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双面叶轮离心压气机的叶轮内部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台架试验对单、双面离心压气机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 CFD 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并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双面叶轮出口处流动的掺混特性以及机匣处理对双面离心压气机内部流动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面离心压气机较单面压气机流量范围有了较大的提升,双面叶轮压气机扩压器内流动呈现极大的不对称性,从而导致了叶轮出口处的掺混效应。机匣处理装置可以使双面离心压气机处在良好的并行工作状态,对改善压气机性能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公路》1992,(3)
国家指导性重点新技术推广计划项目、交通部科技进步‘通达计划’粉煤灰筑路新技术推广项目于1992年元月8日在北京通过部级验收。验收委员会审查了课题组提交的全套文件,听取了课题组代表的报告,井观看了粉煤灰路堤示范工程录相片。经认真讨论一致认为: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兵器系统专业文献数据库总体组于1991年9月13日~16日对山西车用发动机研究所承建的车用发动机子库进行了鉴定验收。 鉴定验收组专家认为,车用发动机专业文献数据库是我国兵器系统发动机专业的第一个全中国源文献数据库,该库收集了涉及发动机专业主要技术领域的科技文献资料(包括发动机专业刊物、专业会议及兵工行业发动机科技档案中的科技资料)10000余篇。入库文献年  相似文献   

4.
<正>一、前言 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叶轮和涡轮叶轮是具有复杂空间曲面的关键零件。对自己设计制造的叶轮型面进行精确测量,可以查得设计与制造的差别,以便改进生产环节,直到生产合格的叶轮。对国外引进样机的叶轮型面进行精确测量,可了解其设计特点,提高我们的设计水平。 我所80年从意大利购进“IOTAP”三维座标仪,经过我们几年来的开发应用及对某些设备附件的改装,已能精确测量叶轮叶型。自81年起,我们根据叶轮型面的成型原理,进行了各种测量方案对比,采用自动测量和手工绘制放大图相结合的方法来提供实物图纸,经过反复摸索,终于在现有条件下成功地测绘了我所产品125JB增压器及国外增压器3LDZ、4MF755、4HD、TV-50、TV-81、K-42等的压气机叶轮和涡轮叶轮,为设计制造提供了大量数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增压器原机高原适应性不足的问题,开展了一维初始目标设计和详细的三维流动仿真分析,对车用跨声速离心压气机进行了高原适应性改进设计.通过降低叶片后弯角、增加叶片数进而增加叶轮做功能力来提升压比.通过叶片细节设计,包括分流叶片前掠和出口曲线掠型进一步优化压气机性能,最终通过了试验验证,在原机的基础上成功优化设计了高压比离心压气机,满足了发动机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6.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上任以来的首次政府工作报告,对2013年政府工作进行了回顾,对2014年政府工作尤其是重点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和详细说明,井提交人大审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雷诺平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与Realizableκ-ε双方程湍流模型,利用CFD软件建立了某大型涡轮增压器离心式压气机内部气体的可压缩流动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压气机内部气流的速度、压力等流动特性,利用宽带噪声模型对压气机进行了气动噪声源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叶轮区域是压气机的主要气动噪声源;压气机内扰动强度和叶轮转速是气动噪声声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宽带噪声与湍流强度的分布趋势一致。研究结果对分析压气机的气动噪声源产生机理及其控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人管理规则》已于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该规则规定了“新能源汽车定义、新能源汽车分类及管理方式、对不同技术阶段产品采取不同管理模式、详细列出了新能源汽车企业准入条件、申请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所应提交的材料。”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压气机蜗壳结构参数对离心式压气机性能的影响而设计了两款不同面径比的压气机蜗壳,并在增压器性能试验台上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匹配Ⅰ型蜗壳的压气机相比,匹配Ⅱ型蜗壳的压气机增压比、流量和绝热效率均提高:不同转速下,最大增压比提高1.44%~3.86%,最大流量增加3.85%~10.71%,且高转速下增幅明显;压气机最高效率由72%提高到74%;压气机喘振线更加平滑,无明显拐点,低转速下喘振线向大流量方向偏移量较少,而高转速下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10.
