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针对高速列车数字化仿真平台的数据来源各异,仿真输出文件非结构化,各子系统之间数据交换量大等特点,迫切需要研制一种协同仿真异构数据转换及统一数据交换接口解决方案.本文主要研究协同仿真异构数据转换与管理,提供统一的异构数据交换与访问接口.引入了数据提取的模板概念以及基于XML技术的数据转换方法,该方法将表数据和表结构分别存放于XML和Schema文件中,再解析XML和Schema文件生成元数据及SQL建表语句完成异构数据的转换.该方法使得非结构化数据到结构化数据转换的流程高效、快捷.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目前北京轨道交通各信息系统之间相互独立,数据资源共享困难的“信息孤岛”问题,提出了一种以XML作为中间交换格式,利用JMS作为消息通信工具的异构数据交换模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应用系统接入交换平台的灵活性以及平台和应用系统的松耦合,对应用系统做到最小的侵入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基于JMS和XML技术的数据交换方案,应用此方案开发的系统有可靠的数据交换能力和良好的跨平台通用性,为异构数据交换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OPC技术在智能建筑领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在介绍OPC技术产生的背景、OPC技术的应用模式、OPC接口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以广州大学城智能建筑管理系统为例,阐述OPC技术在BMS智能建筑领域的应用,研究以OPC技术作为统一的数据交换接口,以OPC方式与BMS系统集成,解决现场总线系统中异构网段之间数据交换的问题,提高系统集成中数据交换的效率。研究结论:OPC技术是一种高效、统一的数据接口技术,采用该技术能使搭建的综合管理系统中各部分数据在系统上层用统一的方法进行处理;OPC技术使楼宇自动化系统各子系统实现了开放的、无缝的连接,节省了投资,缩短了系统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系统的互操作性。并使智能建筑具备数字神经网络系统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轨道交通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在Web端的渲染需求,提出了基于WebGL(Web Graphics Library)技术、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文件格式、FastDFS存储技术3者相结合的轨道交通BIM在Web端的轻量化应用方案。通过Revit的二次开发,提取Revit自有的BIM表面模型数据,将其使用JSON的方式存储;针对完整BIM对应的JSON格式文件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多个JSON格式文件代替一个JSON格式文件的存储方案;使用FastDFS文件服务器,将这些JSON格式文件存储;利用WebGL分级渲染FastDFS中的JSON格式文件。所提方案实现了轨道交通各专业BIM Web端显示。试验结果表明,BIM轻量化显示方案拥有非常好的通用性,对轨道交通的大模型兼容性好,保证了原始BIM数据精确,实现了各专业BIM的交互。  相似文献   

6.
地理信息系统中数据库间数据交换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地理信息系统中数据交换信息量巨大,提出利用数据交换通信平台(DECP)作为中间层,来实现异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换。DECP由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安全代理、数据传送代理、客户代理、消息层、事务管理器七个部分组成。DECP所采用的关键技术是基于代理的安全技术、系统调度、异构数据库的访问和事务的调度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RTU软件分块独立编程中数据交换的设计方法及实现技术。阐述了数据特征、数据传输格式及交换方法。在实际软件开发应用中表明这些方法和技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随着铁路客票系统的不断发展和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海量客运营销数据的多源、异构特征越发明显,跨节点跨网段数据交换越发频繁。基于开源ETL数据分析工具Kettle构建营销数据ETL过程模型,设计高可配数据模型管理、定制触发规则、根据调度周期自主运行作业的数据交换核心模块。采用面向接口服务的架构体系,融合分布式技术,开发客运营销数据交换平台,对客运营销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加载,实现数据的快速集成与交换。设计了基于Web的任务配置、节点管理和异常处理等功能,支持跨节点跨网段的数据交换作业以及分布式部署,能够及时进行异常作业预警和消息推送。由此,营销数据交换平台的使用极大地满足了当前铁路客运营销数据汇集、交换的需求,在充分合理利用现有数据资源、减轻数据维护工作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手持读数仪进行振弦式传感器数据采集时存在的采集效率低、实时性差、不能实现自动化等缺点,在详细研究振弦式传感器工作原理、数据通讯技术等基础上,自主研发了一种基于振弦式传感器的智能监测采集仪。通过激振、拾振技术获取传感器的数据,利用RS485接口、Modbus协议实现智能监测采集仪与传感器之间的通信,采用JSON格式将采集的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大幅度降低了数据上传和解析的困难程度,实现了传感器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及上传。在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基坑监测项目中,将智能监测采集仪数据与人工采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智能监测采集仪采集的数据精度优于0.4 Hz,能够满足基坑监测项目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0.
