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伯平 《船艇》2005,(4):55-56
船舶在水中航行时遭受到阻力,为保持一定的航速,必须供给船舶一定的推力以克服它所受到的阻力,推力是来自船上专门设置的一种设备,此设备称为推进器,推进器运转时必须消耗能量,所消耗的能量由船舶动力装置供给,所以推进器的作用是将船舶动力装置所提供的能量转化成克服水阻力、推船前进的推进功率,推进器的种类很多,有风帆、明轮、喷水推进器、z型推进器、直叶推进器及螺旋桨等。由于螺旋桨构造简单,重量较轻,效率也较高,因而被绝大多数船舶所采用。螺旋桨和船体、主机在船舶航行中构成了一个统一的“联动机”,由主机供给能量,使螺旋桨旋转…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磁流体推进基本原理;回顾世界代表性船舶磁流体推进器开发情况:介绍磁流体推进器的类型与基本结构;阐述磁流体推进器特点和技术开发存在的问题;描述高温超导技术的发展;并指出船舶磁流体推进器的实用化前景在于高温超导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1提速和减速大型集装箱船舶一般都有强大的主机功率,在最小允许用车(微速进或极慢车)的情况下,也有7~8kn的速度,有些船可达9kn;前进一的静水速度有12~13kn,前进二有15kn左右。船舶从静态状况下开始用车,假如在5min内开到前进二,那么船将在10min内达到10kn以上的速度,如果在10min内开到前进三,那么船约在15min达到其前进三的速度(我轮为19.5kn)。对船长来说,了解和掌握本船的操纵特性非常重要,也就能安全灵活地操纵船舶。(1)提速:在船舶离泊或起锚后,一般先用微速或前进一航行,待船进入航道或计划航线后再视情况逐渐加到一定的速度———安全…  相似文献   

4.
<正>12月22日,英辉南方造船(广州番禺)有限公司为珠海高速客轮公司设计建造的铝合金双体高速客船——"海琴"船顺利完成试航。在试航过程中,该船试验航速达38kn,最大航速曾达40kn,远超过设计航速34kn,船舶操纵性良好,各种设备都一次通过CCS检验,各项性能均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直翼推进器可在360°范围内快速改变推力方向及大小,具有优良的操纵性和机动性,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对动力系统有特殊要求的船舶中,如拖船、扫雷艇和海洋工程船等。本文以采用直翼推进器的船舶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船体、柴油机以及直翼推进器之间的能量转化,采用MMG操纵运动非线性数学模型,建立Matlab/Simulink模型,进一步研究基于直翼推进器的船机桨匹配特性,为进一步提高直翼推进器实船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吊舱推进器船舶是一种新型的电力推进船舶,这种船舶的稳定性和机动性良好,近年来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吊舱推进器船舶的操纵水平,进而提高吊舱推进器船舶的动力特性,本文针对该船舶的操纵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通过建立吊舱推进器船舶的操纵运动模型、海上干扰作用力模型,对吊舱推进器船舶的运动进行仿真试验,对改进该船舶的动力性能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对喷水推进船航速的快速、精准预报,基于ANSYS-CFX软件平台建立喷水推进器推力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型,采用分块六面体结构化网格离散计算域,采用稳态多参考系法求解雷诺时均的Navier-Stokes方程和SST湍流模型,对喷水推进器内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壁面积分法获取喷水推进器的等转速推力曲线,将其与船阻力曲线相叠加,通过求曲线的交点预报航速.选取可提供推进特性图谱的船A、带双级轴流式喷水推进器的船B和带混流式喷水推进器的船C为例,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船A配置的喷水推进器的推力计算值和航速预报值与厂商提供的数值吻合良好,船B和船C的航速预报结果均与实船试航值比较接近,最大偏差小于0.5 kn.结果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可信性和适用性,进一步表明该方法可较好地指导喷水推进器厂商根据船舶所有人的需求便捷地选出合适型号的喷水推进器.  相似文献   

8.
姜玉林 《航海》2010,(4):52-53
<正>为了提高船舶的操纵性,满足船舶狭水道低速航行及靠离码头等各种机动工况的需要,船舶侧向推进器(side thruster)装置在各种类型的船舶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现代大型海洋运输船舶、港内作业船舶、海洋工程船舶、海洋石油服务船  相似文献   

9.
POD推进器是一种新型的电力推进器,近年来在船舶领域获得了广泛的重视。POD推进器相对于传统的柴油动力系统推进器,具有方向控制灵活、水动力特性好、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POD推进器船舶的运动控制仿真,通过分析POD推进器船舶的动力特性,建立运动控制系统,并在Matlab中进行了运动控制仿真。  相似文献   

