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阴离子乳化沥青应用中储存稳定性问题,采用光学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及储存稳定性测试仪等试验仪器,分析原材料、制备工艺及储存环境对自制阴离子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乳化剂、稳定剂和消泡剂掺量分别为3.0%、0.1%和0.1%,皂液配置温度40 ℃、沥青温度130 ℃,剪切时间90 s时,制备的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较好;微观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乳化沥青粒径较小,分布较为均匀,储存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针对微表处用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皂液pH值影响乳化剂的溶解和分散效果,对应条件的最佳pH为2.0;稳定剂能够增强沥青的流动性和储存稳定性,最佳掺量为0.2%;随着乳化剂掺量的增加,沥青标准黏度逐渐降低,掺量为2.0%时的黏韧性和韧性最大;国产SBR胶乳改性剂最佳掺量为2.5%~3.0%。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自制乳化剂JK1的表面活性、乳化性能,并对制备的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结果表明自制乳化剂JK1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制备的乳化沥青稳定性好,与石料裹附均匀,拌合时间适宜,总体性能稍好于进口乳化剂,可应用于稀浆封层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和易性及早期强度,将常用的SBR改性乳化沥青升级成为SBS改性乳化沥青,依据现有冷再生技术规范对乳化沥青性能进行试验,将以乳化剂为突破口,旨在制备出满足规范要求且分散和存储稳定的SBS改性乳化沥青。采用混合料拌和与马歇尔试验对四种乳化剂制备的乳化沥青进行拌和过程、空隙率、稳定度、冻融劈裂和残留稳定度检测,确定慢裂快凝型乳化剂A为最优乳化剂;而后针对此乳化剂,以乳化剂的用量和改性剂掺量为变量,对筛上剩余量、标准黏度、1d存储稳定性、5d存储稳定性、蒸发残留物的针入度和软化点和5℃延度等关键指标进行试验研究。其结果将用于SBS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沥青路面技术的结合料制备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改性乳化沥青破乳时间难以量化评价的不足,采用不同类型的细集料与改性乳化沥青制备了改性乳化沥青胶浆,运用龚帕斯模型分析了其黏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准确评价改性乳化沥青破乳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改性乳化沥青胶浆初始黏度较低,随沥青破乳时间的增大而不断增大,最后趋于稳定;当集料粒径相同时,花岗岩改性乳化沥青胶浆的黏度最大,玄武岩胶浆的黏度次之,而石灰岩胶浆的黏度最小,但黏度增长速率基本相同,符合生长曲线的特征;龚帕斯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胶浆黏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15%;当根据龚帕斯模型建立的沥青破乳评价指标值为0.97~1.00时,胶浆黏度变化趋于平稳,此时改性乳化沥青已经完全破乳;反之,也可以根据黏度试验结果计算龚帕斯模型参数,预测改性乳化沥青破乳时间。  相似文献   

6.
比表面积和填料干压空隙率是评价矿粉性能的两个指标,矿粉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好坏。通过对沥青胶浆进行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等试验,从比表面积和填料干压空隙率的角度分析矿粉粒径大小与混合料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同粉胶比时,沥青胶浆的软化点随着矿粉粒径的减小而增大,而延度、针入度则随着矿粉粒径的减小而减小;矿粉粒径相同时,沥青胶浆延度与针入度随着粉胶比的增大而减小,沥青胶浆软化点随着粉胶比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保证沥青层层间具有足够的剪切强度是保证沥青路面具有良好整体性的根本措施。基于3种粘层油(SS—1h,CRS—1,Trackless),拟定3种粘层油用量、2种路表清洁状态和2个正压力水平,阐述了采用旋转压实仪成型两层(下层AC—16、上层AC—13)试件的方法。采用MTS万能材料试验机检测试件的层间剪切强度,试验温度25℃。结果表明:压力为0时,路表污染时层间剪切强度均小于路表清洁状态;正压力为0.14 MPa时,相反。随着正压力的增大,沥青层间剪切强度增大,且在路表受污染状态时正压力对沥青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较路表清洁状态更为显著。在0.15~0.70 L/m2粘层油用量范围,随着粘层油用量的增加沥青层层间剪切强度单调递增,且粘层油洒布量为0.70 L/m2时沥青层层间剪切强度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大于0.15 L/m2。不同粘层油种类层间剪切强度大小顺序为TracklessSS—1hCRS—1,且Trackless粘层油沥青层层间剪切强度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大于CRS—1。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改性乳化沥青的实施工艺路线,通过乳化剂的选择与沥青性能的检验及对路面强度指标的检验上综合论述,提出最优工艺流程,改善了改性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的破乳和成型时间,体现了操作简单、效果好、经济节省等优点,保证了慢裂快通车。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公路养护作业内容、不同的材料使用、不同的气候条件对乳化沥青的理化指标要求是不同的,我局研制的FH-1型阳离子乳化剂和FH-1型复合添加剂经选配后,能改变乳化沥青的破乳时间,从而适应了不同的公路养护作业对乳化沥青的要求,本根据本地区实际使用的情况,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实际操作方法的介绍及使用成本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CRTSⅠ型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毛细吸水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CRTSⅠ型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中水的迁移规律,对水在不同表面的接触角和毛细吸水质量随吸水时间的变化进行了测定,并对不同砂浆断面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EDS)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多孔材料一样,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单位面积的吸水质量与吸水时间的1/2次方成正比;CRTSⅠ型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与灌注袋界面处的"三明治"结构是其毛细吸水系数随吸水时间延长而大幅度降低的原因;CRTSⅠ型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表面打磨可形成富沥青膜层,增大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并使毛细吸水系数降低45%以上;施工时,灌注袋袋口砂浆的自然断面宜进行处理,以降低其毛细吸水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