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目的:潍烟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沿海通道和京沪辅助通道向山东半岛的延伸,具有重要的路网功能与城际铁路功能。本文在分析烟台枢纽客运作业量及车流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枢纽现状、在建及规划项目,系统研究确定推荐方案,旨在为潍烟铁路引入烟台枢纽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高速铁路引入应提早纳入城市规划,并为新线的引入预留条件及发展用地;(2)应尽量避免高普混跑、客货混跑,便于运输组织,增加旅客舒适度;(3)应合理考虑枢纽内车站布局,有利于带动城市发展,方便旅客出行;(4)高速铁路引入应尽量利用既有铁路设施及市政设施,提高资源利用率;(5)本研究成果可为后续项目设计及类似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忻保、兰太高铁引入太原铁路枢纽造成的既有设备设施难以满足运输需求的问题,分析南北向四线通道与"两主一辅"客站格局对枢纽发展的制约。结合城市空间布局与规划、枢纽车流特点、枢纽内通道通过能力与既有客站通过能力适应性等因素,对既有8条干线与规划京昆、呼南、青银3条高速铁路干线引入后,枢纽总图规划与客运系统布局思路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枢纽问题、促进枢纽客运系统发展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为枢纽后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随着铁路客货运输需求的快速增长,齐齐哈尔枢纽作为我国东北路网的重要枢纽,其生产力布局呈现出不满足运输发展需求和点线能力不协调的情况,客货运输也存在一定的交叉干扰,因此有必要结合齐满高铁和通齐高铁等工程的引入以及城市发展规划,对枢纽的结构组成和新线引入方案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于控制枢纽各部分的发展规模,力求为路内其他枢纽,尤其是十字形枢纽的总图规划提供可借鉴的思路。研究结论:(1)枢纽框架为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共同构成的双"十"字形格局,担负着所衔接线路的客货交流任务;(2)客运、机辆系统适度提高生产能力和服务水平;(3)解编系统基本维持现状;(4)货运系统整合现有资源,规划建设二级物流中心;(5)本研究成果对全路其他类似的十字形铁路枢纽规划具有借鉴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京沪高速铁路在引入天津枢纽方案研究过程中,随着对高速铁路认识的逐渐深入,引入方案也发生变化,既要考虑高速铁路高标准修建,又要考虑减少工程投资、减少对城市和枢纽现状的影响等因素。随着京津城际和津秦铁路的建设,需逐渐完善京沪高速铁路引入天津枢纽的方案,使建成的京沪高速及相关工程更加合理,天津枢纽客运系统更加灵活。  相似文献   

5.
京沪高速铁路客运站站址选择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目的:本文结合我国正在建设的京沪高速铁路客站站址有关前期研究情况,从枢纽总图规划、客运站数量、与既有客运站关系、城市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探索性地提出了高速铁路客运站站址选择应高度关注的问题.研究结论:(1) 我国必需大量新建线路及铁路车站;(2) 既有线在快速铁路网中将得到充分利用;(3) 高速动车组可以在快速铁路网中任何线路上运行;(4) 新建客运专线引入城市枢纽,尽可能利用既有车站;对于铁路枢纽客站个数和接发车能力不足,新建客运专线,应考虑点线能力协调、新建客运站,省会以上的大城市一般有多条客运专线引入,应设置两个以上的中心客站;新建客站应成为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并随着城市发展形成新的市区.  相似文献   

6.
