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山西交科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金5 000万元,拥有员工143人,教授级高工2人,高级工程师12人,工程师28人。拥有建设部颁发的公路交通工程专业通信、监控、收费综合系统工程资质。是山西省人才密集、设备优良、综合实力雄厚的交通机电工程研发施工及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单位。公司研发中心致力于交通行业智能交通产品和软件的技术研发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山西交科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金5 000万元,拥有员工143人,教授级高工2人,高级工程师12人,工程师28人。拥有建设部颁发的公路交通工程专业通信、监控、收费综合系统工程资质。是山西省人才密集、设备优良、综合实力雄厚的交通机电工程研发施工及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单位。公司研发中心致力于交通行业智能交通产品和软件的技术研发工作,提供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超限检测、隧道火灾预警等智能交通整体解决方案。研发中心拥有一批在智能交通、通信工程、软件工程  相似文献   

3.
《山西交通科技》2015,(1):91-92
<正>山西交科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金5 000万元,拥有员工143人,教授级高工2人,高级工程师12人,工程师28人。拥有建设部颁发的公路交通工程专业通信、监控、收费综合系统工程资质。是山西省人才密集、设备优良、综合实力雄厚的交通机电工程研发施工及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单位。公司研发中心致力于交通行业智能交通产品和软件的技术研发工作,提供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超限检测、隧道火灾预警等智能交通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正>山西交科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金5000万元,拥有员工143人,教授级高工2人,高级工程师12人,工程师28人。拥有建设部颁发的公路交通工程专业通信、监控、收费综合系统工程资质。是山西省人才密集、设备优良、综合实力雄厚的交通机电工程研发施工及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单位。公司研发中心致力于交通行业智能交通产品和软件的技术研发工作,提供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超限检测、隧道火灾预警等智能交通整体解决方案。研发中心拥有一批在智能交通、通信工程、软件工程以及自动化等专业领域的技术人才,是一支专业而创  相似文献   

5.
<正>山西交科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金5000万元,拥有员工113人,教授级高工2人,高级工程师14人,工程师23人。拥有建设部颁发的公路交通工程专业通信、监控、收费综合系统工程资质。是山西省人才密集、设备优良、综合实力雄厚的交通机  相似文献   

6.
《山西交通科技》2014,(6):F0003-F0004
<正>山西交科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金5000万元,拥有员工143人,教授级高工2人,高级工程师12人,工程师28人。拥有建设部颁发的公路交通工程专业通信、监控、收费综合系统工程资质。是山西省人才密集、设备优良、综合实力雄  相似文献   

7.
<正>山西交科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金5000万元,拥有员工113人,教授级高工2人,高级工程师10人,工程师23人,拥有建设部颁发的公路交通工程专业通信、监控、收费综合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8.
《山西交通科技》2006,(4):F0002-F0002
山西交科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金800万元。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发的公路交通工程专业通信、监控、收费综合系统工程资质。是我省人才密集、设备优良、综合实力雄厚的交通机电工程施工及其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单位。  相似文献   

9.
《山西交通科技》2006,(2):F0003-F0003
山西交科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金800万元.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发的公路交通工程专业通信、监控、收费综合系统工程资质是我省人才密集、设备优良、综合实力雄厚的交通机电工程施工及其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单位。  相似文献   

10.
《山西交通科技》2006,(1):F0003-F0003
山西交科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金800万元,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发的公路交通工程专业通信、监控、收费综合系统工程资质。是我省人才密集,设备优良,综合实力雄厚的交通机电工程施工及其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单位。  相似文献   

11.
《山西交通科技》2012,(3):F0003-F0004
山西交科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金5000万元,拥有员工113人,教授级高工2人,高级工程师10人,工程师20人。拥有建设部颁发的公路交通工程专业通信、监控、收费综合系统工程资质。  相似文献   

