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公路上预防恶性追尾事故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高速公路上发生连续追尾碰撞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行车安全间距不够,文中根据影响制动距离的因素,计算出不同车速下的最小行车安全间距,并指出驾驶员应根据天气、车辆技术状况等适时调整行车安全间距,以避免恶性追尾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汽车与安全》2009,(4):58-58
由于夜间能见度较差、驾驶员疲劳等因素的影响,对安全行车构成较大的威胁.夜间行车事故发生率比白天多1.5倍。首先.驾驶员的有效视野范围只是前照灯照射到的地方.视野范围较白天大大减少。由于驾驶员的目测距离不准.当发现行车间距过小时,可能已经太迟而容易发生追尾现象。其次.在夜间,驾驶员易疲劳,判断容易失误。从驾驶员本身来说,夜间长时间在高速公路上行车,  相似文献   

3.
抓实遵纪守法教育学习,增强行车安全主动性。首先,学习教育方法上要采取自学、集中授课、邀请专家宣讲法规和事故案例、观看事故教育影像片等形式,内容上重点抓好高速公路安全行车常识教育,使驾驶员掌握高速公路安全行车的方法、技巧,并熟悉相关规定和注意事项。其次,要注重驾驶员敏锐观察力的培养。如:超车时机的掌握与观察、前车行驶速度的判断与观察等。  相似文献   

4.
宋双 《汽车运用》2001,(10):37-37
高速公路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强、突发事故多的特点.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网络化建设的形成,高速公路行车日渐增多.为此,驾车时正确掌握高速公路行车方法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从运动学角度出发,兼顾了行车舒适性方面的要求,对安全行车间距进行了论述,给出了绝对安全行车间距、相对安全行车间距、临界安全行车间距的理论计算方法,并对心理安全行车间距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能有效防止追尾事故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保证高速公路主线行车快速、安全、顺畅,对主线上进、出口数量应加以控制,JTGD20--2006((公路路线规范》对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之间、互通式立交与隧道出口及有出入口的其他设施(如停车区、服务区等)的最小距离均有规定,但在地形、地质及环境条件非常恶劣的山区,满足这些规定十分困难。结合实际经验,对“小间距立交”设计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述了高速公路行车特点及高速驾驶对驾驶员心理的影响,提出了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8.
沥青路面具有行车舒适、耐磨抗滑、低噪声、维修简便等特点,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被广泛应用。咸旬高速公路在建设中,全面开展创优质工程、实施精细化管理,对沥青路面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对行车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沥青路面的平整度是行车舒适性的重要指标。通过施工中的控制,力争把咸旬高速公路建成省内一流高速公路,树立陕西高速公路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9.
“雾”是道路交通的大敌,对行车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被人们称之为高速公路行车的“无情杀手”。雾使能见度降低、驾驶员视距变短,妨碍驾驶员视觉,浓雾还易使驾驶员产生错觉,所以雾天在高速公路上行车非常危险。高速公路上雾天连续追尾撞车是世界性的难题。在高速公路上,由于交通流量  相似文献   

10.
(1)超速行驶。高速公路行车,最大的便利是“快”,最大的危险也是“快”。据统计,我国高速公路车祸近50%因超速驾驶而导致。阴、雨、雪天气环境下车祸发生几率成倍上升。相关研究证明,高速公路行车速度超过120千米/小时就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超过160千米/小时时发生车祸,驾乘人员死亡率为100%。因此,高速公路行车时,切忌一味求快,一定要按照规定的限速驾车。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细叙述了高速公路的交通管理和交通控制的方方面面,其目的、任务以及驾驶人员、行人,尤其是车辆运行控制和车辆要求,行驶间距、速度、行车注意事项,匝道与主线控制安全,安全设施的管理均一一涉及,是一篇内容丰富的论文。  相似文献   

12.
启事     
雾是交通运输的大敌,对行车安全构成很大威胁,因此,人们称雾是高速公路行车的“无情杀手”。雾使能见度降低及驾驶员视距变短,妨碍驾驶员视觉,浓雾还易使驾驶员产生错觉,所以,雾天在高速公路行车非常危险。在高速公路上,由于交通流量大及车速高,因浓雾经常发生多车追尾相撞的特大交通事故。199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至纽约方向的高速公路上,因大雾引发的一场世界上最大的交通事故,共造成300多辆车相撞,死伤1000多人。我国也有数十辆车追尾相撞的恶性交通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在高速公路上行车时应注意的问题,探讨了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技术。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运行速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现行路线设计规范中计算行车速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我国高速公路上汽车的运行速度进行研究,基于太旧高速公路24个观测点的实地观测数据,就运行速度V85的设计参数值和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温学钧  方靖 《上海公路》2001,(12):156-158
本对现行路线设计规范中计算行车速度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就我国高速公路上汽车的运行速度进行了研究,并基于太旧高速公路24个观测点的实地观测数据,就运行速度V85的设计参数值和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主线出入口间的最小间距,以京港澳(北京—香港—澳门)高速公路湖北北段改扩建项目为依托,通过行车轨迹研究,提出单向车道转换带的概念,构建既有高速公路双向行驶改为单向行驶段落主线出入口净距计算模型,提出既有高速公路主线入口与出口间的最小净距推荐值和极限值,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相应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不良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对多条高速公路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不良天气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影响,分析了高速公路不良天气条件下的行车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行车安全措施,为保障高速公路安全通畅地运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景观设计问题也越发重要。本论文基于道路景观美学原理,从行车安全的角度出发,概述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原则,根据实际项目总结了目前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高速公路的线性空间组合、与周围环境的适应性和防治视觉污染3个方面对高速公路景观的设计要素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实例分析,总结了提高高速公路景观安全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鉴于我国在安全行车间距方面未有明确规定,文中探讨了安全车距,对车辆的碰撞过程作了合理假设,简化了车辆制动过程,建立了安全车距的计算模型。模型中考虑了附着系数在车辆制动滑移过程中的变化,对驾驶员的制动反应时间和制动器作用时间做了合理设置,得出了不同路况、不同车速下的安全车距。最后对模型进行扩展。计算了高速公路在不同限速路段应具有的安全视距,为我国高速公路的设计提供数据参考。仿真结果与国内外数据的良好吻合验证了模型以及参数值设置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世界汽车》2004,(2):52-53
1994年12月22日,公安部第20号令发布了《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并于1995年3月1日起实施。尽管有了法规的约束,但是在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还是时有发生,其中由于驾驶人员不按照规定行车占有很大一部分。到2003年底,全国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3万多公里,在世界上仅次于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