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巴西里约热内卢的高架桥的连接工程,及其所用的变高度鱼腹式预制混凝土梁的特点,新老结构连接的方法。还介绍了市内新地铁工程中地面上跨线高架结构站台的特点,包括所用的梁与站台结构。  相似文献   

2.
结合厦门仙岳路高架桥工程,采用平面杆系程序和空间有限元分析程序,对扁平流线型箱梁的横向受力模式、跨中横隔板对箱梁的整体性的影响和腹板剪力分配规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首先,由高架桥下空间的分类着手,从外部环境、结构类型以及使用三个方面分析了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其次,以武汉市刘店互通为案例,系统性地介绍了不同空间类型的利用思路与特点;最后,展望了高架桥下空间利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墩柱形式对城市高架桥抗震性能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城市高架桥墩柱形式,依托3跨连续城市高架桥,采用SAP2000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对4种墩柱形式下城市高架桥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高架桥双柱式桥墩设置盖梁和系梁会增大桥墩的横向刚度,使结构横向振动周期变小;桥墩设置盖梁和系梁会增大纵向地震作用下桥墩的受力;桥墩设置盖梁和系梁可以改变横向地震作用下桥墩的受力分布,使墩身弯矩变小,但会使剪力增大;盖梁和系梁的设置对摩擦摆支座和墩梁相对位移影响较小。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桥梁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体系的完善,快速路型高架桥建设越来越成熟。高架快速立体交通网络极大的提高了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同时,高架桥下景观空间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城市景观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其处理方式可以直接反应一个城市的景观风貌。通过理论研究及案例实践对高架桥下景观空间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以武汉市二环线武昌段为例,探讨高架桥下空间利用实态与影响要素,运用VISSIM软件,分析不同空间利用及交通组织方案下的交通运行状况,为更合理地优化长距离高架桥下空间利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程荣双  赵玉飙  凌怀强 《公路》2003,(7):132-134
从线性多自由度体系的运动方程出发,采用空间梁单元模型对广珠西线高速公路橹尾橇高架桥主桥进行了时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对于边跨跨径明显偏大的连续梁结构,地震引起的边跨跨中弯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公路》2017,(6)
以海口疏港快速路为实例,论述市政高架桥桥型方案选择的控制因素,并对各桥型结构选用条件及市政高架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给出了在综合考虑桥梁景观、桥下绿化、噪音、桥下行车舒适性、桥下空间二次利用等因素后的市政高架桥适宜的高度、跨径及高跨比。对在考虑桥梁建设条件、经济、环保、可实施性等因素后适宜的桥型方案选择给出建议,以期为后续城市高架桥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唐河滨河北路建设覆盖了南泉遗址.为了保护文化景观,采用高架桥跨越文物遗址的积极桥下空间利用方式,围绕被覆盖的南泉遗址,提出了如下桥下空间设计措施:根据文化遗存“量身定做”桥梁;结合地域手法恢复桥下环境;利用镜面原理营造桥景一体关系;融入文物部门创新桥下空间管理.高架桥保护历史景观的成功应用不但拓宽了桥下空间的利用模式,而且还对历史景观的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10.
许多城市道路通过在原有道路上修建高架快速路系统来构建多层次的道路交通系统,以满足城市交通的需求。城市高架桥下地面道路与普通道路相比,受到空间、视野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其交通组织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到桥墩位置及地面道路方案。以乌鲁木齐市阿勒泰路高架桥下地面道路为例,对城市高架桥下地面道路的交通组织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刘守良  黄姝 《东北公路》1998,21(2):59-63,19
当公路与公路、铁路、乡间道路交叉时,为避免干扰而修建的跨线结构物,它是分离式和互能立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跨线结构物的一跨线桥的特点,要求,结构形式及总体布置。  相似文献   

