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古希腊的自然主义是西方自然法观念产生的主要原因。古罗马的立法活动和罗马法学家的思想,以阿奎那为代表的中世纪西方基督教神学,以及二十世纪新自然法学的兴起,是西方自然法观念长期存在并很有可能继续长期存在下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福建泉州拥有众多蒙元时期的带有题铭与丰富图像的基督教石刻,这些石刻是洞察蒙元时期南中国所发生的文化适应过程的独特资料。通过对泉州石刻上的的图像如十字架与飞天进行考察,以及与中亚、南印度等地出土的相似物的比较研究,可知泉州基督教团体不是简单地适应当地文化,而是选择周边文化的某些元素,并使它们与基督教的教旨与释义相适应,从而创造出一种糅合基督教、佛教和蒙古元素的特殊图像,这种融多元文化而成的宗教石刻艺术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3.
刺桐(泉州)是中世纪各大宗教之家,有着丰富的宗教遗存,其中以石刻为多,引起中外学者的浓厚兴趣。澳大利亚研究团多次造访泉州,对泉州的宗教石刻(主要是基督教石刻)进行详尽的考证。研究团成员刘南强教授首先对泉州宗教石刻存在的历史背景和收藏保护情况做了简要概述,重点介绍访问的成果主要是碑文的解读与译释情况。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中国传统体制的特殊性是中国中世纪的先进和近代的落后的共同原因.文章指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是我们当今冲破传统束缚,解放思想,促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的精神动力,从而是中华科技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从基督教文化视角审视莎士比亚的千古名剧《哈姆雷特》,摈弃以往专注研究该剧的“复仇”主题,“性格悲剧”或“生与死问题悲剧”一面,从基督教文化角度分析该剧中侧重人性善与恶的决斗主题,旨在更加全面地看待古典悲剧作品,以便挖掘其深度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了解近代科学的起源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内在史问题,而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文化问题。对科学主体以厦科学认识过程等问题的解决,是科学要独立和成熟的必要条件。其中,作为对“中世纪”观念进行彻底革命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为科学的确立提供了最为广泛的文化土壤。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科学本身就是一种人类思想活动的实践综合形式,是实证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而并不是简单的实证主义式的工具操作形式。  相似文献   

7.
福建基督教新教教会医院沿革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后,基督教会为配合传教,在福建开展医务传道,兴建教会医院.这些教会医院经历百余年的发展,在医疗设备、职员构成和经费收支等方面逐步优化;在地域上渐次由沿海向内地延伸,由中心城市向小城镇及农村拓展.教会医院的创办,在取得基督教传布迅速开展的同时,促进了西医在福建的传播与发展,丰富了福建民众的医疗卫生知识,为福建现代医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两种文化相互分离的一些现象入手,讨论了自然科学在若干问题上的作用界限,以及重文轻理和重理轻文问题,进布针对上述两种文化的整合(就社会而言)和向文理兼通境界的追求(就个人而言),作了若干独特的分析,讨论了若干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近代上海基督教慈善活动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的基督教新教宗派纷纷组建各种海外差会,带着改变异教文明的使命,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留下他们的足迹。鸦片战争后,基督教借助不平等条约开始大规模涌入中国。其间交织着侵略和反侵略的矛盾,交织着中西文化心理差异的矛盾,也曾引起中国人强烈的排外情绪。当时的现实使西方传教士们逐渐认识到要使中国社会对西方传教士及他们所传播的思想从排斥转为认同和接受,光靠宗教本身的力量是无法达到目的的,因此,从宗教理念出发,要招纳更多的基督教信徒必须通过大量的社会慈善活动来改变基督教教会、传教士及其信徒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一、近代上…  相似文献   

10.
晚明耶稣会士入华传道工作在知识分子阶层和民间形成很大的影响.耶稣会士积极与官员接触,通过与官员的私人关系进入知识分子的交际网络,在知识分子中传播新学说;同时跟从官员游宦,进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并扩展教会网络.耶稣会士注重借助教会网络来刊行书籍以传播学说,不仅大量印行宗教、科技书籍,还翻译刊行基督教文学作品,以期在读书人中间普及基督教教义和文化.艾儒略是晚明来华传道的杰出人物.他在国内的传道工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与官员、知识分子的往来,以及大量刊行书籍的工作,其中基督教文学作品在知识分子中的传播,对他的传道工作起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晚明社会的士与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晚明社会的士和科学的关系分析出发,并与近代科学产生的社会条件作比较,说明晚明社会的科学走出中世纪是相当困难的。  相似文献   

12.
通识教育背景下的科学史教育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是当今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它由中世纪博雅教育发展而来,旨在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负责任的公民。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大学课程进行设计,以建立能够适应通识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作为一门课程,科学史能够满足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要求,是通识教育不可或缺的核心课程。科学史融入通识教育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为适应通识教育要求,对科学史课程也要进行针对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爱因斯坦不仅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提出了一系列对人类科学认识活动具有启发意义的科学思想.本文介绍了爱因斯坦对于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建立科学理论的方法、科学理论的逻辑简单性、科学理论逻辑前提的“虚构特征”和物理学理论的统一性等几个方面的思想认识,并指出这些思想对于科学认识活动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然神学曾是联系科学与宗教的纽带。本文着重讨论:由于休谟与康德在哲学上对自然神学的质疑,自然神学的哲学根基遭受重创;随即由于达尔文理论的出现,自然神学的立论成为多余;本文还以当代遗传学家柯林斯所走过的心路历程来印证休谟与康德的相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智能设计论作出批驳。本文的结论是,无论是从哲学还是科学层面,自然神学在当今已难再承担科学与宗教间纽带的角色,科学与宗教间的渐行渐远将成定势。  相似文献   

15.
文章深入分析了毛泽东生命价值思想,指出在生死终极问题上,毛泽东长期坚持了唯物主义生死观,将生与死辩证地统一起来,形成了成熟、科学的人生价值思想,其思想深受中国文化和唯物史观的影响。毛泽东生命价值思想对青年更好地把握人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层面上看,也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牢牢把握这个时代的主题,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著名论断,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三步走"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十二大关系"思想、"三个文明"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科教兴国战略等一系列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史研究中比较常见的失误是对古人见解的误读。在对中国古代的时空观问题、古人的大地形状概念、月食解说、陨石成因等问题的研究上,都存在着比较典型的误读现象。辉格史学倾向对这种误读现象有一定的引发作用,而造成这种误读的主要原因则在于对现代科学知识的不求甚解和对古代相关知识背景的忽略。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使世界各国交往日益增多,联系进一步加强,并产生文化上的相互渗透和影响。事实上,各个国家,尤其是经济上处于落后状态的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正被主要是从西方发展起来的消费主义和大众文化解构,并产生文化同质化的危险。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所确定的社会秩序也被迫解构和重建。由此,全球化的际遇使中国儒家伦理文化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在把握全球化向度的前提下,揭示中国儒家伦理文化的基本精神,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就是儒家伦理文化的解构及其重建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9.
笔者列举了砼桥面铺装层病害的形式、病害产生的原因,以及现有的处理方法,同时,指出了目前对铺装层病害产生的机理认识不足,并提出了一些尚未引起注意的问题以及笔者对此的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