10.
<正>0引言瓦锡兰柴油机在船舶中速柴油机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随着瓦锡兰上海生产基地的产量不断增加,预期在国内建造的船舶上装配瓦锡兰柴油机的比例会逐渐提高。笔者以在船工作期间遇到的瓦锡兰柴油机起动故障为例,探讨瓦锡兰柴油机起动系统故障的易发点以及管理和保养问题。某工程类船舶,艏机舱型,推进器为肖特尔全回转电力推进器,电力来源为6台瓦锡兰中速柴油发电机,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传统单向航行的客滚船在港口需要调转船头增加离港靠港时间,以及车辆倒车上船或者下船的不安全等问题,设计了76 m双向航行客滚船。该船有四层甲板,可容纳499名乘客;艏艉对称,360°视角驾驶室位于船体中间;采用4台主机、4台全回转式轴带推进器,可以达到12 kn服务航速。此外,还按照规范要求的方法分析了499名乘客和17名船员逃生方案,其结果满足客船规范逃生时间的要求。结果显示:该船型的布置特点在功能上可以保证船舶在靠港和离港的时候不需要调转船头,船舶上直线的车道就能方便车辆上下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推进器是船舶航行过程中推力的来源,其设计是船舶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部分。由于工作环境不同,冰区航行船舶推进器与敞水船舶推进器相比在载荷分析和设计上差别较大。为给冰区航行船舶推进器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针对冰级桨的水动力特性、冰载荷以及空泡等性能的特殊性予以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在冰区航行时,海冰的存在会导致船舶推进器遭受更大量级的载荷,并且在低进速时易引发推进器的空化现象,产生强烈的噪声。[结论]研究表明,设计冰级桨时要特别注意冰载荷的量级和空化效应,并考虑采用铜合金或奥氏体钢等耐低温材料建造推进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全旋回推进器船舶的操纵特性,比较分析该类型船舶与传统船舶在车舵控制和车舵显示两个系统方面的不同,阐述该类型船舶引航信息交流的内容及其重要性。结合引航实践工作,借鉴国外船舶操纵资料,提出全旋回推进器船舶在独立机动模式和航行模式下不同引航操纵指令的特点,强调引航员应加强与船舶驾驶人员的信息交流,提高自身引航技术,以适应全旋回推进器船舶。  相似文献   

14.
《江南集团技术》2003,(3):29-29
希腊旅游轮渡公司Attic的分公司Superfast成为成功开发Superfast旅游渡船系列的最新造船厂。Superfast Ⅺ、Superfast ⅩⅡ已分别于今年4月和夏季交付。这两条船外观与以前系列相似,但这两条船的输出功率更大,营运航速更快,接近30kn,最大航速可达31.4kn。两船各装备有1台CP螺旋桨,2个半平衡舵,2台1000kW首推进器,1台1400kW尾推进器,3台辅机,2台轴发电机。  相似文献   

15.
单桨运输船采用吊舱式推进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已投入营运的两型单桨运输船采用常规推进与吊舱式推进方式的船模对比试验结果和相关研究资料为基础,分析研究了采用吊舱式推进器前后性能变化规律及结果成因。结果表明:单桨船舶采用吊舱式推进形式,可以做到其快速性与采用常规螺旋桨推进相当;但航向稳定性略差,可增加吊舱式推进器的挂臂等侧投影面积以提高船舶航向稳定性。被研究船在设计航速附近常用小舵角下操纵性和大舵角下回转,吊舱式推进形式与常规推进没有明显差异。在低航速或零航速下,使用吊舱式推进器船舶的操纵性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正>永磁隧道推进器(TT-PM)是罗尔斯·罗伊斯公司隧道推进器的最新型设计,设计重点在用于产品的运行可靠性以及周期成本。该产品采用永磁电机技术,不仅提高效率,而且安装结构更加紧凑,推进器舱内只需安装可变速的传动装置,节省了船上的空间。其申请了专利保护的安装系统可以无需船舶驶入干船坞便可进行设备的拆除和替换,大大简化了产品的维修方  相似文献   

17.
国内动态     
正顺达与海军联合研发喷水推进器试航成功由海军工程大学和广东顺达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联合设计、制造的高性能混流式喷水推进器SD-HGD-PB255不久前在某军用高速巡逻艇上成功试航,实测航速超过设计航速3km/h之多。据悉,该型喷水推进器采用不锈钢作为喷泵泵体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16日,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为中海油旗下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我国首艘管道挖沟动力定位工程船"海洋石油295"号顺利交付。该船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入级中国船级社。该船总长95.0 m,型宽22.6 m,型深8.60 m,设计吃水6.20 m,载重量30 t,最大航速14 kn。该船装备全电力驱动系统、全回转推进器、DP2动力定位系统、100 t折臂升沉补偿吊机等先进设备,可配备自行式挖沟机、浅水射流挖沟机和深水挖沟机等世界主流海管挖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喷水推进船舶的阻力性能与常规船舶有着很大的不同,喷水推进器流道的存在会改变船舶尾部流场,对船舶阻力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方法]以FA1型三体船为计算模型,利用CFD软件STAR-CCM+,将喷水推进器流道看作附体,对比研究安装不同进流角喷水推进器流道前后船舶尾部流场变化。通过对比流道表面压力分布、船体流线的变化,阐述船舶阻力以及阻力成分产生变化的机理。[结果]结果表明:STAR-CCM+可以实现对于船舶阻力性能的预报;喷水推进器进水流道的安装会增大船舶阻力,主要为压差阻力的增大。[结结论]对进水流道倾角的优化可以增进喷水推进船舶的阻力性能。  相似文献   

20.
从分析单线航道通航效率影响机理入手,选用单线航道为研究对象,以船速特征为核心要素,选用船舶通过率,通航历时比和航道通畅度等效率度量指标构建单线航道通航效率评价模型;在抽象分析单线航道船舶通航过程的基础上,利用Arena构建单线航道船舶交通流仿真模型,并结合蒙特卡洛仿真思想,仿真探究船速特征与通航效率之间的内在关联关系。研究表明:当船速均值μ 10 kn,标准差σ1. 0时,单线航道通航效率的变化幅度6%,当6 kn μ8 kn且1. 0 σ1. 5时,单线航道通航效率的变化幅度 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