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集装箱船舶的箱子落水事故时有发生,箱子落水直接造成了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水体环境保护和整个船舶的安全,集装箱船舶的安全应引起航运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从集装箱的积载与系固、稳性不良的表现、集装箱船舶的操纵等方面对集装箱船舶安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趋势持续发展,集装箱绑扎和系固要求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集装箱绑扎和系固不当容易引发集装箱坠海事故,不仅导致财产损失、航行风险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且对船公司的日常运营和商业信誉造成不良影响.2018年5月和2020年5月,澳大利亚悉尼港附近海域先后发生2起集装箱坠海事故.为了确保船舶航行符合《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的规定,澳大利亚海事安全局在对挂靠澳大利亚港口的集装箱船舶实施港口国监督检查的过程中,重点关注船载集装箱是否按照经审批的集装箱系固手册要求完成绑扎和系固;然而,集装箱系固手册仅考虑船舶积载的典型静态工况,如果严格按照手册要求对集装箱实施绑扎和系固,码头作业效率和船舶载箱能力将受到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林建 《集装箱化》2005,(8):20-22
说明了集装箱船制定《货物系固手册》对确保船舶集装箱积载安全及航行安全的重要性。介绍了国际上关于PSC的法律依据,并以《货物系固手册》为主要内容,阐释了各项规定检查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4.
李力 《集装箱化》2021,32(9):8-10
长江口水域狭水道是全球最繁忙的水道之一,而长江上海段又是水水中转的重要节点,往来船舶流量巨大,尤其是国际航行集装箱船舶与内支线集装箱船舶在此交会,一旦发生集装箱落水事故,不仅会对上海港进出口通航秩序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可能引发不同程度的水体污染、人员伤亡等次生事故.本文分析内支线集装箱船舶"凯通XX"'号集装箱落水事故原因,针对内支线集装箱船舶专项检查发现的典型缺陷,分别从船公司和海事管理机构的角度提出加强内支线集装箱船舶安全营运和监管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徐勇 《上海造船》2007,(2):31-33
介绍了集装箱船运输与集装箱系固的现状,分析了集装箱海上运输丢失事故的原因,提出了集装箱系固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浅谈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操纵体会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超大型集装箱船为例,分析了该类型船的性能及操纵特点,探讨了大型集装箱船舶的操纵方法。结合航行实践及驾驶经验,提出了最佳驾驶操纵方法和在紧急情况下防止事故发生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大型集装箱船舶在恶劣海况中航行的风险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有多艘大型集装箱船舶在航行时遭遇恶劣天气和海况,酿成险情,造成事故,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此文基于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先后发布的1228号通函《对"不利气象和海况时避免危险局面的船长指南"的修正》和《2008年国际完整稳性规则》,结合实际,分析和探讨了大型集装箱船舶遭遇恶劣天气和海况中航行的风险及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以确保大型集装箱船舶平安渡过恶劣天气和海况。  相似文献   

8.
马小明 《上海造船》2017,33(2):62-66
为给参与甲板集装箱系固操作的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国际海事组织(IMO)推出集装箱安全系固的新要求,包含安全通道布置、照明布置、系固设备设计、系固人员培训及系固操作与维护程序等内容。该要求的实施将给集装箱船的设计建造带来一定的影响。基于此,对集装箱安全系固的新要求进行介绍,并对集装箱设计及布置中影响最大的安全通道的内容进行详细分析。以实际在建的集装箱船为例,验证新要求实施后带来的影响。在充分实施新要求以保障操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提出对船舶布置的优化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型集装箱船舶在大风浪中坠箱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型集装箱船舶工作中,我经常收到集装箱船舶在大风浪航行中发生坠箱事故的航行警告和通报。我公司的姐妹船上也曾经发生了数量达30多个集装箱的坠箱事故。在2006年5月31日,我轮又收到了一艘名叫“CS”的集装箱船舶的航行警告,说该轮在印度洋苏格拉岛正东120n mile的地方发生  相似文献   