孙军先 《铁道建筑》2020,(5):139-144
规划年度(2030年)合肥枢纽将形成衔接9个方向、13条线路的大型放射状枢纽.但随着沿江高速铁路建设的提前,沿江高速铁路与既有沪蓉铁路在枢纽内共通道能力是否满足需求、枢纽的客运系统布局和客运站分工是否合理、引入车站站型方案是否最优是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根据研究年度(近期2035年、远期2045年)的枢纽客运量及车流特点,结合既有沪蓉铁路的功能定位及分工调整,对枢纽内主要客运站和区段能力进行分析,对引入车站站型进行研究.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从契合城市总体规划、运输组织的便捷性、线路平面条件、工程实施难易度、工程建设条件、投资等多方面综合比选,优化了枢纽的客运系统布局和客运站分工,确定了合理的枢纽引入方案.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为合理选择新建高铁引入山区地形的铁路地区方案,本文通过研究分析西延高铁引入延安地区的方案,应用"帕累托最优"思想进行深入研究,综合考虑地形地貌特点、城市现状及规划、既有铁路设施利用、客流服务能力等因素,创新应用新的研究思路进行综合比选、科学决断。研究结论:(1)就线路引入地区方案而言,自西向东有西线、中线(沿既有线通道)、东线三个走向方案,推荐采用中线引入方案;(2)线路沿中线(既有线通道)引入后,针对地区内高铁办理站的选择,研究比选了高铁引入既有延安站和新设高铁站并经延安站两个方案,推荐采用高铁引入既有延安站方案;(3)在确定高铁引入既有延安站方案后,针对既有站改建方案又进一步研究了延安站高普共站办理合场、分场及延安站、延安北站高普分站办理三个方案,推荐采用延安站、延安北站高普分站办理方案;(4)本研究结论可为新建高铁引入带状山区地形的铁路枢纽或地区布局方案和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京包兰、包海两条高速铁路引入包头枢纽,将对枢纽的客运系统布局产生重大影响,需系统研究,重新架构。本文通过对包头区域路网、城市现状及发展规划、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系统研究提出高速铁路引入包头枢纽方案,旨在为枢纽总图研究及设计提供实践案例。研究结论:(1)高速铁路宜沿既有客运通道集中引入包头站;(2)为构筑综合交通枢纽,高速铁路宜结合包头市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在机场设站;(3)为实现枢纽点线能力的协调,包头站宜按高普速分场布置,并设置必要的立折车疏解线;(4)该研究结论可为高速铁路引入包头枢纽方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中包(银)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贵南高铁引入南宁铁路枢纽难点及存在问题:引入枢纽线路方案受控因素多且选线难度大,既有客站到发线适应能力不足,既有动车所存车及检修能力不足。针对以上难点及存在问题,结合南宁铁路枢纽现状、南宁市城市规划、地质条件、既有客运系统能力和既有机辆检修设备情况等因素,研究贵南高铁引入南宁铁路枢纽的合理方案。首先,研究5个重点段落线路方案,并在既有城市规划、主要工程数量和工程地质条件方面进行比选,最终采用兰海高速公路西侧穿越采空区方案;其次,提出主要客站分工调整方案,以解决既有客站到发线能力不足的问题;最后,就既有动车所存车及检修能力不足的问题,给出远期补强方案和条件预留规划。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随着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交通问题成为城市的主要矛盾,而解决人民出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而现状问题是,随着铁路的快速建设,一方面,城市内一部分铁路资源闲置,另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及宝贵的城市通道资源。本文对天津枢纽闲置铁路发挥城市交通功能进行探讨分析,希望对国内其他城市轨道交通多元化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利用既有线路加新建线路形成天津站-天津北站-西营门站-陈塘庄站-天津站的环形城市铁路;(2)利用既有津山线能力较为富裕的现实情况,开行城市列车至滨海新区;(3)利用即将废弃铁路,新建部分线路形成城市中心辐射静海、大港铁路,开行城市列车;(4)利用既有线复线工程,开行城市中心辐射宝坻、蓟县铁路,开行城市列车;(5)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研究客运专线引入既有大型枢纽,分析枢纽内客运系统结构及定位与分工,确定合理的引入方案。通过对哈牡客运专线引入哈尔滨枢纽的分析研究,提出哈牡客运专线引入哈尔滨站枢纽的方案,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借鉴。研究结论:(1)在研究新建客运专线引入既有枢纽时,应结合既有铁路枢纽布局、枢纽客运系统规划、客流的主要走形方向,合理选择线路走向引入枢纽,尽量利用既有通道,减少对城市的分隔;(2)从哈尔滨枢纽总图规划、工程技术条件和工程实施难易程度、与城市规划协调方面进行分析,多方面、多方位论证和经济比选,推荐哈牡客运专线沿既有通道引入哈尔滨西站。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西延高铁引入西安铁路枢纽时,为符合城市规划、减少对城市切割、节约土地,新建线路与既有铁路通道并行,或多条新建高铁线路尽量同一通道并行布线。本文首先介绍新建高铁与既有高铁桥梁并行地段线间距的确定方法,主要受桥梁架桥机的控制;其次介绍两条新建高铁桥梁并行时最小线间距的确定方法,主要受桥梁结构尺寸控制。研究结论:(1)在枢纽地区,建筑密集、通道狭窄,线路通过时尽可能选择与既有线并行,或同方向线路采用同一通道布线;(2)桥梁并行地段最小线间距的确定对于减少拆迁、节约土地、降低成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获得地方政府支持,促进项目的实施;(3)不同类型桥梁并行地段最小线间距的控制方法,对其他高速铁路具有借鉴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南昌枢纽南北干线京九线与东西干线沪昆线在向塘"十字交汇",南昌站、向塘西编组站自北向南纵列布置于京九纵轴上,京九线、西环线基本实现南北方向客货分线运输。由昌九城际铁路与昌福铁路组成的铁路通道与东西向沪昆高铁在南昌西站"十字交汇"。咸宁至南昌铁路自西南侧引入南昌枢纽,结合南昌铁路枢纽的总体布局、运输组织、工程投资、与地区规划的协调性等方面对咸宁至南昌铁路引入枢纽研究了引入昌北机场站和引入南昌西站两个方案,并推荐引入南昌西站作为贯通方案。  相似文献   

14.
