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奥迪轿车后轮毂轴的材料特点,用正交试验法对精车外圆工序进行了切削刀具的选材与切削用量的优化及二的最佳组合,提出该精车工序应采用YC30牌呈怕硬质合金刀片,用100m/min的切削速度和0.25mm/r的进给量,可获得较高的刀具耐用度及金属切削率。  相似文献   

2.
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稳定土拌和机以两种不同型式的刀具反转切削土壤时,其工作过程数学物理模型的各力学参数,并对最大切削为Pmax等参数作了分析讨论,最后对刀具的工作过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设计。  相似文献   

3.
针对ZL16压铸铝合金制动主缸孔的加工技术及最佳工敢参数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以工件的工序加工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以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为设计变量,切削功率、工件加工精度、加工表面粗糙度等作为约束条件的优化数学模型,采用约束随机方向法得出了最佳加工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4.
通过合理的切削加工参数对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切削试验,以表面粗糙度、微观组织变化、加工硬化为评价指标,分析了切削参数对304奥氏体不锈钢的加工表面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主要受到进给量的影响,且随着进给量的增加而增大,而背吃刀量和切削速度对其影响较小;刀具磨损对马氏体相变有重要影响,马氏体的含量与应变有关;进给量与背吃刀量对加工硬化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T接头受力复杂,易引发安全事故,为确保盾构施工安全,分析正线隧道管片弱化效应,针对主隧道特殊管片的设计施工,开展机械法联络通道刀盘切削试验,模拟始发端混凝土管片掘进切削过程,揭示刀具在不同时刻切削力的变化情况及管片、螺栓在不同工况下的内力分布规律。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刀具切削厚度、切削速度越大,切削阻力越大,混凝土裂纹扩展越严重,刀具磨损越严重;基体强度越大的混凝土,切削时混凝土板面受损越小。2)切削对同一环的螺栓影响较大,对侧边的螺栓影响较小,随着刀盘旋转推进,管片发生位移变化,螺栓连接点的位移逐渐增大。当刀盘钻出管片时,混凝土管片及内部螺栓位移逐渐趋于稳定。3)改变切削洞口管片的强度对于隧道的变形影响很小,在改变了切削洞口强度后,洞口管片所受的位移增大,但是影响量比较小,结构仍较安全。  相似文献   

6.
16—20     
本文介绍了加工蜗杆的工艺及测量方法,拟订合理的工艺路线,选择较优的切削速度,选用合适的刀具切削参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现代加工业中显著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有限元法模拟土壤深度切削时,部分单元容易发生较大的变形,网格扭曲严重,从而导致计算中断的现象,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土壤深度切削的有限元模型,分别采用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法(简称CEL法)和传统的拉格朗日法模拟了土壤的深度切削过程。通过对比发现,CEL法的切削效果更好,并与实际的切削过程更为贴近,且CEL法的切削力波动小,更为平稳。研究结果对应用有限元法模拟矿山工程、道路路基等基建工程施工及农业耕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提供了另一种模拟土壤切削过程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1 工作阻力的平均值及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力第四讲分析了土壤稳定机械转鼓切削土壤工作过程的力学规律,提出了用分段函数来描述切向分力变化规律的数学物理模拟方法.通过对这一分段函数进行曲线积分则可对转鼓切削土壤的功及功率进行预测.然而在进行土壤稳定机械实际设计时除了必须了解刀具工作过程的功率消耗外,还有必要了解工作阻力的全部特性,即这一阻力的平均值、作用点及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力.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在汽车生产中,许多小零件和标准件如管接头、轮胎螺母等是采用低碳高硫易切钢,在自动机上进行切削加工的。它们的产量大、品种多。我厂约有194种零件,采用易切钢制造。钢材的切削性能对产品的质量、产量、工具及动能的消耗有较大的影响。原设计采用A12钢,其切削性能不很好,刀具磨损严重,生产效率低,切削速度只能达到48m/min。由于汽车产量的增加,A12钢的切削性能远远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我们与冶金厂经过反复试验,于1964年研制出了低碳高硫Y15钢,转产时切削速度可达60m/min,生产效率比A12钢提高35%。但近二十年的生产考核表明,虽然都是Y15钢,但其切削性能相差悬殊,有的炉号加工时的切削速度低到40m/min,而有的则高达70~80m/min。  相似文献   

10.
苏明浩  甘雨  李洋  贾连辉 《隧道建设》2022,42(9):1628-1636
为研究掘进机直接切削钢筋混凝土管道,实现管道原位破除更新的可行性,对新型刀盘切削过程中的参数进行分析。通过力学与数学方法,从条齿滚刀切削钢筋混凝土管道机制入手,研究切削转矩的计算方法;设计刀盘试验,系统研究切削参数的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并提出管道更新掘进施工控制指导参数。研究表明: 1)刀盘全断面切削钢筋混凝土管道时,刀盘转矩与时间呈Boltzmann函数关系。2)刀盘推进速度提高,刀盘转矩呈线性增加;刀盘转速提高,刀盘转矩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3)结合刀盘切削参数与切削比能,确定8~12 mm/r为较优贯入度区间。  相似文献   

11.
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ALE算法和线性Drucker-Prager土体塑性本构模型,利用具有单元删除功能的剪切失效准则,建立盾构切刀切削土体的三维仿真模型,研究不同切削参数条件下刀具切削土体过程中土屑的流动状态和刀具切削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在不同的切深状况下,总的切削力变化并不大,但随着切深的增大,已切削土屑的分离度降低甚至不分离;随着刀宽的增大,切削力也随之增大,但土屑的流动性降低;随着前角的增大,切屑的破碎状态和流动性降低,导致堆积在切刀的刀刃处,阻碍切削的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12.
不同土层下南京长江隧道盾构施工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根据南京长江隧道盾构穿越不同土层的特点,采用理论公式、数值计算、参考类似工程参数设定等方法,研究了切口水压、推进速度、影响开挖面稳定施工参数,泥水处理相关参数以及同步注浆施工参数。该研究方法可在类似的越江隧道及城市地铁施工中加以推广应用,该施工参数可作为类似越江隧道盾构施工时借鉴。  相似文献   

