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以探讨铁路中间站调车安全保障措施为目的,以铁路中间站的特点为基础,分析了铁路中间站调车事故的成因,提出了适于保障铁路中间站调车安全的管理体系,并对管理体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论证,最后总结论文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旅客列车中间站停站方案是以实现中间站上、下车旅客无换乘或少换乘为目标,而编制的部分或全部直达旅客列车或快速旅客列车组织方案.为分析研究城际铁路旅客列车中间站停站方案,通过对城际铁路客流与城际铁路旅客列车的归纳分类,总结出编制列车中间站停站方案的客流组合法,并给出旅客列车在中间站停车次数的决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双线铁路中间站多速度等级列车越行方式多样性和相邻列车间隔时间适应性,建立了基于改进概率分析法和组合权重法的到发线数量配置模型.基于相邻列车到达间隔形成的越行条件概率,研究了多个列车到达间隔形成的越行条件概率F(t″),又通过对运行列车组分布特性的相关系数γ取值绝对值化,提出了改进概率分析法,分析了不同越行工况的发生概率;考虑列车越行、列车作业时间因素对到发线数量配置的影响,通过数形结合思想,得出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的到发线数量;综合考虑越行工况的主客观影响,建立了基于加权权重偏差取极小值的组合赋权模型,得到双线铁路中间站到发线数量.通过调研铁路中间站验证了该方法既能准确确定越行工况发生概率,从而判断越行难度大小,又能考虑工程投资、运输组织等,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同时,参数扰动反映了速差和高等级列车开行对数对到发线数量配置敏感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铁路站场设计方案对工程投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以长荆铁路设计为背景,阐述了在新建铁路设计中,铁路接轨点、技术作业站、车站规模等站场设计方案对工程投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刘世峰 《交通科技》2004,(4):111-113
从铁路合宁线及合武线接轨站的设计入手,从车流、相邻疏解布置及反向运行进路等方面探讨接轨站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市郊铁路在中国的发展较为滞后,现在越来越突出的城市问题迫使大城市寻求向外发展,市郊铁路也逐渐被一些城市重视并纳入规划中.车站的站间距规划与设计也是市郊铁路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内容,在中国以往市郊铁路建设时,车站根据经验设置而导致运营后客流吸引不足,不能满足市郊通勤需求.合理的站间距对市郊铁路运营后的社会经济效益至关重要,过大站间距使得沿途乘客乘坐不方便,站间距过小则会增加旅客在途时间.市郊铁路主要功能是将远郊乘客快速运送至市区,因而时间是其考虑的重要因素.论文以乘客出行时间为目标,建立模型,求出市郊铁路合理站间距的范围,得出结论是当车站站间距为2.5~5 km时,有利于减少乘客出行时间.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客运专线站前与站后接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系统梳理了接口设计的工作内容和设计专业,并结合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接口设计实例,明确了站前与站后接口设计的具体内容、预埋位置、设置标准和要求,对接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铁路建设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新一轮的高铁车站规划设计逐步引入了站城一体化的发展理念,更加重视“站”与“城”的空间联系、交通联系,这给高铁站房的规划设计提出了全新的问题。归纳梳理了铁路车站4.0时代高铁车站的特点,分析了在站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下,高铁车站各种客流的交通特征、发展趋势,以及规划建设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充分考虑箱流的中转方案,研究铁路集装箱运输动态服务网络的设计方法。以总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构建了铁路集装箱运输动态服务网络设计的线性规划模型。根据模型特点,采用Benders算法进行求解,将问题分解为服务网络设计的主问题及箱流分配的子问题,通过计算子问题的对偶模型不断产生主问题的割平面,由此进行迭代求解。为克服算法收敛速度慢的缺点,在主问题模型中添加有效不等式,使主问题更加紧致。以北京、郑州等集装箱办理站构建的运输网络为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算例结果表明,对于求解大规模的集装箱运输动态服务网络设计问题,改进后的算法运行46 s得到优化解,GAP为1.56%,未改进的Benders算法运行相同时间后,GAP为45.17%,改进策略的运用有效提高了计算效率; 所得服务网络的总成本比所有箱流均采用直达运输模式服务网络的总成本减少了20%;与现有集装箱班列开行方案相比,优化后的班列发车时段、开行频率在满足运输需求的同时,保证了各组箱流能在规定运到期限内送至目的站。   相似文献   

