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室内试验,评价了SBR,SBS胶乳对乳化沥青蒸发残留沥青三大指标以及微表处混合料耐磨耗能力,抗车辙能力和抗裂能力的显著改善效果。通过某高速公路微表处养护工程的使用情况观测,验证了微表处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可有效修复车辙,改善路表功能和防止路表水下表,但使用效果受原路面状况影响较大,可以用作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  相似文献   

2.
赵志强  李豪 《路基工程》2016,(2):114-117
在调研广东地区高速公路养护工程表层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检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中的横向力系数指标,从初始抗滑性、抗滑耐久性、抗滑稳定性三个方面,评价微表处、AC16、Novachip的抗滑性能。结果表明:抗滑性能优劣排序为Novachip AC16 微表处。  相似文献   

3.
微表处对防止路面松散、延缓路面老化、提高路面摩擦和弥补路面微小的缺陷有着良好的效果,在路面养护工程中得到广泛的运用.然而,现有设计指南中评价微表处路用性能的试验手段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影响了微表处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本研究采用"轮胎驱动式路面功能加速加载试验系统"为基础试验平台,对添加不同改性乳化沥青的微表处混合料进行室内加速加载试验,研究微表处混合料性能变化规律,并定量评价沥青类型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成果对推动微表处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原材料选择、混合料设计、埯工和使用情况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沈哈高速公路铁岭段微表处养护罩面工程。通车1年的使用情况表明,微表处层抗滑性能和密水效果优良,与原路面粘结牢固,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路面平整度,可以满足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段辉林 《公路工程》2015,(2):25-29,33
采用拌合试验、粘聚力试验、小型加速加载试验以及室内噪声测试试验,研究了TLA掺量对微表处混合料施工性能、长期使用性能以及降噪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LA掺量增加,微表处混合料拌合时间增大,30 min和60 min粘聚力提高;添加TLA可显著改善微表处混合料的抗永久变形能力和疲劳性能,同时TLA的加入可降低路面噪声污染,最终推荐了TLA微表处混合料的最佳TLA掺量为1.5%~2.5%。  相似文献   

6.
论微表处在石安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园 《公路》2006,(11):198-201
通过在石安高速公路施工的近50万m2的微表处路面,论述了微表处的技术特性及施工工艺,并通过观测验证了微表处稀浆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可有效修复车辙,提高抗滑性能,防止水损坏,起到预防性养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微表处作为一种新型预防性路面养护技术,以其耐磨、防水、抗滑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相较于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其噪声较大的特点也逐渐暴露,且目前关于微表处噪声室内试验的方法研究较少。因此,该文使用较为常见的湿轮磨耗仪对微表处的噪声情况进行分析,选用粗、中、细3种级配微表处混合料,分别测定其等效声级,并将等效声级结果与微表处混合料构造深度建立联系,结果表明:构造深度越深,混合料级配越粗,微表处噪声水平越高。此外,通过外掺40目橡胶粉的方法降低微表处混合料的噪声,试验结果显示所掺胶粉对中级配微表处噪声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针对沥青砼在长期使用后出现的高温车辙、疲劳开裂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微表处混合料预防性养护及修补技术,并对其配合比进行了设计,对其路用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微表处混合料相比,高弹微表处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抗变形能力、低温抗开裂性能,在常规沥青路面、桥面铺装养护及其他特殊路面、钢桥面铺装领域均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微表处技术作为国内高级路面养护的一种新技术,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污染小,开放交通快等优点。该文结合微表处技术在杭宁高速公路路面养护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了微表处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问题,介绍了施工工艺过程。结果表明,采用MS-3型混合料配比进行现场施工控制是可行的,并通过了实践检验。  相似文献   

10.
微表处技术是一种可以提高路面整体性能的养护技术。通过对微表处处理后的实体工程使用效果测试,结果表明:微表处可有效防止路表水的下渗,并且抗滑性能显著改善。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微表处性能趋于稳定状态,从而可以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并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李彦斌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233-235,M0024
为了比较SBS改性乳化沥青与橡胶粉改性沥青在微表处技术路面养护中的效果差异,通过对两种改性材料含量的筛选与控制,得到了两种改性材料在与沥青混合后的指标,选取其中指标结果较好的掺量范围:SBS改性剂掺量取3%~7%左右,橡胶粉最佳掺量为10%~15%左右。并且通过试验对两种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做出评价,得出:SBS改性沥青材料作为路面材料在微表处技术中的车辙性能更优,而橡胶粉沥青材料作为路面材料在微表处技术中的抗滑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普通微表处混合料抗裂、抗车辙、耐久性不足及抵抗重交通能力差等问题,将一定量聚丙烯纤维加入普通微表处混合料中,对其配合比和路用性能进行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纤维微表处混合料中纤维的最佳掺量为0.1%,最佳油石比取7.2%;纤维微表处混合料在最佳油石比7.2%下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及抗松散性能;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采用纤维微表处混合料维修后,路面的平整度得到显著提高,构造深度与摩擦系数也得到提高,路面抗车辙能力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微表处的应用实例,对微表处施工技术进行阐述,从原材料选择、混合料设计、施工及注意事项和微表处使用情况等方面介绍了微表处在高等级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14.
基于拌合试验、粘聚力试验、低温SCB试验、加速加载试验以及驻波管法室内噪声测试试验,研究了再生料掺量对微表处混合料施工性能、抗裂性能、长期使用性能以及降噪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再生料掺量的增大,微表处混合料拌合时间增大,30,60 min粘聚力减小;添加再生料可改善微表处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性能,再生料掺量越大,微表处混合料抗永久变形能力越差,城市道路微表处降噪的技术手段可考虑混合料中添加再生料,以增加材料的弹韧性而降低微表处路面的振动噪音。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17,(7)
微表处技术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主要技术手段。文中通过黏结力试验、湿轮磨耗试验等,测定不同的水泥用量下纤维微表处混合料的可拌和时间、成型速度、耐磨耗性及水稳定性等性能,研究水泥用量对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可以为纤维微表处混合料的优化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公路》2021,66(6):340-344
采用MS-Ⅲ和MS-Ⅳ两种级配,将不同掺量的再生料添加至两种级配的微表处混合料中,之后再进行微表处混合料的技术性能试验。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再生料微表处混合料的用水量和用油量小于新微表处混合料;再生料微表处混合料的黏聚力低于新微表处混合料。为使微表处结构更紧密,黏聚力增加,并提前开放交通,可用吨位较大的胶轮压路机碾压路面。  相似文献   

17.
微表处在重交通高速公路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广东省粤赣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实际情况,对微表处技术的原材料选择、混合料级配设计以及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通过对路面工后1个月内连续使用性能的检测和分析,证明微表处在开放交通后最初的1个月内处于不稳定状态。最后对本工程的成功应用进行了总结,可为微表处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微表处是路面维修养护的一种施工工艺,它能够有效的提高公路路面的平整度、抗滑和耐磨性,从而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养护费用。因此在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工程中广泛应用。将结合具体的高速公路养护实例,探讨微表处施工技术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19.
依托JZN高速公路微表处抗滑专项养护工程,在室内原材料检测及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对微表处的使用状况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跟踪调查,并对施工前后微表处的路面状况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微表处可显著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提高道路营运安全;可降低路面破损指数,增加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但在改善平整度方面则十分有限。在JZN高速公路抗滑专项养护工程中,微表处技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开发了"轮胎驱动式路面功能加速加载试验系统",并以该系统为基础试验平台,对不同级配类型的微表处进行加速加载模拟试验,对不同级配微表处混合料的抗滑和抗剥落性能进行定量评价。所得结论对微表处混合料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