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船舶减振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降低艉部激励引起的桨—轴—船体振动辐射噪声成为我国现阶段船舶声隐身的紧迫任务。[方法]针对船舶艉部激励耦合振动噪声问题,从船舶螺旋桨激励力特性、桨—轴—船体耦合振动噪声特性及其控制方法 3个方面对当前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进行综述,[结果]得到了船舶艉部激励与桨—轴—船体系统振动噪声的映射关系,并提出了针对低频振动噪声的控制方法。[结论]在此基础上对在螺旋桨非定常力测试、艉轴承摩擦诱导振动机理和桨—轴系统横向振动控制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采用调整结构形式和敷设阻尼涂料2种措施降低船舶某居住舱室的振动与噪声收效甚微的问题,尝试采用船用浮动地板进行减振降噪,浮动地板原理、浮动地板构成、浮动地板施工工艺、测试方案和测试结果等5个方面进行阐述,验证船用浮动地板的减振降噪效果。运用浮动地板后,经过专用仪器测量,振动和噪声情况得到极大改善,对其他舱室的减振降噪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二年10月27日至30日在江苏省清江市召开了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振动噪声学组第四次学术年会。出席会议代表98位,来自全国46个单位。会上宣读论文44篇。会议专题讨论了轴系横振、纵振以及轴系校中计算的学术问题。随着当前造船工业的发展,出口船舶数量剧增,轴系振动成了船舶设计、生产与检验中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因而这次学  相似文献   

4.
船舶低噪声设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动力装置引起的机械噪声是影响船舶舒适度、船舶电子设备可靠性、船员工作环境的最主要噪声源,也是船舶水下辐射噪声的主要噪声源之一。随着船舶动力装置向高功率密度方向发展,船舶的噪声级越来越高,简单的振动噪声处理已难以满足其噪声和振动限值的要求。为了研究控制船舶机械噪声,提出了船舶低噪声设计方法,建立了全船振动噪声评估及控制方法的设计流程。并以某型船舶低噪声设计为例,通过实船测试,验证了船舶低噪声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可靠性和规范性。该方法可适用于各种低噪声船舶的设计中,如物探船、游船、火车渡船等。  相似文献   

5.
在船舶航行过程中,由于设备长时间运行出现振动的情况从而产生噪声,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威胁船舶航行安全。为了有效解决船舶低频振动噪声,保障船舶平稳、安全的运行。结合振频离散峰值特征对船舶低频振动噪声的自动控制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船舶设备振动频率范围,对船舶设备振动噪声控制算法进行完善,从而获得船舶振动噪声响应特征数据,并根据振动噪声计算结果对船舶设备低频振动噪声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以达到保障船舶设备运行稳定性,提高船舶安全的设计目标,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证实,船舶低频振动噪声的自主控制方法可有效控制船舶设备振动产生的噪声,保障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所属船舶结构应力学组、波浪载荷及动力响应学组、结构振动学组和疲劳与断裂学组于1979年12月24日至27日在上海金山宾馆联合召开了建组及第一次学术交流会。参加四个学组会议的共有41个单位、136名代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和船舶力学委员会均派领导成员出席会议,并在会上讲了话。会议还邀请复旦大学欧阳鬯副教授作了第二届国际非线性计算力学会议情况和  相似文献   

7.
魏朝辉  王帅  闫福刚 《航海》2022,(2):38-44
介绍某船舶在设计建造过程中的振动噪声控制,分析其噪声与振动指标,并对船舶噪声与振动控制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同时参照相关标准,对噪声与振动水平进行评价,为相关船型的噪声与振动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水下噪声专业学组和《中国造船》编辑部联合举办的第九届全国船舶水下噪声学术会议 ,于 4月 1 9日至 2 2日在苏州举行。全国船舶水声学界的专家 5 0余人欢聚一堂 ,潜心研讨水下噪声的学术问题。他们当中有年逾古稀的学界耆宿 ,也有将及而立之年的科技新秀。会议宣读和交流学术论文 5 0余篇 ,不少论文作者深入探讨了水下噪声的热点问题 ,许多论文展示了近年来在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和进展。与会的专家欣喜地看到我国船舶水声学界后继有人 ,具有深厚的潜力和后劲 ,深信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必将不断取得…  相似文献   

