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球     
《中国远洋航务》2009,(7):16-17
马士基:合并旗下品牌 A.P.穆勒-马士基集团6月5日在哥本哈根总部宣布,到9月7日,旗下的供应链管理业务品牌马士基物流(MaerskLogistics)与货代业务品牌德高货运(Damco)将合二为一,合并后的新品牌将使用德高(Damco)这一名称,业务范围将涵盖两个品牌现有的供应链管理以及货代领域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2.
《世界海运》2009,32(1):59-59
诺德英物流(中国)有限公司(NGE LOGISTICS(CHINA) LIMITED)是运用现代物流理念为客户提供国内外贸易物流管理服务、物流IT服务及货代服务的专业化物流公司。NGE致力于打造第四方物流专业品牌,为客户提供最佳的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供应链IT解决方案以及全方位的物流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集装箱化》2007,18(3):36-36
2007年2月8日,A.P穆勒-马士基集团旗下的马士基物流宣布在香港参与创建世界级供应链创科中心(SCIC),协同伙伴包括思科、麦德龙集团、电讯盈科及其他5家业界知名企业。  相似文献   

4.
董娜 《集装箱化》2001,(10):24-26
货运代理企业不是供应链中的节点,它只是服务于供应链.但是它的存在能使货主(或进出口商)与供应链的其他节点(运输、仓储、保管等)联接密切,同样也能使货物在供应链上顺畅流动.它与所服务的供应链的各个节点相互连接,也同样形成一张网.只是货代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不存在货物的供求关系,只是服务的供求关系,因此可以将这种关系网称之为"服务供应网".服务供应网的管理理念类似于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因此货代企业在经营业务过程中可以借鉴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和思想,例如双赢思想、业务外包以及ECR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5.
《水运管理》2010,32(9):12-12
近日,荆艺软件在上海召开“荆艺软件2010供应链管理平台KSP3.0产品发布会”。 KSP3.0物流供应链管理平台采用纯BIS架构,无需安装客户端,订单中心、客户关系管理(CRM)、海运货代管理、船代管理、空运货代管理、报关管理、保税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堆场管理、贸易管理、销售分销管理、消息平台、单据管理、结算中心、财务管理、资金管理、决策支持中心等系统模块将企业运作中的信息资源整合在一起,降低交流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和准确性,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与监控,为综合物流企业提供业务财务一体化平台。  相似文献   

6.
丁力 《海运情报》2005,(11):15-15
AP摩勒集团的马士基物流与电脑设备大型开发商IBM共同开发成功可以跟踪海上集装箱的RFID(IC卡)。其目的是为了管理供应链管理(SCM)而跟踪集装箱和记录箱门的开闭情况,但将来可用于美国的港口安全认证。现在正在进行实证实验,预计明年初将进行销售。  相似文献   

7.
物流     
《中国远洋航务》2007,(6):93-94
科威特物流公司购入广东海运货代;俄罗斯将铺设新输油管道;Petronet拟与Gorgon达成LNG供应协议;马士基与IBM签署IT外包服务合约;中韩俄日8月实现“一日物流”  相似文献   

8.
《舰船科学技术》2007,29(2):13-13
全球3D技术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解决方案的领导者DS于2007年3月13日在上海宣布,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将会在其全公司范围内实施DS的DELMIA Process Engineer(DPE)软件。基于此项覆盖整个集团的协议,大众将在其旗下大众、奥迪、斯柯达和西亚特品牌的所有生产基地部署DPE,实行策略性装配规划。此举将会提高公司规划的可靠性,缩短规划时间以及降低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9.
大兼并、大震撼--航运业巨无霸马士基兼并铁行渣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斌  洪林 《世界海运》2005,28(5):27-29
近些年,世界顶级航运企业的合并兼并已是屡见不鲜:1997年4月新加坡东方海皇收购美国总统轮船;1998年6月日本邮船兼并昭和海运;1999年4月日本商船三井兼并NAVIX;1999年7月挪威威廉臣与瓦伦尼斯合营;就连马士基海陆与被收购前的铁行渣华,也是经历了一系列的并购重组,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但是当2005年5月11日,丹麦马士基宣布将通过支付23亿欧元(约30亿美元)收购铁行渣华-劳埃德,还是让世界航运人士大跌眼镜.英国著名海运日报《劳埃德日报》(Lloyd's List)称:“这是在集装箱运输领域迄今为止最大和最富有挑战性的一次交易,将会造就一家世界最大的航运巨头,其规模将是排名第二的竞争对手两倍多.”对于这次突如其来的收购,人们相当震惊,虽然此前曾有消息称马士基有意收购铁行渣华,但直到5月10日,铁行渣华还对外宣称“不能保证两者合并是洽谈的必然结果”,第二天却突然与马士基双双发表声明称协议已经达成.8月1日,马士基宣称已经全部履行了并购合同中的约定,股份的认购也进行完毕,至此,令整个航运界震惊的丹麦马士基收购铁行渣华-劳埃德成功运作了.  相似文献   

