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选择高效安全的中欧班列运输路径、管理运输风险,针对不同类型边境口岸节点延误时间特征,以威布尔分布刻画其延误时间的概率分布,并基于期望损失理论提出一种新的风险价值测算方法。将延误风险价值作为一种运输成本,构建“风险-时间-费用”综合运输成本最小的中欧班列路径效用模型。通过深度优先遍历算法求解从成都到柏林的中欧班列运输不同价值特性货物的路径选择方案。结果表明:高价值货物对延误风险更敏感,货物贬值速率对延误成本影响更小;最优路径的平均风险延误率为0.46,边境节点延误风险较高;单位货物价值为300万元时,最优路径的边境延误成本是运输运费的1.2倍。对沿线边境站点的延误风险监测与应急处理需要引起运输企业和铁路管理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网络流量分析是交通网络优化的基础,本文以中欧班列为研究对象,构建以总运输费用最小和运输时间最短为目标的双目标网络配流模型。其中,运输费用方面,考虑中欧班列与国际班轮和国际航空运输之间的竞争,采用两阶段博弈刻画区块链技术应用前后班列运价变化;运输时间方面,考虑区块链技术应用前后通关时间缩短比例以影响总时间。基于2020年中欧班列1周运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区块链技术应用对网络流量有显著影响。区块链技术应用后,东通道和中通道流量分别减少2.76%和5.12%,西通道流量增加7.88%,东通道和中通道的部分货物运输任务将向西通道转移。同时,网络总运输费用降低17.08%,总时间减少8.27%,综合运输成本降低了13.08%,有利于提升中欧班列的经济效益和对客户的吸引力。本文分析区块链技术应用前后中欧班列网络流量的变化,为班列开行方案调整和网络设施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欧班列运输组织过程,本文提出班列运行效率与经济性评估方法。通过与海陆联运、航空运输等竞争方式比较,建立中欧班列的竞争力分析测算模型。考虑俄乌冲突引发的世界经贸格局重组,分析中欧班列径路及其市场空间变化。研究认为: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了欧洲端市场贸易的不稳定性,使中欧班列及中欧间其他海陆通道的运到时限均有所增加。总体上中欧班列在原通道上的市场竞争力受到一定挑战,市场空间有所收窄。欧洲局势的变化需要打造和拓展新的运输径路,其中地中海径路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在中欧班列运输新径路的打造中,应重点兼顾区域稳定性和沿线货运市场因素,以便为中欧班列运行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新运行径路下稳定的区域环境为提升中欧班列竞争力提供了利好条件,从而推动中欧班列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中欧班列开行方案单一组织开行直达班列的问题,根据国内及欧洲节点的班列开行及到达数量,建立国内、欧洲节点分级系统,并赋予各级别节点差异化的功能.在节点分级的基础上,以各高级别节点为核心进行节点分组,组内节点的货流或箱流可相互调配.设计组织开行一站直达班列、集结班列、补轴班列、混合班列4种班列,在增加OD箱流量满足率的同时减少集装箱走行公里.建立OD流量满足率最大和班列平均运行时间最小的多目标整数规划模型.根据2017年从阿拉山口站出境的西行中欧班列数据,在设定国内及欧洲节点分组阈值后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基于所提出的节点功能设计方案,中欧班列开行方案的OD流量满足率为83. 8%,班列运行时间范围为13~17天,平均运行时间为15. 5天.在保证中欧班列时效性的基础上增加了OD流量满足率.  相似文献   

5.
构建了中欧班列海铁联运网络以满足日韩货物跨国运输的市场需求;从货主角度出发,根据运输流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构建了费用和可靠性函数,以总费用最小、总可靠性最高为双目标进行0-1整数规划;根据货主对时间、费用及可靠性等3个要素的不同侧重要求,确定不同目标函数的权重,加权求和将双目标转化为单目标函数问题,采用遗传算法求解;以釜山港至汉堡的计算机电脑和快消服装2类货物运输为例,得到不同权重下的最优运输方案,并与现有海运路线进行时间、费用和可靠性对比.结果 表明:选出的海铁联运最优路径在时间、可靠性和总费用上均优于现有海运路线,并能够满足货主的不同需求;中欧班列海铁联运网络的整体可靠性强.  相似文献   