9.
船舶的噪声振动已经变成影响船舶正常航行的关键因素之一。船舶上的噪声振动频谱可以用来判断船舶上电子设备系统的运行情况,可以为预测设备故障提供相应的依据。监控船舶上的振动噪声特性,可以对船舶上的声场情况进行预报,因此船舶的在线式振动监测通讯网络系统在船舶的自动化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研究了CAN现场总线在船舶在线式振动监测系统中的应用,提出船舶在线式振动监测通讯系统的解决方案。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我国振动监测系统的研究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1987年9月中旬,上海船舶设备所和兴华(香港)有限公司,在上海联合举办了为期两天的“振动技术研讨会”。参加会议主要有船舶科研设计、生产、院校及有关冲击,振动试验机和检测仪器生产厂近40个单位、70名专家和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1.
以某船舶的噪声振动控制为目的,探讨了船舶结构声学设计技术。针对某船舶机舱结构,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运用FEM/BEM方法,对比了不同设计参数下的船舶振动响应和水下辐射噪声声压级。通过调整机舱段结构参数,避免船体结构共振的发生,确定了低噪声设计方案。模型试验表明,振动传递特性的计算值与试验值有很好的一致性,所建立的船舶振动噪声预报模型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2.
载流管路在舰船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振动对于船舶设备安全以及船舶噪声大小都有较大影响。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MFX模块,对流固耦合作用下载流管振动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通过振动测试实验对Ansys仿真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二者的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保证船舶能符合船级社及国际组织对船舶振动与噪声控制的要求,在设计阶段必须对船体进行振动与噪声分析和预报。以某大型船舶为研究对象,采用声固耦合法和附加质量法对其船体振动情况进行计算分析,采用统计能量分析(Statistical Energy Analysis,SEA)法对其舱室噪声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为准确地模拟船体振动与舱室噪声,满足工程预报的要求,对船体振动与舱室噪声预报相关的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代船舶设计大型化、专业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要求下,振动噪声设计面临激励力增大、专业化需求增加、智能化要求提高和结构刚度降低等挑战。通过总结和评价船舶全生命周期振动噪声设计研究现状,按振动噪声分析、振动噪声监测评价和振动噪声控制治理的设计顺序综述船舶结构中振动噪声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旨在为相关设计人员与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保障船舶安全、稳定、舒适地运营。  相似文献   

15.
采用有限元(FEM)和边界元(BEM)相结合的方法对船舶水下辐射噪声进行研究。首先根据船舶的实际情况建立三维结构有限元模型,包括船体结构、压载、主要动力设备及其隔振方式等;然后结合实船测试的柴油发电机组、推进电机机脚振动和轴系中间支撑基座振动数值,以及船模试验得到的螺旋桨脉动压力,计算获得流固耦合下结构的响应;最后将船体外壳水线以下结构响应作为约束条件,通过边界元方法对水下辐射噪声进行计算和分析。对船舶设计阶段水下辐射噪声初步评估方法进行修正,同时与水下辐射噪声实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修正后的计算评估方法计算准确性较高,能进一步提高设计阶段水下噪声的评估精度,可以为船舶水下辐射噪声控制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可江 《江苏船舶》2013,30(2):27-29
随着船舶工业的不断发展,振动噪声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对减振降噪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船舶在主机、螺旋桨及环境等众多激励的作用下,会产生结构振动。剧烈的振动可以影响船舶结构安全性和船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寿命,同时对人员舒适性有很大影响。为此,一方面要在船舶设计阶段进行振动噪声预报控制,另一方面要在交船航行时进行振动噪声测量评价。结合"海洋石油610号"工作船,对交船过程的船体结构振动和舱室噪声测量方法与评价依据进行详细的描述,为船舶振动噪声测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孙化栋 《世界海运》2009,32(3):67-67
随着船舶大型化、高速化的发展,其振动和噪声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对船员的生活、工作甚至心理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柴油机是绝大部分船舶的推进主机和发电机原动机,是船舶的心脏,也是船舶最大的噪声源,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船舶柴油机的振动与噪声是船舶噪声控制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针对船舶结构振动噪声频域预报方法存在计算规模大、求解效率差和易出现"峰值遗漏"等现象的不足,本文基于波动理论,提出了船舶结构振动噪声时域预报方法,形成了船舶结构振动噪声时域预报方法流程,并辅以相应的数值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船舶结构振动噪声时域预报方法可有效解决频域分析方法存在的计算规模大、求解效率差和易出现"峰值遗漏"等现象的不足,提高了预报效率和精度,可为船舶结构振动噪声预报评估提供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9.
马乔一 《船舶工程》2017,39(9):8-10
本文采用有限元(FEM)和边界元(BEM)相结合的方法对船舶水下辐射噪声进行研究。首先根据船舶的实际情况建立三维结构有限元模型,包括船体结构、压载、主要动力设备及其隔振方式等,然后结合实船测试的柴油发电机组、推进电机机脚振动和轴系中间支撑基座振动数值,及船模试验得到的螺旋桨脉动压力,计算获得流固耦合下结构的响应,最后将船体外壳水线以下结构响应作为约束条件,通过边界元的方法对水下辐射噪声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对船舶设计阶段水下辐射噪声初步评估方法进行修正,同时对比水下辐射噪声实船测试结果,计算准确性较高,修正后的计算评估方法能进一步提高了设计阶段水下噪声的评估精度,为船舶水下辐射噪声控制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康伯霖 《中国造船》2004,45(4):90-90
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暨船舶阻力与性能专业学组、船舶推进与空泡专业学组、 船舶操纵性专业学组共同主办,由船舶推进与空泡专业学组挂靠单位海军工程大学一系承办的2004年 船舶水动力学学术会议,于2004年9月25日至26日,在武汉市云都宾馆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