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殷岳川 《东北公路》1998,21(3):36-40
采用有限层元和三维等以元复合有限元方法对沥青混凝土与碾压混凝土复合式路面进行了荷载应力,温度翘曲应力分析,系统研究了沥青层厚对复合式路面中碾压混凝土板的荷载应力,温度梯度和疲劳寿命的影响,提出考虑荷载和温度综合作用的碾压混凝土疲劳并指出复合式路面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2.
王义忠  王劲松 《公路》1994,(7):6-10
开封至郑州高速公路采用沥青混凝土与碾压混凝土复合式混凝土路面,结合施工实践,简要介绍碾压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施工及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3.
程正明  李刚 《东北公路》1998,21(1):17-22
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碾压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的结构设计,材料组成设计及施工工艺。按照上述技术,成功地修筑了试验路。  相似文献   

4.
亭枫公路水泥混凝土板块加罩沥青混凝土面层,提高路面平整度和行车舒适性,减少交通事故,通过沥青路面厚度变化做成各种试验段,为以后复合式路面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RCC+AC路面施工平整度控制及碾压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振动碾压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施工中影响平整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碾压技术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热传导理论建立碾压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复合式层状路面结构的分层热传导方程,并通过总换热系数的反演分析,路表复合传热机理及材料热物理特性的研究,建立路面结构非稳态导热定解条件,再导出层状路面结构复合体的差分方程,求解瞬时温度场。  相似文献   

7.
复合式路面温度场分布与温度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胜 《公路》2006,(11):16-22
PCC AC复合式路面是一种“刚柔相济”的路面结构形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的存在,使得PCC AC复合式路面水泥混凝土板的温度应力与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温度应力有较大的不同,并且沥青混凝土层厚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水泥混凝土板的温度应力的大小。结合尉氏~许昌高速公路项目的实施,重点分析了PCC AC复合式路面的温度场分布与温度应力。  相似文献   

8.
李彦杰 《公路》2002,(5):39-42
介绍了大梅沙隧道洞内复合式路面(碾压混凝土基层,沥青混凝土面层)配合比设计及洞内施工所采取的措施和质量检测情况,并提出洞内使用复合式路面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结合湖南吉茶高速公路路面一标段存在连续纵坡和桥隧比例高的特点,设计了CRCP-AC复合式路面结构.该文介绍了复合式路面CRCP的设计、铺筑等相关注意事项,为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路面在中国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碾压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碾压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三维等参元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对复合式路面的荷载应用与温度应力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研制了临界荷位时板底最大应力计算诺谟图,结合室内试验,试验路及实体工程的研究,提出了复合路面结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不同降温速率下两种应力吸收层对复合式路面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研究表明,在水泥混凝土基层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修筑的复合式路面,可以克服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缺点,集两种路面结构的优点。但根据美国俄亥俄州交通厅对已建成CC-AC复合式路面的复合式病害调查结果显示,复合式路面易产生的病害为反射裂缝。国外相关研究表明,采用应力吸收层技术可以解决此问题。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复合式路面结构的三维模型,分别采用ISAC应力吸收层及低模量沥青混凝土应力吸收层两种应力吸收层,对不同初始温度复合式路面在不同降温速度下产生的温度应力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低模量沥青混凝土应力吸收层在防止放射裂缝方面要优于ISAC应力吸收层。  相似文献   

12.
周国强  梁定  刘文忠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5):150-155,245,246
该文系统介绍了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开发的以碾压水泥混凝土(RCC)作为结构层,以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PCC)作为表面功能层的新型复合式路面(RCC-PCC复合式路面)的材料技术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技术和质量检测,为RCC-PCC复合式路面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下层为粉煤灰碾压混凝土,上层为普通低塑混凝土的复合式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情况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碾压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结构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经济效益分析,首先明确经济分析原理和一些计算公式。路面使用周期内的费用主要包括公路部门费用和公路用户费用。分析每类费用的构成,并对一些变化较复杂的费用建立计算模型。最后用实例表述分析过程和求经济效益值,显示出碾压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5.
碾压式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通过其在105国道中的应用,简述了复合式碾压混凝土路面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工艺,及其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相比的优点,表明碾压式混凝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6.
复合式路面荷载应力实用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碾压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结构中RCC板底最大荷载应力计算的两种实用方法--图解法和电算法,研究表明,这两种方法精度高,速度快,适应性强,可供生产,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复合式路面沥青混凝土加铺层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朝辉  王选仓  徐玮  高建立 《公路》2007,(6):96-101
目前,国内在对CC-AC复合式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层时,仍然参照沥青混凝土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层的设计方法,至今没有一个效果非常令人满意。在广泛收集并分析国内外原有沥青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层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弹性层状体系与有效厚度法,设计时考虑材料的非线性以及旧路面破损或者其他缺陷对加铺层使用寿命的可能影响,探讨了基于FW D检测和有效厚度的弹性层状体系CC-AC复合式路面加铺层设计方法。该方法将原复合式路面的面层等效为水泥混凝土板,按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层进行设计,并验算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抗剪稳定性,验算旧水泥混凝土板与沥青混凝土层界面之间的抗剪稳定性。最后,还研究了复合式路面加铺层典型结构。  相似文献   

18.
陈效 《华东公路》2013,(5):60-62
结合衡桂高速公路连续配筋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CRCP+AC)的施工实践,开展施工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有限元ISAC应力吸收层温度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在水泥混凝土基层上加铺沥青面层修筑的复合式路面可以克服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各自的缺点,集两种路面结构的优点。但根据美国俄亥俄州交通厅对已建成CC-AC复合式路面的复合式病害调查结果显示,复合式路面易产生反射裂缝。国外相关研究表明:采用应力吸收层技术可以解决此问题。其中的一种应力吸收层为ISAC,它对解决温度型反射裂缝有很好的效果。笔者应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设置ISAC的CC-AC复合式路面结构在温度荷载作用下的应力状态,通过改变土工材料的拉伸模量及橡胶沥青的劲度模量,来讨论路面结构内最不利位置上的应力及接缝处相对水平位移的变化,得出ISAC中材料模量的推荐值,为设置ISAC的复合式路面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由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承担的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隧道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研究”,是立足于我国西部地区,对隧道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和复合式路面等进行深入的力学分析,研究隧道路面的水损害,建立了隧道路面结构与排水设计方法;并针对隧道的防火要求,研究开发了阻燃沥青,提出了评价指标和试验方法,还研究了多孔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及OGFC和SMA在公路隧道路面中应用,同时编制了《公路隧道路面施工技术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