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铁道部党组提出了实现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为了满足这样一个战略目标的要求,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厂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轨道电力牵引装备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基地,如何实现轨道电力牵引技术装备的跨越式发展,本刊执行主编(记者)胡可良就此对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株洲电力机车厂总工程师朱龙驹进行了专访.现将访谈内容辑录成专稿刊发.  相似文献   

2.
为了配合实现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推动客运高速、快速和货运重载技术的发展,应广大技术人员要求,我刊组织了系列技术问题讨论,请有关领导、专家畅谈各自的观点。本期特请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研究中心机车车辆研究所张红军教授,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黄成荣研究员,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厂陈国胜高级工程师,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封全保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就高速列车转向架技术问题谈谈各自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配合落实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我刊就“我国牵引动力技术的现状与发展”主题,采访了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赵小刚同志;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谢维达同志和原郑州铁路局机务处副处长汪志章同志,请他们从技术管理、研究开发及运用维护等角度谈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一)近几年来,不少同志在探讨铁路牵引动力发展政策方面阐述了各自的看法:有的同志认为铁路牵引动力发展应以电力牵引为主;有的认为应以内燃或蒸汽牵引为主;还有的提出三种牵引方式并存。由于意见分歧太大,加上其它原因,直接响影到这一技术政策的制定。那么,分歧何在呢?从学术观点来讲,铁路牵引动力发展政策之争的主要分歧在于进行牵引动力技术经济  相似文献   

5.
技术监督工作作为铁路的基础技术,对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支撑与保障作用,铁路跨越式发展为技术监督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铁路局技术监督工作必须服务于铁路运输经营、扩能提速、安全装备和管理创新,为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DJ2型交流传动客动电力机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颖 《电力机车技术》2002,25(2):5-7,36
简要介绍了最新研制的国产DJ2型大功率交流传动客运电力机车,并对其总体结构,技术特点及主要技术参数进行概述,对其牵引性能进行计算分析,由此论证指出交流传动是21世纪中国铁路牵引动力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今年1月下旬,受南方雨雪凝冻天气灾害影响,中国湖南、江西、贵州等地电力系统接连发生故障,波及铁路京广线、沪昆线等主要干线的牵引供电网和通信信号系统,导致部分区段电气化铁路运输瘫痪,造成大量列车滞留、晚点和停运,打乱了铁路的正常运输秩序。灾害对铁路的影响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一旦电气化区段电网损坏或供电系统遭到破坏,电气化牵引动力即面临瘫痪,铁路运输也就中断。因此,应在电气化铁路重点区段和重要枢纽、车站,预置一定数量的蒸汽、内燃机车作为应急储存,一旦需要,可迅速替代电力机车,牵引列车运行,从而尽陕恢复铁路畅通。另外,内燃牵引区段目前在中国铁路里程中还占有较大的比例,内燃牵引技术和内燃机车技术的发展还在铁路运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上述原因,“铁路内燃牵引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专题座谈会于2008年4月25—26日召开,本次活动由中国铁道学会和《世界轨道交通》杂志联合主办,铁道部相关领导、企业高层以及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他们就内燃牵引技术的发展和彼此关心的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和满足铁路客货运量增长的需要,俄罗斯铁路公司制定的战略发展规划对新一代牵引动力牵引机车车辆提出的主要要求是降低在整个生命周期的电能和燃油运营支出费用10%~15%,机车技术运用系数不低于0.95,提高货运机车轴重到27t,增加两次修程间的机车走行公里-TO(技术检查修制)达到15万~2万km、  相似文献   

9.
铁路跨越式发展为铁路通信信号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是推动铁路通信信号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也给铁路通信信号技术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2003年,围绕新一代分散自律调度集中(CTC)的开发、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铁路技术政策及铁道部关于铁路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对在我国铁路各种线路条件和负载条件下机车牵引性能的要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关于我国货运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系列和客运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系列的建议。同时根据牵引计算指出,为满足200km/h,牵引1100t客运列车的要求,必须尽快研制200km/h,6轴7200kW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