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海事组织提出至2050年将国际航运业的温室气体排放至少降至2008年的一半,中国也做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承诺。航运业尤其是远洋航运减排脱碳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是使用碳中和或零碳且经济可行的绿色能源作为动力。绿色甲醇为当下可用的、适合远洋航运的最佳脱碳燃料之一。文章分析了绿色甲醇动力船舶应用现状、绿色甲醇价格及供求关系等要素,并提出船东需积极行动起来在航运脱碳中抢占先机。  相似文献   

2.
正近两年,许多国家陆续宣布了各自的碳中和时间表,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净零排放已经成为与各行各业都息息相关的焦点话题。国际航运业在2018年就通过了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并明确提出2030和2050碳减排目标,许多航运公司也表达了自己的脱碳决心,并与其他利益相关方开展广泛合作,积极探索减排方案。在开发各种新型替代燃料的同时,  相似文献   

3.
为加快脱碳进程,A.P.穆勒-马士基(A.P.Moller-Maersk)宣布将于2023年启用以甲醇为燃料的支线集装箱船舶,向客户提供更多碳中和产品,并为燃料供应商提供激励,以扩大新型燃料的生产。此外,马士基表示,未来,所有自有新建船舶都将能使用碳中和燃料。伴随技术进步,客户对可持续供应链需求日益增长,在此快速推动下,A.P.穆勒-马士基将在2023年推出全球第一艘碳中和集装箱船舶,比此前计划在2030年实现该目标提前了七年,此举将加快海事运营领域的脱碳速度。马士基所有未来自有新建船舶将使用双燃料技术,能够实现碳中和运营或采用标准的极低硫燃油(VLSFO)运营。  相似文献   

4.
陈捷 《集装箱化》2021,32(4):1-5
以温室气体减排为目标的绿色航运是当前航运业的热门话题.为了实现国际海事组织确立的减排目标和愿景,有必要使用无污染或污染小、碳中和且经济可行的绿色能源作为船用燃料.与传统燃料相比,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燃料能够使船舶碳排放量减少20%,加之LNG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具有政策完善、供应可靠等优势,LNG燃料已成为中短期内最为现实可行的能够规模化应用的主流船用清洁燃料.  相似文献   

5.
<正>氢能清洁、高效,具备巨大的应用潜力与可持续发展潜力,是一种可助力实现碳中和愿景的能源载体,也被视作“未来能源”。鉴于氢能在实现碳中和愿景中的重要潜力,国际海事界各方也在积极探索氢燃料作为船舶替代燃料的实现途径,并积极致力于应对氢燃料“上船”所面临的各项挑战。  相似文献   

6.
正为进一步推进国际航运减排进程,国际海事组织(IMO)敲定了减排三步走战略,并制定了雄伟目标——到2050年实现零碳。然而就目前行业现状而言,绿色技术措施尚在研究中,零碳燃料也还未普及,想要实现IMO制定的目标,无论从时间还是操作难度方面都存在巨大挑战。那么,相较于其他措施,成本与时间优势明显的碳捕获与封存技术会是苦苦寻觅脱碳路径无门的航运业的最佳选项吗?船上又该如何进行碳捕获?脱碳塔真的要来了吗?  相似文献   

7.
<正>逐步减少传统化石能源的应用,发展替代性的低碳、零碳以及可再生能源是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重要路径。随着低碳、零碳燃料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成熟,船舶行业也已开始尝试使用低碳、零碳燃料替代传统燃油。作为船舶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低碳、零碳等替代燃料在当前渔业船舶中的应用也十分必要。文章分析了渔业船舶低碳技术的发展方向,详细介绍了渔业船舶替代燃料的应用形式,探讨了渔业船舶替代燃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赵博 《中国船检》2023,(8):28-32
<正>在向碳中和转型过程中,MAN Energy Solutions通过解决船舶、能源和工业领域的固有挑战来实现可持续价值的创造。恰逢Uwe Lauber博士来京,本刊记者就行业脱碳的话题与他进行了一次面对面交流,并就其它相关热点进行了独家采访。问:MAN Energy Solutions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有百余年。您如何看待中国业务发展的重要性及潜力?中国本地化的配置如何?  相似文献   