10.
国际动态     
马士基韩进4月调高运费马士基和韩进海运日前分别发表声明,由4月1日起调高集装箱船亚欧线运费至每标箱300美元。集装箱船供求失衡严重影响运费,马士基航运行政总裁高尔汀亦已计划将25艘集装箱船闲置,占船队总运力约8%。此外,马士基旗下亚洲至北欧和地中海地  相似文献   

11.
张向辉编译 《中国船检》2011,(6):J0014-J0014
马士基执行总裁Nils Andersen日前表示,由于LNG业务将不再作为马士基的核心业务,马士基打算卖掉其LNG船队,只要价格可以接受就行。  相似文献   

12.
姜伟 《中国水运》2007,7(3):230-231
本文分析了国际货代业务中诚信管理的重要性,提出加强国际货代企业诚信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施索仁这7年     
<正>航运业或许从此少了一个施索仁,但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强大的马士基。2023年1月1日起,柯文胜(Vincent Clerc)接替施索仁(S?ren Skou)担任马士基首席执行官,施索仁正式退休。1983年就加入马士基的施索仁,至今已在马士基效力整整40年。其中,担任马士基油轮公司首席执行官11年,担任马士基航运首席执行官4年,担任马士基首席执行官近7年。  相似文献   

14.
2013年6月18日,马士基航运公司(Maersk Line)、地中海航运有限公司(MSC)、法国达飞海运集团就东西向航线上组建名为P3网络的长期运营联盟(CMA CGM)达成协议.2013年6月18日,马士基航运公司(MaerskLine)、地中海航运有限公司(MSC)、法国达飞海运集团就东西向航线上组建名为P3网络的长期运营联盟(CMACGM)达成协议。  相似文献   

15.
修造船     
《中国远洋航务》2009,(8):79-79
中欧货代物流企业洽谈会将任巴摩罗那举办由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CIFA)和世界货运联盟网络组缄WCAF)主办的以“一对一洽谈”为特色的中欧货代物流企业洽谈会(以下简称中欧洽谈会),将于2009年10月25日至28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市世界贸易中心举办。中欧货代物流企业洽谈会是CIFA与WCAF在中国地区连续成功举办六届“中外货代物流企业洽谈会”以来第二次在中国以外地区举办的行业专业眭会议。选择欧洲主要取决干中欧贸易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近期全球航运业最大的新闻莫过于丹麦航运巨擘马士基集团日前正式宣布,将旗下马士基石油天然气公司(Maersk Oil and Gas)以74.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能源巨头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Total SA),交易以换股及债务转让方式进行.根据协议,道达尔将转让9,750万股,或已发行股本3.8%予马士基,价值49.5亿美元;此外,道达尔还将承接马士基石油公司25亿美元的短期债务.该项交易还需要等待丹麦能源部的监管批准,预计于明年上半年完成.这笔交易的达成,意味着马士基集团在将石油及相关业务切割分离的规划上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7.
《集装箱化》2008,19(9):25-25
2008年8月7日,沪甬两地国际集装箱堆场(仓储)发展研讨会在宁波市召开。沪甬两地交通运输行业协会领导及两地国际集装箱堆场(仓储)委员会负责人和企业代表参加会议,交通运输部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上海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宁波市交通(港口)局、宁波市港航管理局、宁波市公路运输管理处的有关领导及上海市船东协会、上海市国际货代行业协会、驻甬船公司代表、  相似文献   

18.
《航海》2008,(1):45-45
福建国航远洋运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国际、国内沿海及长江中下游普通货物运输、船舶管理、船代、货代、船员培训、煤炭经营等业务。目前,该公司拥有15个全资子公司、3个合资公司,总资产约20亿元,总运力超过100万吨,纳税超亿,是全国十大海运企业之一。该公司承担中国国电集团10多家沿海沿江火电厂煤炭运输,年运量已达2000多万吨(2010年前年运量将达到5000万吨)。  相似文献   

19.
《水运管理》2011,33(8):38-38
由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简称货代协会)和世界货运联盟(简称WCAF)主办的第八届中外货代物流企业洽谈会(简称洽谈会),将于2011年9月26—29日在上海浦东展览馆举办。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对WTO承诺的落实,当国际货运代理巨头TNT、UPS都与中国当初的合资伙伴分道扬镳而成为其竞争对手之时,国内众多的中小货代企业开拓国际业务显得更加困难。2005年6月9~11日,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CFA)和WCA物流网络有限公司在大连举办的第二届中外货代物流企业洽谈会,为中小货代企业接通了通向世界的“网络”,以促物流之通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