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洞、出洞是隧道施工工况最复杂,也是质量、安全隐患最多的地段。合理选择进洞方案,借助一些辅助施工措施,自然进洞,能有效避免刷坡拉槽引发的山体边仰坡失稳,大大降低洞口防护工程建设成本,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公路隧道在穿越山体时,地形存在偏压的隧道洞口地段采用承载能力高,整体性优于围岩体的支撑体,配合纵向管棚等超前措施,改善原偏压段的稳定性,避免破坏环境,做到隧道在洞口偏压地段施工时的安全环保统一。  相似文献   

3.
龙潭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段处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沪蓉西高速公路龙潭隧道复杂地质情况及洞口浅埋偏压的条件,介绍洞口地面注浆加固、洞口段施工关键技术及发生变形后的加固处理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山岭公路隧道进洞施工方案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洞、出洞是隧道施工工况最复杂,也是质量、安全隐患最多的地段.合理选择进洞方案,借助一些辅助施工措施,自然进洞,能有效避免刷坡拉槽引发的山体边仰坡失稳,大大降低洞口防护工程建设成本,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9):164-165
隧道洞口一般都是穿过山体表层,而山体表层多由风化严重岩石组成,整体性稳定性较差而洞口开挖又破坏了原山体坡面的平衡状态,极易造成边、仰坡失稳从而导致滑坡。本文即是阐述实际发生的洞口滑塌的成功处置案例,在洞口地质条件较差,边坡稳定困难时,特别是出现边坡不稳坍塌时,采用接长明洞的方法进行洞口边仰坡坍塌处置。  相似文献   

6.
山岭隧道洞口施工存在很多复杂情况,往往洞口存在不良地质,在实际施工中,一般对进洞方案比较谨慎,但对出洞我们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文章以沪蓉西高速公路夹活岩隧道为例,介绍了偏压洞口在施工条件恶劣的情况下的隧道出洞施工。  相似文献   

7.
浅埋偏压隧道所处地质环境复杂,隧道围岩强度低、岩体破碎,地下水渗透,易导致围岩失稳。结合月麦岔隧道施工,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与现场监控量测,对浅埋偏压段施工围岩变形进行研究。结果得出:隧道开挖后,整个地层由于偏压作用发生了向右的变形,并且反压回填的锚固桩发生了一定的倾斜;隧道各塑性区未连通成片,山体基本处于稳定状态;隧道位移变形呈非对称分布,并且以沉降变形为主。经过衬砌弯矩最大的4个特征点的检算,可发现衬砌截面强度满足规范要求。研究表明:采取的施工方案及支护效果较为理想,变形及沉降量符合要求,可为解决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段施工变形控制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沪昆铁路客运专线长沙至玉屏段黄板桥1号隧道洞口工程,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该洞口山体稳定性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洞口削坡对山体稳定性的影响,并说明了此种情况下隧道洞门结构的设计原则、采取锚固桩及圬工防护的必要性、施工工序的合理安排和施工注意事项,并强调了洞口截排水的重要性等。  相似文献   

9.
复杂地形在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设计中会经常遇到,由于隧址区本身的地质情况就复杂多变,再加上降水等不利因素对隧道洞口施工的影响,进洞方案往往是几种处理措施的综合体。对周边山体的加固、洞口管棚的设置、开挖方法的选择以及爆破强度的控制等,无不对隧道的安全进洞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浅埋偏压段隧道进洞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努力落实"安全、经济、合理、环保"的设计原则,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连拱隧道在复杂偏压地质条件下,可采用斜交正作洞口来降低边仰坡高度,但目前对其设计和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仍较少。文章以双溪口隧道出口为例,阐述了连拱隧道斜交正作洞口的设计情况,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梯形套拱的施工力学响应,结果表明:梯形套拱处于明显的偏压状态,虚拟洞壁作用显著;为了降低套拱倾覆的风险,在设计上要对套拱成洞面的斜交角度加以限制,并宜在套拱长边侧设置有效的反压体以平衡由初期支护传递的水平推力;另外,施工中先开挖山体较低一侧对套拱受力更为有利。该研究成果在双溪口隧道得到成功应用,对类似条件下连拱隧道斜交进洞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分析某在建高速公路某隧道施工过程,该工程在隧道出洞时发生穿越冲沟,引起已建隧道洞项山体开裂,对隧道安全运营造成巨大隐患。设计中对未施作隧道进行加固设计及对洞口附近小滑体进行整治,以确保隧道施工及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8):110-111
以惠兴高速公路第十八合同段纳窑隧道为例,对山体偏压隧道洞口施工技术做了具体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张平乐  扶四 《湖南交通科技》2007,33(4):114-115,186
水冲隧道位于3类、4类级围岩中,地质条件差,连拱隧道结构形式复杂,施工难度较大,为了确保隧道施工质量,制定了一套洞口浅埋偏压段施工方案,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结合桃荷公路洞冲里隧道施工实践,介绍了隧道施工中遇到的因进口端处于山体严重偏压区,且岩层破碎引起的进口端山体及进洞口仰坡防护出现开裂的险情预警情况,采用的处治方案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云台山隧道通过废弃煤矿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中使用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保证了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6.
越岭隧道洞口仰坡施工要在地质资料准确的前提下按分台阶程序施工,避免大刷大挖,保持边坡稳定,利于施工及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7.
越岭隧道洞口仰坡的处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越岭隧道洞口仰坡施工要在地质资料准确的前提下按分台阶程序施工,避免大刷大挖,保持边坡稳定,利于施工及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153-154
喀斯特地质隧道进洞施工时,洞口地质条件复杂,多为孔洞、裂隙,采用长大管棚的支护技术进洞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本文阐述了长大管棚的作用机理、施工技术,并对效果进行了评价,为隧道快速进洞和施工安全提供了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紫金山隧道进口处滑坡及山体开裂成因的分析,结合山体裂缝的监控量测结果,考虑处治效果及施工安全,主要采用反压回填的方法控制山体裂缝的发展;左线以延长明洞的方法增加反压面积;右线浅埋段采用"盖挖法"进行施工,以消除洞口滑坡体对隧道施工及运营的威胁。  相似文献   

20.
山区隧道洞口段常处于偏压、岩堆、浅埋软弱围岩等不良地质地段,以往不良地质的洞口段施工,从施工准备到洞口段建成,常需3-6个月时间,主要原因是对地质情况认识不清,施工方法不当,支护不及时,不到位,以致造成洞口段坍方,进洞困难,以浙江省50省道龙丽线沐尘隧道为实例,对典型的不良地质洞口的进洞和洞口段的施工提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