9.
王立健  秦寅 《中国船检》2022,(12):78-82
<正>目前,全球航运业脱碳进程不断加速,已进入燃料过渡阶段,正在朝着低碳化方向快速发展。甲醇作为一种新型船舶替代燃料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相对应的船用甲醇发动机的研发和推广也在稳步进行。甲醇动力船舶发展现状甲醇作为一种新型船舶替代燃料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近期甲醇燃料动力船舶市场持续火热,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全球节能减排呼声的日益高涨,作为碳排放大户的航运业正积极向节能低碳的方向"航行",具体措施包括制定与完善相关规则、开发新技术、研发清洁能源船型等。其中,液化天然气(LNG)凭借环保、清洁等优势对传统能源的替代作用愈发明显,全球航运业正在船用燃料市场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尝试。我国在这一领域起步较晚,行业门槛较高,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但市场前景相当广阔。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世界银行公布了系列报告,其中写道"氨气和氢气是未来航运业脱碳的最具可能性的零碳燃料"。其中在名为"The Potential of Zero-Carbon Bunker Fuel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的报告中提及,LNG可能在航运业的脱碳进程中起到的作用有限。分析中提到,绿色氨排在最前面,紧随其后的是绿色氢。他们在零碳候选燃料中,包括生物燃料、氢、  相似文献   

12.
结合船舶行业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寻找替代能源来降低CO2排放,氨燃料将会是最有希望的替代燃料的形势,分析氨燃料特性,结合散货船设计经验,对氨燃料散货船进行方案设计,提出两种可选的氨燃料散货船燃料舱的布置方案,对氨燃料的储存供给提供初步方案,明确氨燃料泄漏、蒸发、排放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降低船舶温室气体排放,满足国际海事组织的去碳化要求,航运业面临着寻找和获取低碳替代燃料的重大挑战。全球甲醇行业协会(The MethanolInstitute)曾表示,燃料选择对于航运业成功实现脱碳目标至关重要,甲醇不一定能成为航运业未来采用的唯一燃料,但它确实是当前和未来最符合标准的选择之一。近期,中国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各国航运业纷纷探寻替代能源,LNG作为清洁低碳能源,显然可以在能源替代方面赢得先机,并在满足国际公约、国内标准要求的形势下迎来LNG燃料动力应用发展的新机遇。节能减排是绿色航运业发展的主题,LNG燃料作为优质高效和经济清洁能源受到广泛关注和看好,但从国内试点LNG燃料动力船舶示范项目推进情况来看,LNG燃料动力船舶环保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5.
薛龙玉 《中国船检》2022,(11):35-38
<正>为了满足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航运业一直在不断挖掘新的脱碳潜能,而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则为船舶减少燃料消耗和降低废气排放带来了新的希望。近年来,各种类型的电池动力船舶陆续下水,向业界展示了船舶电气化蕴藏的潜在价值。与此同时,船用电池技术开发商也在持续优化电池系统性能表现,为船舶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创新电池动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航运业环保法规日益严格,实现碳减排目标的任务越来越紧迫,业界对各类脱碳手段的探索力度也越来越大.除了开发船用绿色替代燃料之外,许多海事企业也将注意力放到了正在快速发展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上.  相似文献   

17.
<正>尽管已经是确定的趋势,航运脱碳依然存在不确定的应对方案,金融机构又该如何应对?航运业正在面临着来自脱碳的挑战,这已经成为当前行业共识,包括船东在内的各环节都在寻求满足政策要求和自身运营需求的脱碳方案。尤其自今年1月1日,国际海事组织(IMO)MEPC.328(76)《MARPOL》附则VI修正案生效后,增加的两项碳强度相关强制减排要求,EEXI和CII,更使得减碳方案的出现越来越紧迫,而航运金融在其中发挥的力量被认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全球船用低速机市场三大品牌竞争格局已基本锁定,鲜有破局者,中日韩三国制造格局也全面确立,难有新的入局者。不过,随着航运业能源转型进展加快,低碳零碳燃料动力主机需求迅速增加,给全球船用低速机市场发展带来新的元素。回顾2022年,船用低速机市场延续2021年良好发展态势,MAN ES品牌低速机市场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在可持续发展意识以及环保法规等因素的多重驱动下,全球航运业正在积极寻求加速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加大力度挖掘各种可行的减排合规策略,在研发部署氢、氨、甲醇等新型替代船舶燃料的同时,也在尝试利用节能和航速优化等措施提升船舶能效。但是,实现航运脱碳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业界也无法寄希望于最后时刻有完美方案横空出世,航运业的去碳化进程是一个不断探索、试验的过程。在能够从根源上杜绝船舶排放的零碳燃料获得大规模成熟应用之前,仍有大量船舶需要燃烧化石燃料,这种情况下,如果可以利用碳捕集与储存(CCS)技术,就能为船舶合规提供更多灵活性。  相似文献   

20.
薛龙玉 《中国船检》2022,(11):30-34
<正>随着航运业减排脱碳的加速推进,船舶对清洁替代燃料的需求日益突出,这意味着船舶发动机也必须实现相应的升级。2021年11月,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温特图尔发动机有限公司(Win GD)宣布将分别在2024和2025年之前推出能够使用甲醇和氨燃料的新型发动机,为船东和运营商选择使用这些燃料脱碳提供了坚实后盾。作为全球大型船用发动机技术领航者,Win GD不仅坚持深耕创新发动机概念设计,而且也在不断丰富自己的解决方案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