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桥梁钻孔灌注桩基础有其广泛的适用性,如对于深基础的施工,能方便地穿过软弱土层,把建筑物的作用力传递到深层坚实的地基上,化水下施工为水面施工,实现机械化施立等,因而被广泛采用。特别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河网上,钻孔灌注桩的桥梁基础更为广泛,它促进了我省桥梁建设迅猛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侯斌  张旭  林福宽  赵文恺 《公路》2023,(5):166-170
随着科技发展,水下机器人技术逐渐从海洋探测领域发展应用到水下结构检测领域,为解决桥梁水下结构的检测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桥梁桩基的检测和日常安全管理等均具备十分巨大的应用前景。归纳和分析了水下机器人的关键技术要点,介绍了水下机器人在水下结构领域的检测应用现状,梳理了水下机器人在桥梁桩基检测应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结合技术发展,对水下机器人在桥梁水下桩基检测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港珠澳大桥桥长22.36 km,水下服役环境复杂,为提高对大桥水下结构设施服役状态的检测能力,设计无人船水下综合检测系统。研发智能化无人船平台、水下机器人系统、水下地形地层检测设备、船/岸异构无线通信系统、多源数据融合及三维可视化系统等关键模块。应用无人船水下综合检测系统在大桥处开展水下检测工程实践,获取水下结构关键部位表观状况、桥墩承台外形特征和周边冲刷情况、人工岛斜坡堤结构及周边冲刷情况、隧道顶部回淤状态等信息。检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安全、可靠、高效,实质性提高了跨海集群设施水下维养检测水平,解决了目前跨海集群设施水下检测手段单一,检测数据独立,可追溯性、交互性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前,汽车已由单品种、大批量生产发展到多品种、多系列生产,今后将逐步发展到个性化定制生产。把这些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汽车产品数据合理地组织与管理起来,使它们及时、准确地向加工、采购等各环节传递和延伸,并以此数据基础来满足不同客户对汽车不同的配置要求,这已成为汽车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要课题,即BOM成为信息系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某黄河特大桥10号墩处水文和地质条件复杂,传统检测方法难以进行水下基础的运营状态检测,结合水下基础环境条件与检测需求,基于多波束三维声呐成像技术对其进行了全面检测。采用多波束三维图像声呐检测水下基础冲刷情况,多波束测深侧扫声呐检测河床地形地貌情况,多波束二维图像声呐检测基础外观状况。检测结果表明:大桥运营22年来,10号墩水下扩大基础在水流作用下迎水面的冲刷最大深度为1.35m,背水面的局部淤积最大深度为0.52m,符合河流冲刷规律,该桥的水下基础状态良好。多波束三维声呐成像技术检测桥梁水下基础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一款产品能够维持十年的畅销不是一件易事,更重要的是,它依靠的不是低廉的价格而是一个响亮的名字。这就是雅阁带给我们的十年传奇。 十年的国产销售,使雅阁拥有了自己良好而稳定的车主群体,而也正是由于这个群体的存在,将雅阁的魅力传递给了更多人,就像水面上层层荡漾的涟漪,一波接着一波,一圈连着一圈,雅阁的车主群体也随着六代、七代、八代的不断推出,层层壮大。  相似文献   

7.
吴明  建明 《汽车知识》2008,(3):15-15
每当逢日内瓦车展时,瑞典的Rinspeed设计公司都要推出一款惊世骇俗的概念车。今年也不例外,一种能潜入水下10米的敞篷跑车向人们亮相。这款潜水跑车以莲花跑车为蓝本,但它把内燃式发动机拿走了,改换成三台时机,其中一台用于在陆地上行驶的动力,两台用于在水下时的驱动力。这款名为“sQuba”的潜水跑车在水面上的最高行驶时速为6公里,水下最高时速为3公里,在陆地上的最高时速则达到120公里。  相似文献   

8.
机组进水闸门起吊钢丝绳长时间侵泡在水中,靠近水面和水下的钢丝绳长期没办法维护,锈蚀严重,钢丝绳断裂概率加高,为避免钢丝绳断裂造成机组无法运行,现将快速门吊点加高改进,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消除了因设备无法维护带来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9.
《当代汽车》2007,(8):110-111
蔚蓝天空,金色沙滩,轻轻海风,悠悠碧海,潜入海底与鱼儿们亲密接触,享受水下的五彩世界。说到炎炎夏日里的休闲娱乐,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妙的呢?走,潜水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公路隧道》2010,(1):21-21
代表当今中国水下隧道建设最高标准、国家“863”课题示范工程的南京长江隧道,其左线隧道于2009年5月20日上午贯通、成功冲出江心洲洞口。预计今年右线隧道也将贯通,其后将进行半年左右的内部装修和设备安装。隧道将于2010年6月份通车。南京长江隧道位于长江大桥和三桥之间,南起河西滨江大道,北至浦口新市区,全长3032m,设计为双向6车道,通车后从主城区到浦口新市区仅需10分钟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