西延高速铁路引入西安铁路枢纽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西安铁路枢纽具有重要的地位。为研究其空间布局优化问题,首先研究枢纽客运布局,缺少衔接南北向高速铁路的主客运站。其次西延高速铁路、西渝高速铁路引入西安铁路枢纽宏观走向方案,综合比较后建议采用城市东侧布线方案,银西高铁与西武高铁也从枢纽东侧连接贯通;再次研究枢纽内主要客运站布局和分工,西安北承担东西向始发和通过动车作业,西安东调整为主客运站,承担南北向的始发和通过动车作业;最后研究南北向高铁引入西安东站后,还应设置引入西安北站、西安站的联络线。结果表明:西安铁路枢纽内各条线路间互连互通、运输效能可以得到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研究铁路引入地区或枢纽,一般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线路走向、工程代价外,往往忽视功能定位和运输需求对引入方案的影响。研究承秦铁路引入承德地区,不仅要结合承德市的城市布局特点、经济发展方向,以及考虑工程难易程度和代价问题,尤其是要结合铁路线路的功能定位和运输需求。本次研究的是,如何从项目功能定位和运输需求的角度出发,研究承秦铁路引入承德地区的方案。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分别从项目的功能定位和运输需求,研究承秦铁路引入承德地区的方案,考虑的因素全面、无遗漏;(2)经研究,承秦铁路引入承德地区的方案,作出了7个引入方案,其中客运方案2个,货运方案5个;(3)该研究思路和成果可为新建客货铁路引入地区(枢纽)的方案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本文结合广州枢纽现状及规划布局,根据引入铁路线路的性质、特点以及旅客进出站流线、城市轨道交通和旅客换乘要求,在分析枢纽客运系统现状、存在问题和新建佛山西客站在枢纽中的定位、作用的基础上,论证车站站址选择与城市规划、站场站房布置与运输特征的相互关系,提出车站站场、站房合理规模和布置方案,为今后枢纽大型客站建设提出有益参考。研究结论:(1)在经济发达地区,当枢纽内铁路客运流量、流向增长过快,而枢纽的客运能力不能满足枢纽客流增长需要时,需考虑新建客运站;(2)在新建站址上,一方面应根据车流流量、流向,考虑铁路引入线路的顺直,另一方面应结合城市交通规划,考虑城市旅客的可达性;(3)车站站场规模和布置应考虑引入铁路线路的性质、特点,合理布置,减少干扰和交叉,提高车站的接发、通过能力;(4)车站站房设计数量和布局,应根据旅客进出站流线、城市轨道交通和旅客换乘要求,合理设置。  相似文献   

17.
结合正在修编的西安枢纽总图规划及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规划,分析西安枢纽现状、拟建铁路及总图规划情况。结合枢纽内客运站合理分工及相关线路引入方案,提出本线引入枢纽的研究思路,重点研究西韩城际铁路利用西延高铁通道和沿既有包西通道引入西安枢纽方案。经综合比选,推荐采用利用西延高铁通道方案。结合本线及拟建的阎良至机场等铁路,研究阎良地区线路引入方案,推荐采用本线在西延高铁富平阎良站接轨方案。接轨站方案研究中重点对合场、并场方案进行分析比选,推荐采用合场方案。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持续发展,路网规模不断扩大,高速铁路枢纽逐步增多、加大,新建高铁线路如何安全、高效地引入既有高铁枢纽已成为高铁建设后期的重要环节。结合新建郑万铁路引入郑州东枢纽、商合杭铁路引入商丘枢纽2个工期不同的信号系统工程引入枢纽的实例,提出多个新建高铁信号系统同步引入枢纽的实施方案,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合宁高铁作为沿江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引入合肥铁路枢纽方案将直接影响合肥铁路枢纽的运输组织、经济效益以及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了研究合宁高铁引入合肥铁路枢纽的最优方案,在充分研究已批复的合肥铁路枢纽总图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合肥市城市规划及综合交通规划,运用对比法、指标分析法等方法对引入肥东站并还建普速场方案、经肥东引入合肥南站以及经合新高铁新站区引入新合肥西站方案3种方案进行综合比选,推荐采用走行径路顺畅,运输组织便捷,旅客出行方便,与城市发展方向相符,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引入肥东站并还建普速场方案。最后对该方案的客运站分工、枢纽内主要客站和区间能力适应性以及合宁高铁向西延伸至武汉的方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新建铁路接入高速铁路的枢纽站,与既有线改造有较大差异。根据北京局实施的新建线接入高铁枢纽的实际经验,论述了此类施工特点、实施难点,确定了实施原则,介绍了津保铁路接入京沪高铁天津西枢纽工程的实施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需注意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