JMS和XML的分布式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JMS具有Java语言特有的平台无关性,而且采用异步机制处理分布式应用,满足了分布式环境下异构平台的交互行为;XML逐步成为数据表示和信息交换的工业标准,并广泛应用于异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JMS和XML的集成应用给现代企业的分布式应用提供了一个信息交互平台.讨论了这样一种应用模式,并辅以一个具体实例描述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列车运行图资料管理系统中现有的不足,本文根据Ajax技术原理,提出一种以Ajax+JSON作为关键技术,以HTML+HttpHandler作为系统开发方式的设计方案,实现了无提交索引的异步刷新以及数据的动态分页技术,并给出了较为详尽的关键技术与实现代码,本文方法减少了服务器的压力,改善了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2.
动车组车载信息车地间数据传输协议集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高速动车组车载信息车地间数据传输的应用环境和性能要求,提出适用于我国高速动车组车地间数据传输的通信协议设计方案.该协议是车载无线传输设备与地面信息采集处理系统之间用于信息交换的应用层协议,包括服务内容、通信环境的假设、通信协议中事件的定义、车地间交换信息的过程规则、车地间传输信息的报文格式等内容.介绍动车组车地间数据传输的内容分类、传输流程,动车组车地间数据传输协议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文中介绍在线浏览文档模块的服务器访问设计、数据库表结构设计、用户权限设计、安全设计。介绍了模块的实现步骤及过程,通过.net平台,前端利用Ajax技术,EasyUI框架,调用FlexPaper组件,实现页面无刷新浏览SWF格式的Flash文档,实现了在线浏览文档;后台通过调用DCOM组件实现将Office文档转换为PDF格式文档,利用pdf2SWF工具将PDF格式文档转换为SWF格式文档,结合sql server实现数据保存。模块的开发实现了铁路行业规章文电资料电子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铁路信号设计效率,设计联锁表自动生成软件。依据计算机联锁车站联锁图表编制原则,运用绘图交换格式(DXF)数据提取的方法,结合车站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及其他站场数据,构建站场形数据结构,通过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实现进路自动搜索并保存进路数据和联锁表数据,利用ActiveX技术与AutoCAD软件连接,根据保存的联锁表数据,生成并输出CAD格式的联锁表。联锁表自动生成软件已应用于现场,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从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交换的特点出发,提出有必要构建高效的内部和外部信息交换系统.详细分析EDI、XML和ebXML3种数据交换技术,结合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交换系统的特点,得出采用ebXML建设外部信息交换系统是一个理想的选择的结论.最后给出物流企业应用ebXML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铁路及水路不断加强业务合作,联运业务有了很好的发展,但两大行业的信息系统因开发方式、架构方式的不同,存在着“信息孤岛”现象,已经严重制约了铁水联运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本文主要探讨基于SOA架构铁水联运信息系统的实现方式,满足联运的数据交换需求,提高系统的兼容性和扩展性.结合ESB技术特点,对其在铁水联运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系统的总体架构及部署方案.ESB技术在针对各种部门或领域的整合改革,及新信息系统的建设中有全方位的支持,是理想的信息系统建设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主要研究直放站监控系统中与直放站交流信息的短信网关平台.此平台采用CMPP协议,在短信包接收处理的时候采用线程池技术,以保证在复杂网络环境下系统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大量收发请求聚集时,采用异步数据交换技术,保证包处理效率.经实验室测试和生产环境测试,此系统运转正常,各项指标达到中国移动集团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