12.
“交通7+1论坛”第十一次会议围绕“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的创新与发展”主题展开,回顾了交通运输在历史上的发展阶段,以及综合运输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系统工程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的必然性,介绍了系统科学与综合交通运输的融合,以及交通仿真、系统动力学、决策支持系统、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究方法、人工系统等的应用,探讨了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平台开发等任务,并对北京公共交通的发展进行了案例分析。对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的创新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城市交通》2006,4(4):93-93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以下简称广州交通所)成立于1986年,是全国大城市中率先正式成立的交通规划研究机构,下设交通规划、交通工程、信息模型、市政工程、综合五个业务部门,现拥有一支近40人的多学科多专业、  相似文献   

14.
由北京交通大学和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联合发起的中国交通高层论坛创办于2005年。论坛以中国的综合交通问题为对象,邀请政府、高校、研究机构和产业各界专家,从加强综合交通运输理论和系统交通理论的探索,构建和完善综合交通体系,推进交通运输领域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交通运输一体化管理体系,协调交通运输系统的布局,  相似文献   

15.
创办于1986年的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是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下设的一个全国性的综合交通学术团体。学会是由从事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或相关专业的工程、管理、科技、教学和企业等部门单位,以及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学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旨在总结学会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交流城市交通、智能交通、交通建设、交通规划以及高级人才培养的经验,并确定学会2007年的任务。本次论坛共安排了三个专题: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理论创新、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科技创新、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企业创新,与会专家们就这三个专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为2008奥运会提供一流交通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北京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内容,即两大系统,智能化交通指挥调度系统和现代化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并详细论述了其中的八个项目。各项目以动、静态交通信息和交通管理业务为对象,以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交通工程技术等ITS技术方法和系统工程方法为手段,实施交通指挥调度、交通综合信息管理、交通警务管理、交通业务管理的自动化和高效率;最后对系统完成后的运行效益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7.
小城镇交通存在交通拥堵严重、交通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需要进行交通整治和资源整合。小城镇交通整治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停放车、交通管理四大系统,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交通规划、交通工程、组织管理等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思维是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发展的前提和根本。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认识交通运输系统现代性特征和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的引领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加快综合交通立法步伐,可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奠定制度基础。本次论坛以“新时期系统工程与交通运输 的理论融合与实践”为主题,对系统思维、系统工程相关概念与内涵进行了梳理。深入分析了新时期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特点和趋势,以及新一代航运系统的技术体系,提出了铁路网高质量发展 的方向与着力点,介绍了交通系统立法的现状、需求及未来重点工作,分析了智慧民航系统建设的总体路径和场景,以及系统科学与智慧城市交通融合的内容、场景及方法。最后,分析了综合交通的内涵及未来研究方向,并介绍了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期刊的发展举措。  相似文献   

19.
由北京交通大学和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联合发起的中国交通高层论坛创办于2005年.论坛以中国的综合交通问题为对象,邀请政府、高校、研究机构和产业等相关领域专家,从加强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理论与方法的探索,构建和完善可持续的综合交通体系,推进交通运输领域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交通运输一体化运行体系,优化交通运输系统布局,加快交通枢纽与通道建设,协调国家能源战略与交通发展战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是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级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原为季刊,自2005年起变更为双月刊。2004年被国家科技部评定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5年被“万方数据一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本刊是面向交通运输系统工程、综合交通、智能交通、信息工程等学科的理论研究、应用实践以及高科技开发应用的综合性多学科期刊.她以传播新技术、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为宗旨,坚持深度与广度、理论与应用、引进与创新相结合的方针,努力反映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智能交通与信息等领域的最新成就,并密切注意世界交通运输科技前沿的发展动向,积极宣传交通运输与系统工程等新兴学科的理论和思想,鼓励不同观点的争鸣。本刊设有如下栏目:决策论坛、智能交通系统与信息技术、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论坛、电子商务与物流系统、交通工程、案例分析、人才培养、交通短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