13.
浸水条件下膨胀土路堑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文惠  王元汉  郑俊杰 《公路》2007,(10):96-100
降雨后土体浸湿是造成膨胀土路堑边坡破坏的重要原因。通过分析浸水条件下膨胀土路堑边坡的破坏机理,考虑膨胀力作用的特点,建立了膨胀土路堑边坡的膨胀力作用模型。结合实际膨胀土路堑边坡工程,利用有限元法,模拟分析了边坡在浸水前后及不同浸水深度时的位移场、危险滑动面和稳定系数。通过分析和比较表明:膨胀土路堑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受浸水条件的影响,浸水后的边坡不仅安全性明显降低,而且破坏具有明显的浅层性特征,故应做好坡面的防护和防水、排水措施。  相似文献   

14.
吴志峰  刘永胜  张杰  杨壮志 《隧道建设》2020,40(Z2):280-288
为研究盾构直接切削大直径桩基的可行性、评价滚刀和切刀的切桩性能、获取盾构切桩的关键掘进控制参数,进行盾构直接切削大直径桩基的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1)盾构切除大直径桩基宜采用“低推进速度,高转速”的磨桩方式,刀盘推进速度建议取3~5 mm/min,刀盘转速建议取1.0~1.2 r/min; 2)滚刀对混凝土的切削效果较好,切刀对钢筋的切削效果较好; 3)混凝土强度越高,滚刀对钢筋的切割效应越好; 4)滚刀切桩时,刀盘轴向振动作用明显,在低推进速度和低转速下,其刀盘的振动小于切刀切桩时刀盘的振动; 5)切刀切桩时,刀盘环向振动强烈,在高推进速度下刀盘易卡顿,提高转速可减少刀盘卡顿。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路面铣刨机铣刨系统参数匹配提供参考,以LXH1000型全液压路面铣刨机为对象,对路面铣刨机铣削载荷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数学解析法,研究了刀具铣削运动轨迹,建立了刀具铣削厚度及铣刨转子累积铣削厚度随铣刨转子转角变化的模型,分析了影响路面铣刨机铣削载荷的因素,并通过现场铣刨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路面铣刨机铣刨转子累积铣削厚度具有高频周期性变化的特点,铣刨转子旋转速度和刀具数量决定了铣刨转子累积铣削厚度变化的频率,路面铣刨机行走速度和铣刨转子旋转速度决定了铣刨转子累积铣削厚度的均值,但铣刨转子累积铣削厚度的周期性变化与铣削载荷的波动之间没有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16.
土质路堑边坡失稳破坏往往表现为土体位移。以重庆铜合高速公路K22+770-K22+965段路堑边坡位移预测为例,对基于灰色理论构建的土质路堑边坡位移预测灰色模型进行介绍,并将预测值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其准确度高。在此基础上建立位移随监测时间变化的响应函数,其适用性强,可作为土质路堑边坡位移预测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7.
陈健 《隧道建设》2018,38(1):110-117
由于盾构在软土地层和岩石地层的刀具切削原理和配置形式不同,对于不同地质,尤其复合地质刀盘刀具的适应性配置与磨损刀具的安全更换一直是当前大型盾构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针对武汉地铁8号线越江隧道工程及其特殊的水文地质,分析大直径泥水盾构在软土和硬岩复合地层中刀盘刀具的选型配置,创新采用复合刀盘设计理念,并开发应用常压条件下滚刀齿刀互换技术,最后针对不同地质条件给出了刀具配置方案。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延长了刀具使用寿命,提高了刀具更换效率,降低了施工风险,实现了在复杂地层隧道的顺利穿越。  相似文献   

18.
以土固土路堑边坡柔性支护技术有限元极限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某路堑边坡为例,采用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分别对无支挡、填土压坡支挡及条石挡墙支挡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及坡体变形情况进行模拟分析,从工作机理上验证了填土加固技术——以土固土的柔性支护技术对地质条件较差、坡高不大的路堑边坡的适应性,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实践表明,与传统刚性支护(条石抗滑挡墙)加固方案比较,采用以土固土柔性支护方案不仅能极大提高路堑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减少坡体的水平位移以及更好适应坡体变形,克服传统刚性支护容易造成的结构开裂、坡体变形过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袁浩峦  李云涛 《隧道建设》2017,37(Z2):254-259
汕头市苏埃通道南岸明挖隧道位于海域围堰内,围堰内上软下硬的特殊地层给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的泥浆护壁、成槽造成极大的困扰。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前期主要采用"抓—冲结合"成槽工艺;在淤泥层、砂层、全风化岩层采用液压抓斗成槽机直接成槽;在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岩层采用冲击钻机冲孔、修槽成孔工艺。单元槽段成槽时一般完成1个槽段需要20 d以上,最长1个槽段达40 d,严重影响工期进度。为了改变地下连续墙施工状况,结合类似工程实践经验,在旋挖钻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将钻头设计为牙轮钻钻头,对强、中风化岩层钻孔取芯,通过组合使用"成槽机+冲击锤+旋挖钻(牙轮钻)"后,实现了地下连续墙施工效率的极大提升。经过成槽施工方案比选、入岩墙深设计优化、孤石破碎和基岩处理工艺探讨,顺利完成了该基坑工程,积累了在该类上部淤泥下部基岩地层中地下连续墙施工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