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瑞云  赵长相 《公路》2022,(4):267-270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势必提速区域交通格局重塑,湾区城市交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要求。分析干线路网与城市发展协调机理,利用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数据、交通监控视频数据等大数据研究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区域交通发展要求和交通需求态势,明确干线路网规划建设思路,提出适应湾区发展的“通道联动、网络塑城”的城市干线路网发展策略,并据此拟定中山市快速干线路网布局方案,为类似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商讯 《商用汽车》2021,(11):15-15
2021年11月5-7日,第7届广州国际汽车零部件及售后市场展览会(AAG)于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成功举办。本届展会展出面积达3万m^(2),参展企业600余家。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力在开幕致词中表示,"十四五"开局之年,广州率先培育建设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全球会展之都。AAG扎根广州7年,作为华南地区汽车售后市场规模最大的专业展览会,积极拥抱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3.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先试探索低碳发展之路。从本地区能源供应结构和终端消费进行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化石能源以外部供给为主,电力生产依赖煤电,能源终端消费碳排放随产业转移。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优化能源供应和产业结构、发展智能电网、建设低碳城市等举措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碳排放。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如期举办。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方寅亮受邀参加"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产业国际合作论坛",以"汽车行业芯片需求趋势及全球供应链合作展望"为主题发表演讲,从车用芯片需求趋势出发,剖析芯片供应链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印发《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包括9个方面100条重点举措,主要着眼中期安排,进一步明确了广东省今后三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进一步量化阶段性目标,为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将突破500万辆,带动国内经济增速超过20%。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将趁势蓬勃发展,成为重点机遇赛道。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要聚集地,也是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点区域,在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领头羊”角色。基于此,本文对新能源汽车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布局进行分析,厘清当下面临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加强基础建设、完善国家政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5月6日,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超级工程——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工程投资约354亿元,将以深层隧洞输水方式,穿越珠三角核心城市群,将西江水源源不断输送至珠三角东部。届时,广州、深圳、东莞的缺水问题将得到缓解,同时为香港、番禺、顺德等地提供应急备用水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战略支撑。作为国务院部署的全国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与粤港澳大湾区标志性项目工程,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广东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受水区域最广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输水压力最大、盾构隧洞最长的调水工程。  相似文献   

8.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节点,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使珠海成为大陆唯一与香港、澳门都有陆路联系的城市,珠海在珠三角的区位发生了重大改变,将成为联系广大中西部内陆与港澳的门户。对珠海的客运交通枢纽布局进行整体优化,着眼全球以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承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国际机场和国际远洋航线;打造复合口岸枢纽,对接港澳,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谋求高速铁路通道,融入国家高铁网,构建珠江西岸铁路枢纽;依托轨道交通建设,建立与中心体系耦合的内部交通枢纽,引导和支撑城市空间扩展。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印发《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总体规划(2018~2035年)》(简称《规划》),明确将交通互联互通作为先导,最大限度发挥广西毗邻粤港澳、与东盟国家海陆相连的沿海沿边区位优势,积极打通大湾区向西南地区辐射拓展的关键通道以及与东盟加强合作的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10.
<正>港口既是国际物流链中的重要一环,更是带动腹地经济发展。日前令世人瞩目的粤港澳大湾区便是依港而生,更将依港而兴。人口规模超6800万,经济总量达1.58万亿美元,将发展成为比肩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作为湾区物流交通和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港口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粤港澳大湾区是全球港口最密集、航运最繁忙的区域,2017年货物吞吐量超过15亿吨,包含广州、香港、深圳、  相似文献   

11.
<正>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支柱产业,代表国家未来交通行业的发展方向,对人才的需求量也是巨大的。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已经形成了以深圳比亚迪、广汽新能源、佛山一汽大众、恒大、中兴、宝能、花都东风日产、小鹏等新能源汽车企业为主体的产能布局,同时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也在不断提升。职业院校应抓住机遇,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大背景,利用地区及国家政策扶持的优势,探索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模式,为行业培养更多人才。  相似文献   