10.
从城市规划、铁路集装箱运输的特点以及工程造价等方面,对浦东铁路集装箱结点站的站址进行研究比选,并提出了浦东铁路集装箱结点站选址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1.
何旭龙 《路基工程》2017,(1):174-178
预应力管桩以桩身强度高、承载力高、穿透力强、施工方便、节能环保等优点,在公路、铁路、市政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以中化泉州铁路专用线石化站软基处理为研究对象,在收集相关地质勘查资料的基础上,查明沿线软土分布特性及成因,从预应力管桩的单桩承载力及沉降计算、方案设计、施工效果分析三方面探讨预应力管桩在铁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预应力管桩在铁路软土地基处理中能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新菏线增建二线长东黄河大桥是并行于1985年建成的新菏线长东黄河大桥的又一座河铁路大桥,由东、西引桥和正桥组成,全长12748.5m。经桥位比选的结果,采用并行于既有桥和利用桥上黄河桥会上站站线作为二线桥梁一部分的桥位方案。修建在领近既有桥30.0m至6.0m线间距处。介绍了桥位比选,设计中的几个技术问题和总体设计。特别是领近戏有桥的基础设计,可供类似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侯德军  刘鹏 《路基工程》2012,(3):124-126
按照常用铺面结构类型,并结合武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箱场及道路铺面设计特点、主要原则及主箱区铺面设计要求,分析论述了混凝土铺面的结构、设计参数、流程,以及铁路集装箱站箱场、道路铺面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国家铁路局发布《铁路线路设计规范》(TB10098-2017)和《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TB10099-2017)行业标准(以下简称"线规"和"站规"),自2017年12月1日起实施。铁路线路设计在铁路工程设计中起着主导和统筹各专业设计的总体作用;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系统性强,且与各专业联系紧密。两项规范是铁路设计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5.
介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分布情况与特点,铁路路基设计原则,防止多年冻土热融的工程措施,以及有关环境保护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1月9日,中铁隧道集团承建的长株潭城际铁路湘江隧道左线全线贯通,标志着国内地下火车站最多的铁路长株潭城际铁路施工取得重大突破,全部地下车站完成"无缝对接",为全线开通运营奠定坚实基础。中铁隧道集团长株潭城铁综合Ⅰ标线路全长14.72 km,线路东接城际铁路长沙站,西至雷锋大道站。线路设计5个区间、4个地下车站。线路经由长沙市芙蓉、开福、岳麓3个主城区,下穿京广铁路、湘江大堤、银盆岭大桥、近30座加油(气)站和高压线塔等  相似文献   

17.
郑杰 《车时代》2008,(7):228-233
喜欢回忆的在左边,追求现代的靠右站,想去桃花源的站中间……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的特点,对城际铁路设计中需要引起注意的线路走向和站点分布、列车速度目标值的选择、与城区内轨道交通的衔接、联络线以及车站设置要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隧道建设》2013,(11):F0003-F0003
宜万铁路东起鸦宜铁路花艳站,西至达万铁路万州站,途经湖北宜昌、长阳、巴东、建始、恩施、利川和重庆万州七个市(县、区),全长377km,全线共有隧道159座,桥梁253座,正线桥隧占线路总长的74%。  相似文献   

20.
某铁路以路基形式在沙坪镇特大桥下穿川南城际铁路,两条铁路在穿越区域同期建设,为从设计源头消除路基形式铁路对穿越桥梁形式铁路的附加水平应力影响,基于有限元软件,在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下,对桥梁桩基的附加水平应力问题进行研究,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铁路荷载对同一承台下的桩基影响存在差异,应力重分布与荷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