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针对快速公交系统(BRT)的运行特点和BRT专用车道的病害,借鉴国内外薄型沥青混凝土经验,提出了BRT的设计级配,并确定了该级配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通过室内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以及车辙试验等检测了该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运用到实际BRT专用车道改建工程中。路用性能的实地检测表明该混合料满足规范要求,为以后BRT车道的改扩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析了乌鲁木齐市BRT系统运行慨况及特点,通过对乌鲁木齐市BRT专用道的调查研究对其路面结构受力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以乌鲁木齐市BRT4号线Ⅰ期工程的设计方案为例,对BRT专用道路面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市政道路工程中,快速公交BRT站台车道停车点较为固定,车辆刹车、启动频繁,容易在车道上造成剪切推移、车辙、坑洞等病害。因此,破损后养护材料的选择极为重要。试验及实际应用表明,添加抗车辙剂的改性SBS玛蹄脂SMA-16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较SBS改性SMA-13性能显著提高,更能满足BRT专用车道定点停车位铺装的薄弱点道路维养要求。  相似文献   

4.
沥青路面的车辙变形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合料在高温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引起的,山区长上坡路段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是在交通荷载长时间作用、高温和重载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通过对贵州地区高速公路路面车辙病害问题的调查,分析了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产生的原因,对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形成机理和解决措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重载交通、坡度、低速行驶是导致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对于山区高速公路长上坡路段的路面结构设计需要从车道设计、沥青混合料设计、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等方面进行单独设计,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结构的抗车辙能力,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BRT专用车道的定点停车位作为铺装的薄弱点,若铺装层的高温动稳定性不足将造成该处形成剪切推移、车辙等病害。以贵阳市中环路为背景,对BRT专用车道站台段钢桥面铺装的四个方案进行比选,并选取热拌式沥青混凝土作为实施方案,经验证效果良好,可为国内外的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武汉市城市道路交叉口路面车辙成因,既有客观因素,如行车荷载、自然环境、材料特性,还有主观因素,如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结合交叉口路面的车辙成因特点和路面结构设计要求,划定了交叉口车辙处治范围,提出了双层改性和添加抗车辙剂的路面结构,辅以降温、标线移位等措施延缓交叉口路面车辙。  相似文献   

7.
运用无单元Galerkin方法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深度进行了计算,分析了路面的不同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和中面层模量及厚度对路面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在半刚性路面模型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节点布置方案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半刚性路面的抗车辙性能较好,荷载和不同的中面层材料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车辙能力有较大影响。因此,为了有效地防止车辙的产生,应该在路面设计时对中面层的抗车辙能力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8.
基于车辙的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采用粘弹性方法,建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大型商业化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中面层结构对路面抗车辙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荷载条件下不同的中面层结构和材料对沥青路面抗车辙能力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防治车辙的产生,应该在路面设计时对路面结构中中面层的抗车辙能力进行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9.
高等级道路沥青路面车辙的控制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我国级道路沥青路面结构的具体特点提出了车辙的控制指标--容许车辙深度。通过行车安全性分析和专家咨询,在参考国外标准的基础上, 初步建议了我国高等级道路沥青路面的容许车辙深度范围。根据对于材料性能以及路面结构组合的分析,确定了衡量沥青料抗车辙能力的指标以及防治车辙的路面结构组合原则,并相应地提出了有效的车辙防治措施。最后,建立了一种以车辙深度为控制指标的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贵阳市中环路BRT系统的设计要点和建设情况,包括:技术标准、专用车道、专用车站等,并且对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贵阳中环路BRT系统作为山地城市BRT建设运营的一个典范,在走廊选择、线形标准取用、车站与地块衔接设计、交通组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宇 《交通科技》2014,(1):72-75
在对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及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按照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理论加大抗车辙沥青路面的厚度,并通过采取多级嵌挤密级配设计法进行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设计和掺加抗车辙剂的方法对胶结料进行改性,从而综合提升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绥牡高速公路长大纵坡的工程应用实践表明,在加大沥青层厚度和优化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基础上,可以使路面获得良好的抗车辙性能和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2.
BRT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国BRT专用道路面大部分采用沥青路面。在建设使用早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早期破坏。这不仅对社会、交通造成了交通影响,也在经济上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BRT专用道路基路面的早期损坏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文针对BRT专用道沥青路面出现的早期破坏进行分析,积累经验,为其他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该文在全面分析快速公交BRT(Bus Rapid Transit System)系统组成特点基础上,针对大同市交通拥堵问题,研究BRT系统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提出大同市BRT线路远期、近期布局构想,以及相应的BRT设计方案,为各城市寻求适合自身要求的BRT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不足所致,仅依赖改性沥青的粗型密级配沥青面层将无法满足路面抗车辙要求.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各种外加剂后,对其动稳定度进行比较、分析,表明该方法是提高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延长城市快速公交系统(BRT)站台铺装层的使用寿命并提升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抗疲劳性能,同时满足不中断交通的需求,提出了“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短剪力钉+预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板+TPO(薄层环氧抗滑铺装材料)”的复合桥面结构及装配化施工工艺。以成都二环线高架桥BRT站台为工程背景,设计了BRT站台铺装层快速维修方案,通过有限元分析确定了最优方案,并开展了BRT站台钢桥面维修改造试验段的实施。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10 mmUHPC灌浆料+50 mm预制UHPC板+10 mmTPO为最佳方案,维修方案的剪力钉受力性能、UHPC抗裂性能均满足结构受力需求,且具有较大的安全储备,改造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常见疲劳敏感细节的疲劳性能显著提升。结合试验段实施提出了涵盖UHPC板预制、原铺装层处理、预制UHPC板安装和磨耗层与沥青接缝施工4个流程的城市BRT站台铺装层维修施工工艺,为同类型公交站台铺装层维护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厚度计算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的首要任务,结构层厚度会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结构的受力特性及使用寿命。应用SHELL设计方法的BISAR3程序,系统分析各结构层厚度变化对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路受力特性以及路面结构疲劳寿命的影响,阐述了面层、基层、底基层厚度对并重载交通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的影响规律。通过参数的敏感性分析计算,给出了重载交通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的预测模型,有利于合理选择路面结构层厚度,做到工程造价与使用寿命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7.
SMA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通过足尺路面加速加载试验系统,对SMA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与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SMA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抗车辙能力,而中面层沥青混凝土是沥青路面车辙的主要贡献者,仅仅加铺一层SMA沥青混合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沥青路面的车辙问题,需要加强对各层沥青混合料的综合设计。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抗车辙剂与武岩纤维这2种外加剂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抗车辙剂1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与基质沥青、单掺抗车辙剂、单掺玄武岩纤维的酒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单掺抗车辙剂能显著提升基质牺青的高湿性能,单掺玄武岩纤维能显著提升基质酒青的低湿性能,而抗车辙剂1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酒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湿抗裂性、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均较2种外加剂单提时有所提升。因此.抗车辙剂和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能明显提升沥青混合料的路性能,在实际I程中可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9.
该文首先在对城市道路交通组成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新的地下道路轴载换算标准,然后利用疲劳等效原则,确定路面结构轴载换算方法。应用ANSYS力学分析软件分析了复合式路面结构AC、CRC模量及AC层厚度对AC层底拉应变、CRC板底弯拉应力和复合式路面层间剪应力的影响。然后提出了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的设计方法,并建立较为系统的设计步骤和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