6.
以中欧班列西通道境内去程集结方案为研究对象,考虑国内集装箱班列和中欧集装箱班列两种模式,从铁路承运方的角度出发,以运输费用最小、服务匹配度最高、运输时间最短等为目标,以运量、唯一性、班列运行频率、站点、决策变量取值范围等为约束条件,构建中欧班列西通道境内去程集结方案优化模型,研究在不同的货物运量条件下,中欧班列境内去程的集结中心地点、运输组织模式及其相关变化,并采用带有Pareto集的NSGA-Ⅱ算法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目前的货运量而言,可以在成都、重庆设置中转集结站点,进行部分列车的中转集结作业;当货运量处于最高货运量的60%以下时,宜在西安、乌鲁木齐设置中转集结站点,而货运量在高于最高货运量的60%,经过西安、乌鲁木齐时,大部分列车开行中欧直达班列,部分可在乌鲁木齐进行中转集结作业。  相似文献   

7.
针对围绕中欧班列业务而产生的中小企业资金约束问题,本文考虑运输价格和运输服务质量双重需求特征,构建由中欧班列和国际货代公司组成的二级物流服务供应链博弈模型,分别求解无资金约束、银行融资、中欧融资及集中决策这4种情景下双方的运价决策和利润函数。以利润函数最大化为目标,探究货代公司自有资金、中欧班列运输服务质量对双方定价与融资决策影响的作用机理,验证不同融资模式选择的可行范围,并进行数值分析。研究表明:资金约束使得中欧班列运输价格升高,但相比银行融资模式,中欧融资模式能够提供更低的运输价格。中欧融资模式下,双方利润受货代公司自有资金的影响,只有当自有资金小于某临界值时,双方才会 选择该融资模式,且中欧融资模式下,供应链整体绩效高于银行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波动变化背景下西部陆海新通道对解决中欧集装箱货运问题的影响,本文利用中欧集装箱运输数据,以集装箱海运班轮运输路线、中欧班列运输路线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路线为选择肢,分别构建多项式Logit模型和混合Logit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探索疫情3个阶段下托运人对中欧集装箱运输的路线选择决策机制;并在疫情不同时期内,估算陆海新通道运输属性的主观值。研究结果表明:托运人对于中欧集装箱运输的路线属性在不同疫情时期内具有不同的个体异质性,货物的时间价值随疫情严峻性增加而稳步增加,延迟时间价值增加幅度先快后慢。在疫情松弛期,陆海新通道的市场分担率主要受自身运输费用和班轮的运输时间影响;疫情平稳期,主要受自身和班轮运输时间影响;疫情严峻期,主要受自身延迟时间影响。疫情时期,陆海新通道在西部省市承担的集装箱货运量比例总体持续增长且增速较快;在疫情平稳期,中西南部地区增速较快;疫情严峻期,西北部地区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基于改进托盘共用系统的托盘回收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托盘利用率,在现有托盘共用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托盘共用系统,该系统中的收货方可作为发货方利用收到的托盘发货,能减少至少两次空盘运输.以托盘回收总成本最低为目标,考虑了库存成本、库存能力、运输成本、运输能力、需求约束和供给约束因素,建立了托盘共用系统托盘回收整数规划模型和供给不确定的托盘共用系统托盘回收随机规划模型.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中欧班列与海运班轮的市场竞争受运价、时效性与政府补贴的影响.本文从班列运营企业视角,研究定价与发车间隔选择.通过分析发车间隔对班列需求和成本的影响,利用两阶段博弈研究班列和班轮的运价竞争,以及政府分别根据发送量和社会福利最大目标对班列运营企业的补贴决策,提出班列发车间隔选择策略,并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当政府根据发送量目标确定补贴时,班列企业倾向选择较长的发车间隔;当根据社会福利最大确定补贴时,若每列班列支付给铁路的固定费用较大(较小)时,班列企业倾向选择较长(较短)的发车间隔.  相似文献   