10.
罗扬 《船舶》2010,21(4):28-33
针对集装箱船航行过程中集装箱的运输安全,探讨了集装箱系固的计算方法。以德国劳氏规范和中国CCS规范为依据,分析了集装箱的受力及力的传递与分配,重点阐述了集装箱堆重计算的原理。并以堆重计算为基础,介绍了捆扎计算的基本方法。希望对集装箱船的结构设计以及舾装设计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700~4 200 TEU等5种典型的集装箱船,对《CCS-2012》规范和《CCS-2017》规范给出的2种用于集装箱系固计算的横向加速度计算方法进行对比,计算5种船型不同纵向位置的横向加速度及可实现的最大堆重,基于4 200 TEU集装箱船讨论船型参数对《CCS-2017》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CS-2012》相比,《CCS-2017》对船舶尺度大于1 900 TEU级的中、大型集装箱船的系固设计有利,但将给船舶尺度小于1 900 TEU级的小型集装箱船的系固设计带来不利影响;对于船舶尺度大于1 900 TEU级的集装箱船,随着船舶尺度的增加,《CCS-2017》的优势越明显;方形系数、航速、船宽对《CCS-2017》的横向加速度及最大堆重计算结果存在一定影响,其中船宽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提高和改善大型集装箱船舶装载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充分掌握大型集装箱船在满足船舶规范规定的适航、适货条件(船舶吃水、稳性、强度、系固、安全航行及适货要求),结合国际及国内有关法规及港口有关规定,提高和改善其装载能力,发挥更大经济效益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航运界连续发生集装箱船货物海上自燃事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同时,通航环境和人命安全也受到威胁。本文从海事现场检查案例出发,通过分析案例和解读处罚规定,结合集装箱船舶实际情况,提出船载危险品集装箱货物安全注意事项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集装箱船配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合理的箱位分配,它对保证集装箱船装载后的航行性能及其码头装箱效率有重要的影响.随着集装箱船的大型化及待装船箱量的增加,该问题的求解较为困难.结合集装箱船配载中箱位分配的实际操作特点,提出了利用与禁忌算法相结合的混合蚁群算法来求解集装箱的箱位分配问题.仿真模拟试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在不影响装箱难度的同时,大幅提高集装箱装船后船舶的航行性能.  相似文献   

15.
胡月祥 《中国海事》2013,(10):24-26
一、事故经过某轮为改装的全集装箱船舶,主要航线为远东到欧洲地中海航线。在中国国内港口满载集装箱出口,集装箱内装载件杂货和部分小型工程车等。开航前大副带领水手长对全船的集装箱系固绑扎从前到后都进行了通常检查。其绑扎状态符合适航要求,大副把检查情况记录于航海日志。尽管是改装船,船舶具有船级社认可的系固手册。绑扎属具依据集装箱系固手册要求配置了适用的花篮螺栓、  相似文献   

16.
在日本“ONE”航运公司旗下"ONEAPUS"轮重大集装箱倒塌落水事故的阴霾还未消散之际,2021年1月20日,丹麦航运巨头马士基集团在其官网对外公布,集装箱船TP6MAERSKESSEN在1月16日由中国厦门前往美国洛杉矶途中遭遇坏天气,导致约750个集装箱落海,还有其他一些在船的集装箱受损。无独有偶,近期国际知名班轮运输公司长荣和以星也报告了有船载集装箱落水的事故。接二连三的集装箱倒塌落水事故再次引起了航运业的极大关注,也给处在集装箱运费飙升大环境下的班轮公司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集装箱船改装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智 《中国修船》2003,(1):9-12
集装箱船属布置地位型的运输船舶 ,船上集装箱堆垛和装卸的快捷方便是集装箱船的改装设计是否成功的标志。文章论述了在集装箱船改装设计的工程实践中 ,解决诸如集装箱系固方法、系固受力计算以及箱角处船体结构加强等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梁海澄 《中国水运》2006,4(8):131-132
集装箱船与普通货船一样,为了船舶的航行安全,减少中途港的倒箱,缩短船舶在港停泊时间,保证班期和提高经济效益,因而必须进行配载.集装箱配载由专门的配载岗位负责,配载岗位的人员遵循一定的工作标准,并注意集装箱配载中的相关问题来完成配载工作.  相似文献   

19.
黎峰  周亮 《上海造船》2014,(4):20-23
国内航行的多用途船的船舱内载运集装箱时,因船舱空间尺度、装载集装箱的尺度及箱内货种的特征,选用可靠的系固方式是保障船舶和货物安全的前提。尽管横向拉压支撑的系固方式应用广泛,但由于系固活动件数量多、质量大且系固过程费工费时,不适应国内多用途船装运的集装箱运程短,且又要保证装卸效率。经过多种集装箱系固方式的适用性及相应的技术指标深入对比分析,结合各种运输工况,提出了5种系固方案选型并结合实例分析。系固方式的选型过程可供相关船舶运输及设计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某船弯道航行时船载集装箱侧翻落水事故建立力学分析模型,提出防范该类事故的技术路线为降低集装箱绑绳的拉力和提高其许用负荷,提出了四种改进措施,数据分析表明,综合采取四种改进措施后,可有效避免绑绳崩断所导致的集装箱侧翻落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