利用AVL FIRE软件以某车用涡轮增压器为研究对象,对其离心式压气机进行稳态仿真,获取压气机的特性曲线,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大致吻合;分析了压气机的内部流场,找出了流动损失的关键部位,为压气机的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增压器台架试验与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一新型压气机开展研究。首先针对压气机首轮性能试验与预测相差较大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原样机的特性并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依据样机分析与数值分析的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多方面的改进措施,包括变换壳体支撑型式、消除加工误差、优化高压级叶轮等。再对改进后的压气机进行了试验,新一轮样机的台架试验最终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离心式压气机工作时,叶轮流道中气体微团的流动的相对速度在垂直于叶轮转轴的径向平面上投影的二元分析,并利用流道中叶片压力面上出现负速度时的叶轮转速与投影在该平面上的气流平均速度、叶轮主要的几何参数的关系式,分析了国内外一些离心式压气机在设计工况下叶轮出口段流道中存在负速度的情况与实验所测得的压气机性能的关系之后,提出离心式压气机叶轮流道出口段可控负速度设计—沿叶轮半径等临界角速度设计的建议。本设计方法可作为详细计算三元流场之前,初估叶轮的几何参数(Z、β_Γ、R_K、b等)之用,这样可以减少验算三元流场的计算方案,节省电算费用。对没有条件进行电算的地区或单位,可以用本方法近似地验算叶轮出口段流场,供选取设计方案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 日本燃气轮学会于1983年1月20日、21日在东京举行第十一届燃气轮讨论会。讨论会的总议题为“燃气轮高效率化技术的现状和将来”。会上发表的主要论文有: △东京大学高田浩之:《轴流压气机技术的最近动向》; △航空宇宙技术研究所高原北雄:《冷却涡轮技术的现状和将来》; △三菱重工业公司福江一郎:《大型燃气轮技术的现状和将来》;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4月23-24日,第七届国际汽车变速器技术研讨会将在上海召开。针对变速器技术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我们将开展论文征集活动,努力将研讨会打造成为国内最高水准的技术学习和交流平台。征文范围为国内外院校及汽车整车企业。在此,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提交精彩的论文或报告。一、会议主题创新分享合作二、时间和地点2015年4月23-24日(星期四-星期五),上海二、会议规模40+技术报告;60+展品展TK;600+参会代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图纸拧紧信息识别技术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旨在通过对图纸拧紧工艺信息的提取和识别,实现对拧紧工艺参数的自动化录入。本文首先介绍了拧紧信息识别技术的背景和意义,然后阐述了拧紧信息提取和识别的原理和方法,包括图像处理、特征提取、模式识别等。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并对同类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为工业制造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小流量下离心压气机流场分析及喘振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对某小型离心压气机在设计转速下小流量工况时压气机内部流动现象的非定常效应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喘振发生前离心压气机各部件非定常流动的特点,通过对稳态计算结果的分析发现了离心压气机在近喘工况时各部件性能均下降的特点,综合非稳态和稳态的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种新的压气机喘振发生机理并进行了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17.
针对轴流式动力涡轮低转速、低膨胀比的技术特点,利用负载压气机作为耗功部件,搭建试验台架,采用温降法对轴流式动力涡轮的绝热效率特性进行测定。试验过程中,根据相似原理对动力涡轮的设计工况参数进行相似化处理,采用低温(80℃以下)驱动方式进行测试;为了提高测试精度,采用了电加热调温、管路包裹、出口稳压处理等措施。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负载压气机作为耗功部件,采用温降法并综合各种技术措施,能够满足轴流式动力涡轮绝热效率特性的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8.
信息     
带可变扩压器的压气机据报道,日本石川岛播磨公司成功地研制出带可变扩压器的涡轮增压器压气机。该压气机是配套柴油机和汽油机排量为2L~3L级,是专为叶轮直径为5 0mm左右的车用增压器而设计的。这种压气机的叶片自动伸缩实现了可变功能,使扩压器兼顾了有叶扩压器和无叶扩压器的优点,实现了宽广的工作区域和高效率的目的。可变机构采用空气压力驱动环状振动片使扩压器的叶片移动,其上配置有许多叶片的金属轮盘与环状振动片连接,通过带狭缝的罩盖进行驱动。位于环状振动片后面的弹簧把叶片金属轮盘顶在压气机蜗壳的壳体侧即成为有叶状态;在…  相似文献   

19.
汽车CAD图纸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汽车过程中地设计图纸进行使用和管理,建立一个汽车设计图纸管理系统模型,并结合目前先进的计算机局域网络技术和E-Mail通讯技术,在通用CAD软件平台AutoCAD上,采用工程数据库技术,用C语言开发了汽车设计图纸管理系统ADDMS,实现了汽车设计图纸的管理和设计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20.
<正> 由陕西渭阳柴油机厂承担的科研课题——高速柴油机非金属材料研究,目前在陕西宝鸡通过了由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主持的部级鉴定。 高速柴油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是为了适应引进柴油机国产化的需要,由原兵器工业部下达的科研项目。课题组经过十年的艰苦工作,使得主要机种413F柴油机的148项非金属材料实现了国产化。该研究课题中的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