11.
若运输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发生故障,中欧班列的运输效率和货物流动会受到严重制约。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 法及灰色关联分析的多层网络节点重要性评价方法。首先,以中欧班列运输网络结构特征为基础,构建中欧班列多层网络;其次,选取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及接近中心性等多个评价指标,运用改进TOPSIS法计算节点单层网络重要度评价值,采取灰色关联分析融合得到节点综合重要度评价值;最后,利用多层网络SIR(Susceptible Infected Recovered Model)模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结果表明:本文识别出的关键节点包含中欧班列主要线路的起讫城市、境内外重要口岸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契合;采用排序前10%重要节点作为初始感染节点,SIR网络感染率在 20 次迭代后达到 97.8%,本文提出方法的网络节点感染率及传播速率均高于 BC (Betweenness Centrality)算法、DC(Degree Centrality)算法和PageRank算法等传统单一网络排序方法,即识别的关键节点对全局网络的影响更为普遍和高效。此外,根据排序结果从国家层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有助于提高中欧班列运输网络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点的合理布局存提高快递企业运营质量、改善客户服务质量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中铁快运的行业特性,建立河两区域的服务指标体系,并提出成为候选网点的基本条件,往此基础上,以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河西地区快递网络覆盖模型。文中在对现有网点布局资料分析和利州的綦础上,通过定性与定量两方面的分析给出中铁快运在河西地区网点布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主要研究了当运输时间、中转时间、客户需求和中转集拼货运量四重混合不确定因素服从随机分布时的绿色多式联运路径优化问题,运用随机优化理论,以运输成本、碳排放成本和时间惩罚成本为目标,建立混合不确定条件下绿色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通过对各子目标函数权重进行赋值,得出考虑不同成本因素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方案.探讨时间、需求和网络服务能力对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结果的灵敏度分析,发现各成本随时间变动而变化的规律和边际运输成本最小时的服务时间;当货运量形成规模效应后可降低边际运输成本;不同网络服务规模的运输路径优化结果,以及满足客户不确定需求的最小网络配置.  相似文献   

14.
主要研究了当运输时间、中转时间、客户需求和中转集拼货运量四重混合不确定因素服从随机分布时的绿色多式联运路径优化问题,运用随机优化理论,以运输成本、碳排放成本和时间惩罚成本为目标,建立混合不确定条件下绿色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模型.通过对各子目标函数权重进行赋值,得出考虑不同成本因素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方案.探讨时间、需求和网络服务能力对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结果的灵敏度分析,发现各成本随时间变动而变化的规律和边际运输成本最小时的服务时间;当货运量形成规模效应后可降低边际运输成本;不同网络服务规模的运输路径优化结果,以及满足客户不确定需求的最小网络配置.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欧班列国内网络节点城市间的竞争问题,本文从竞合博弈角度出发,考虑地方政府与平台公司两个层面的竞争与合作决策,地方政府作为博弈参与者根据社会福利最大目标制定对平台公司的补贴策略,平台公司在政府补贴下根据利润最大目标进行需求竞争,据此建立竞合博弈模型,对政府之间及平台公司之间的竞合关系进行博弈分析。通过比较完全竞争、平台公司主动合作、政府牵头合作3种情形下平台公司的需求、利润及社会福利,分析节点城市竞争与合作的最优策略,并进行数值分析。研究表明:政府牵头带动合作有益于地方社会福利的增加,但对平台公司来说并不是最优的;当平台公司与竞争对手主动寻求合作关系时,平台公司可以获得更高的需求与利润。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当竞争越激烈时,与政府牵头合作相比,平台公司主动寻求合作对平台公司的需求、利润及社会福利的影响更大,平台公司主动寻求合作的动力越大。本研究对于重构中欧班列生态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广佛同城发展由来已久,是中国城市群中同城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简要分析广佛同城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演变历程,并基于模糊大数据(手机信令数据)和准确大数据(运行监测数据)对广佛通勤交通特征进行分析。结合手机信令数据对广州南站的客流组成及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对广州南站选址偏远问题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广佛同城具有双向对等性的联系;地铁在同城化推进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拓展同城化活动范围;广州市机动车交通需求管理政策不够系统,非广佛车牌在通勤小汽车中比例超过40%,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广州南站服务的客流中广州客流与佛山客流比为7:3,与对应的常住人口规模比例相当,初步实现了交通战略规划提出的共享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