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详细论述了美国标准关于桥梁抗震加固设计的评估分析方法,提出了指数法和损伤评估法两种定量的初步评估法。其中,指数法能定量评估旧桥进行抗震加固的迫切性大小,便于相关部门制定区域旧桥抗震加固维修优先级目录。损伤评估法通过易损曲线的建立,侧重评估桥梁进行抗震加固的直接成本,并结合非直接成本评估旧桥抗震加固的合理性。通过中美标设计反应谱的换算,两种方法均可作为国内强震区域旧桥是否需要进行抗震加固或桥梁抗震加固优先级的参考,其中损伤评估法也可以作为国内桥梁抗震加固直接成本估算的参考。最后结合工程实例运用指数法和损伤评估法进行了具体分析运用,对国内大量旧桥进行快速抗震评估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三灵高速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的总结,论述了桥梁抗震设计是桥梁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阐述了桥梁震害及其成因,提出了抗震设计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郭磊  孙海涛 《上海公路》2007,(2):21-23,31
中大跨度连续梁桥固定墩系统是连续梁桥纵桥向抗震的重点。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各国抗震设计规范,从延性抗震、能力保护设计思想出发,对固定墩桥墩、基础及支座的抗震设计进行了系统探讨,并给出了完整的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延性抗震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对当前钢筋混凝土桥梁延性抗震设计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了钢筋混凝土桥梁延性抗震设计方面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地震一次次的袭击,我们的抗震,防震意识也在曾强。其中,建筑防震就是防震的一个很重要组成部分。地震很难预测,但是,建筑物出色的的抗震设计却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伤亡,极大的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从当前地震频发,人们抗震意识增强因此抗震设计和加固的研究也在紧锣密布地开展。如何让做好建筑结构的合理布置和采取必要的抗震构造措施,是做好抗震设计的非常必要的前提条件。结构的合理化,必要的抗震技术和构造措施,是使我们减轻震害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公路桥梁细部设计和施工与其抗震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钧利 《公路》1998,(5):7-11
以桥梁结构抗震理论为基础,结合数次地震对公路桥梁的毁坏,对目前公路桥梁结构细部设计及施工工序对桥梁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作了系统分析,归纳出为提高公路桥梁的抗震能力,在结构细部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研究的问题及采取的抗震设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拟加层改造升板结构房屋进行了原结构承载能力验算分析及抗震性能综合评定,并对拟采用的两种加层改造方案进行了抗震性能进行了综合评定。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原设计未考虑抗震设防,原结构综合抗震能力不满足抗震鉴定要求,若采用加两层的方案,房屋主体结构底层、二层、三层全部柱实配纵筋量不满足抗震承载力计算要求,但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若采用加四层的方案,房屋主体结构柱实配纵筋量不满足加四层抗震承载力计算要求,且地基也不满足承载力要求,为房屋的加层改造方案的选择及相应的加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湛江海湾大桥主桥是主跨480m的混合梁斜拉桥。根据设计情况,采用空间有限元法计算分析了其动力特性,并用反应谱法对其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得知其抗震稳定性满足要求。另外,对该桥的抗震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历史震害表明,穿越活动断层隧道损坏严重且震后修复或重建难度巨大,提升强震活动断裂区隧道抗震韧性已成为工程建设面临的关键难题。在调研穿越活动断层隧道结构典型震害实例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震害启示并指出穿断层隧道结构抗震设计需要重点关注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评估、穿断层隧道抗震设防策略和安全防控措施3个方面;其次,结合文献调研,综述了目前穿断层隧道结构抗震研究相关工作,重点阐述了穿越活动断层隧道抗震分析方法、结构灾变机制认识和抗减震控制措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穿越活动断层隧道工程抗震韧性的统一设防理念和设计框架,提出以“震前预留、震中稳定、震后恢复”为核心思想的隧道结构抗震韧性设防目标,并进一步考虑强地震动-活动断层位错耦合作用,建立了“场地分区、结构分段”的隧道抗震设防分区准则,提出了面向不同地震设防水准以“抗(减)、让、诱(避)/抢”分阶段的隧道抗震韧性设计思想,从而为穿越活动断层隧道抗震韧性设计提供了全过程防控策略;最后,讨论了目前穿断层隧道抗震研究急需攻克的关键科技问题,并对该领域今后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该研究旨在为穿越活动断层隧道工程建设提供面向抗震韧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湛江海湾大桥抗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湛江海湾大桥主桥是主跨480m的混合梁斜拉桥。根据设计情况,采用空间有限元法计算分析了其动力特性,并用反应谱法对其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得知其抗震稳定性满足要求。对该桥的抗震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预制拼装桥墩体系(Pre-fabricated Concrete PierSystem, PCP)抗震性能是影响其推广、应用的关键。为加快PCP在中、高烈度等复杂恶劣工程环境中的设计、施工与建造,首先综述了PCP节点连接的接缝形式、连接构造类型及典型工程示例,指出了PCP常用3种接缝形式和6种连接构造力学性能的研究现状及其优缺点;其次,系统地梳理了PCP抗震性能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连接条件下PCP的抗震性能,明晰了现有PCP抗震性能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最后,详细地论述了PCP抗震性能提升方法的研究前沿,探究了耗能延性构造的设置、高性能材料的应用、新型装配式节点构造设计以及新型混合预制桥墩体系的提出等PCP抗震性能提升方法的优缺点和发展方向。结果表明:通过对装配式节点的合理设计以及薄弱区域的预处理,预制拼装桥墩体系的抗震性能能够达到“等同现浇”的设计原则。然而PCP在复杂恶劣工程环境中的推广应用仍面临以下关键问题:PCP既有节点连接方式、体系和改进措施的抗震性能研究成果亟需归纳;新型节点连接方式、新体系和新型改进措施亟待提出,相关抗震性能有待验证;既有和新型PCP抗震性能的理论分析及抗震设计方法尚需完善;适用于复杂恶劣环境的预制拼装桥墩设计、施工标准亟需制定。  相似文献   