12.
分析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临界地区的东莞水乡功能区城市和交通发展特征及面临的关键问题,考虑东莞市社会经济发展路径及其对水乡功能区的影响,提出该地区城市发展路径和交通发展策略,给出相应交通规划图。  相似文献   

13.
粤港澳大湾区上升到国家战略,粤港澳合作将进一步深化,坦洲处于城镇化向城市化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主动接受香港、澳门、横琴自贸区的辐射带动,积极参与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快速发展。坦洲镇与周边城市以及港澳地区协调合作,特别是在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中,坦洲交通规划如何发展?如何能积极的对接珠海?把坦洲从中山南部一隅转变为与珠海同城化融合发展的先行区,做到生态宜居精品小城,本文对坦洲高标准综合交通规划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高速公路交通量增长迅速,而部分高速公路互通立交通行能力的不足,已经成为影响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的主要因素。该文结合大湾区交通流及路网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了互通立交通行能力的分析思路及方法,重点对匝道分合流区域的服务水平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最开放、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交通发展已进入网络化、立体化、多模式化的新阶段,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建设决策、运营管理等如何实现区域级大范围的量化分析,科学化、精细化地评估规划决策是迫切的需求。针对省内既有模型技术架构不够完善、基础数据更新不及时、核心参数缺少标定、精细化评估分析应用相对不足等问题,结合未来湾区时空格局重构及出行规律、模式演变等发展转变,提出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新一代区域综合交通模型体系方法,重点推进区域模型技术架构优化升级、模型数据库搭建更新、模型核心参数标定校核及模型应用测试等关键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提升新片区陆上交通发展水平,服务于新片区产业协作、交通互联、生态协同、文化共融目标,在综合交通总体框架下对现状和既有路网规划进行了评估,结合新的城市发展定位和空间格局对交通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骨干路网规划目标和主要策略,构建了对外、新片区、主城区三个层次的骨干道路网络,并且针对重要通道规模、客货运功能组成、建设型式开展了深化研究,用以明确近、远期发展方向,为重点地区开发和重大项目实施提供依据,为新片区"十四五"规划及下一层次规划编制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铁、网约车、私家车等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香港道路跨境客运行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分流影响,企业经营受到严重挑战。通过对粤港跨境客运行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当前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一体化背景下香港A企业的转型升级探索实践为案例,以点带面进行分析,提出了粤港跨境客运行业转型发展方向和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江波  陈书润  苟爱萍 《公路》2023,(5):198-204
选取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高速公路路网为研究对象,采用对偶映射法建立相应的复杂网络模型,运用复杂网络特性指标节点度、度分布、平均路径长度、平均聚集系数分析其网络拓扑结构,并用随机攻击和蓄意攻击两种攻击策略,以最大连通子图相对大小、平均路径长度、网络相对效率等3个指标对该网络的鲁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网络拓扑结构上,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高速公路路网是小世界网络但并不是无标度网络;鲁棒性分析方面,节点度高的节点是影响路网鲁棒性的主要因素,该路网由于路网中节点度大与节点度小的节点数量相当,因此在面对随机攻击时较蓄意攻击表现得较为鲁棒。  相似文献   

19.
吴玲正 《中外公路》2021,41(2):189-192
深中通道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位置,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水域连接起深圳、广州和中山,是一座集"隧、岛、桥、水下枢纽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跨海交通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桥梁工程规模宏大、建设条件复杂、结构物类型众多、技术难度高,同时国内外鲜有成熟案例可供参考,因此建设难度很大.为实现高标准建设,使其成为屹立于大湾区口门的平安百年品质...  相似文献   

20.
《公路》2017,(12)
介绍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营运模式构建及策划背景,统筹考虑了项目地位、运营需求、复杂技术、跨界通行等营运养护特点,策划了"目标确立+模式构建+制度设计"的营运管理金字塔思维模型;提出了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运营目标及理念,并进行诠释,结合项目特性将宏伟目标分解为三个阶段,并辅以制度体系保障以期逐步逼近目标;介绍了主要业务板块模式,构建并阐述了养护产业化工人、养护四化管理、全方位对标青马大桥等养护管理模式。运营使命契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战略,得到港珠澳大桥三地联合工作委员会、港珠澳大桥技术专家组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