修建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至中国支线的协议,将为东西伯利亚石油销往东方创建“稳定和可靠的市场”。  相似文献   

17.
透明的地球     
《经济导报》2007,(2):36-42
每个石油公司都企盼在比较复杂的地质条件下能够将油田面积和深度有所增加从而采出更多石油。为达到此目的,地震成像技术已经成为完成石油勘探开发和采油项目酊决定性因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经济导报》2010,(2):111-111
该一年两次的大会将于九月在里约热内卢的里约会议中心举行。 自1982年第一次大会之后,展览和大会一起促成了里约热内卢的“巴西石油之都”的美名。实际上,里约州集中了该国80%的石油产量,以及约50%的天然气产量。  相似文献   

19.
石油时代以后的汽车及能源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全世界石油储量的估计认为,全世界的石油资源还能供人类使用40年左右,也就是就是说,不到21世纪中叶,燃用石油的汽车时代将结束,为此提出,从现在起就应对石油时代以后的汽车,即非燃用石油的汽车,如燃用天然气等代用燃料汽车,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等进行研制开发,其中电动汽车是最有前途的,由于电动汽车等非燃用石油的汽车需要有充足的电力能源等作保证,所以又对核电力,太阳能电力,氢燃料能源,生物能源等提出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成为继美国之后又一个严重依赖中东石油的大国,对能源的巨大需求已经和正在逐渐映现能源危机,不可靠的能源供应和能源对外过度依赖将严重遏制我国的经济发展规模和国际战略地位。我国的能源问题必须做出果断、大胆、独立和创新改革。日前,科学界正在探讨多种未来能源技术,世界发达国家的科研和生产实践已经证明氢能是摆脱对石油依赖的最经济有效的能源,氢能将是主宰未来世界的主要能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