12.
刘岳梅 《国外公路》1996,16(4):43-47
公路系统中桥梁是最易受地震损坏的部分,桥梁抗震研究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提高桥梁抗震性能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从实践中日益完善的抗震设计新标准,二是通过改进和加固桥梁的重要部位来实现。本文以加利福尼亚州诺斯内基的一场大地震为例,描述了桥梁在地震中的性态,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分析了近几年来桥梁在地震中损坏的一些主要原因,总结了桥梁抗震设计应吸收的教训。  相似文献   

13.
武汉长江公路桥斜拉桥跨的抗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大桥抗震设计标准的确定和抗震体系的设计,进行了斜拉桥跨的地震反应分析,确立了合理的抗振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斜拉桥抗震结构体系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从抗震设计角度对斜拉桥的各种结构体系进行了分析比较,着重对一种比较适合大跨度斜拉桥的抗震结构体系,即塔,梁弹性约束体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建议了弹性约束刚度的取值原则及范围,并介绍了几种实现塔,梁弹性约束的构造措施,最后,举例说明斜拉桥方案设计中抗震结构体系的比选。  相似文献   

15.
隧道局科研楼是隧道局洛阳基地内房建工程中首次采用框架结构进行抗震设计工程中首次采用框架结构进行抗震设计的一例。本文就该楼的结构选型抗震设计的一例。本文就该的结构选型抗震设计的一例。本文就该楼的结构选型和布置,框架结构的主要荷载情况、设计、配筋及构造四个方面,作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对今后洛阳房建工程的抗震设计,施工有实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日本公路桥的抗震鉴定和加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海荣  郑琦 《国外桥梁》1997,(2):69-77,82
首先叙述了日本公路桥的抗震鉴定和加固的历史,接着介绍了基于以往地震破坏统计分析结果的现存公路桥鉴定方法,对公路桥的弱点部位进行抗震加固的措施,桥梁抗震鉴定和加固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即在钢筋混凝土桥墩半高部位截断主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桥梁结构的抗震理论,结合数次地震的毁坏,对目前公路桥梁结构细部设计及施工环节对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作了系统分析,归纳为提高公路桥梁抗震能力,在结构细部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应采取的设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相互融合,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社会呈现出人口、建筑以及财富的高密度特征,人们对灾患的预警、应灾、灾后复原、恢复和重建能力有着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桥梁抗震也向着对各种实际需求具有高质量、高性能适应性的智能性方向发展。为进一步深化可持续发展,当前结构抗震已经从基于生命安全的结构抗震减震转向震后结构功能可恢复与快速修复,这对桥梁抗震的韧性提出了要求。为此,首先介绍了桥梁抗震中智能和韧性的含义,指出其是桥梁抗震研究的2个主要关注点,阐明了智能和韧性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关系。而后从近断层地震荷载、桥梁减震体系设计、桥梁装置的设计、可恢复结构和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路网系统等方面,基于智能和韧性的视角,总结了研究人员为提升桥梁防震能力所做的努力。并基于现有的工作基础,从抗震体系或装置的多功能与高性能化、监测技术的高效发展以及韧性评价体系的完善方面,阐述了进一步推进抗震智能与韧性应该做的工作。最后,结合当前“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表现出来的引领作用,对未来在设计、运营、震后维修等阶段如何方便、快捷、高效地保证桥梁抗震智能和韧性进行了展望和构想。  相似文献   

19.
本介绍了桥梁抗震二阶段设计的思想及相应的破坏准则,并按照该思想对一座桥梁进行了抗震分析,结果表明这种设计思想是经济,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金沙江大桥主桥为156.50m 324.00m 156.50m的三跨连续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采用双塔双索面全飘浮体系。由于桥位处抗震设防烈度较高,又是跨越金沙江的特大型桥梁,其抗震性能尤为重要。本文结合金沙江大桥的抗震设计,从地震输入、地震响应计算、抗震措施等方面研究斜拉桥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