12.
方华  贾伟红  陈宏俊 《公路》2022,(5):307-311
基于杭甬高速公路连接线余夫公路至小曹娥互通段工程项目利用地面道路中央分隔带扎墩全线铺设高架桥的特点,进行路基标准段桥型方案和基础形式比选,首次在陆地公路常规跨径桥中提出分幅整孔预制大箱梁方案,为建筑空间受限,既有道路保通和环保景观要求高的城市高架桥提供一种新的预制桥型选择。  相似文献   

13.
新建常益长铁路沅江特大桥跨石长铁路桥为(32.7+90+90+32.7) m空间双索面钢拱塔钢-混结合梁斜拉桥,以18°小角度跨越既有高铁运营线路。该桥采用先拱后梁方案施工,其中,桥塔采用先竖转再跨线平转法施工,钢主梁采用拖拉法跨线施工。为确保成桥线形和应力满足设计要求,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拱塔竖转与跨线平转、钢主梁跨线拖拉、斜拉索张拉及混凝土桥面板浇筑进行施工模拟,提出拱塔顶推力及无应力线形、钢主梁临时扣塔结构与扣索力、混凝土桥面板分段施工、斜拉索三次张拉等控制技术,并将施工中拱塔与主梁的实测应力、线形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拱塔转体施工过程中,拱塔线形与应力实测值与理论值吻合良好;钢主梁拖拉合龙精度控制良好;混凝土桥面板浇筑、斜拉索张拉后,主梁和拱塔的应力、线形实测值与理论值误差均在合理范围内,桥面标高满足无砟轨道铺设精度要求;铺轨后,拱塔和主梁的线形与应力、斜拉索索力等各项指标均良好,大桥整体施工控制精度良好。  相似文献   

14.
青岛延安路高架桥不同方案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延安路高架桥进行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2种方案的初步设计,并对2种方案的高架桥进行了工期、造价及后期维护等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5.
为尽可能减少对桥梁下部道路通行的影响和满足城市景观的需求,双柱花瓶墩预应力盖梁常作为城市高架桥的优选方案。传统的杆系结构受力分析无法准确模拟墩顶处预应力盖梁的受力特征,以某城市高架桥项目为依托,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针对墩柱及盖梁进行实体单元建模,应力和抗裂性等指标的验算结果均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6.
张俊杰  胡世德 《上海公路》1999,(11):101-105
本通过对轨道结构的模拟,建立包括和不包括轨道结构和五跨高架桥动力计算力学模型,取用人工地震波对该高架桥进行纵向地震反应分析,分析结果得出考虑轨道结构后的主梁位移和桥墩内力减少明显,轨道结构在轨道交通高架桥地震反应分析中的有利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以广州市人民路高架桥改造为例,以可持续发展交通理念为指导,改变人民路高架桥通行机动车为主的使用功能,发挥慢行交通功能,扩展老城区慢行交通空间,计划打造成城市高架公园,提升广州城市品质化建设.目标是通过对城市现状立体空间、平面协调、整体风貌、文脉延续等方面的协调统一,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通过人民路高架桥改造案例,实现集"文化、旅游、商业、交通、休闲"五位一体的城市高架公园慢行系统典范,实现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市政桥梁作为城市交通设施的重要组织部位,在其城市交通运输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城市高架桥施工往往受到现有城市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等错综复杂的交通环境以及狭小空间的制约,在城市高架桥箱梁施工中如何结合现状外界环境选择合理的支架、模板体系对市政高架桥施工安全控制、成本控制、进度控制以及保障交通、行人安全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武汉市重点工程——珞狮南路改造及配套工程高架桥建设实际情况针对箱梁施工支架、模板体系选择进行了探讨,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太原市解放南路高架桥及地下联络通道工程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高架桥梁与地下空间的一体化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和难点,对地下空间与桥梁结合设计的结构平面布置、基础共同受力计算等问题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日本富山市的稻荷千岁高架桥(Inarichitose Viaduct,见图1)是一座全长约1 280m的铁路高架桥,靠近富山车站的一段高架桥位于JR北陆主线和富山地方铁路线间,施工空间狭小,不能使用大型吊机,主梁重量必须轻,以便于使用小型吊机施工,因此上部结构采用先张法U形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