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南昆铁路清水河大桥自谷底至桥面高达182米,是我国目前最高的铁路桥梁,其昆明侧主墩高100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铁路桥墩。 这座桥位于贵州省兴义县境内、南昆铁路百色至威舍段,地处云贵高原峰丛山区,跨越南盘江上游支流的清水河峡谷。山高谷深,地形陡峭,河谷深切呈V形,两岸相距百余米,岸坡坡度约为80°。南宁岸在岸坡顶部有一个由石灰华组成的数十米宽的平台,线路  相似文献   

2.
据《工人日报》报道,近日,由中铁隧道集团承建的贵广铁路最大跨、最高桥莫家寨双线特大桥主跨胜利合龙。莫家寨特大桥全长696m,位于数百米深的峡谷中,桥面距水面96m,为贵广铁路全线最高桥;大桥主跨为连续钢  相似文献   

3.
川藏铁路康定至昌都段地质灾害区域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评判地质灾害对川藏铁路工程的影响,针对康定至昌都段地形高差大、地灾速度大、地灾规模大、构造活动强的特点,通过对现场调查和分析,将地质灾害区域危险划分为低危险区、中危险区、高危险区和极高危险区4个等级。根据灰色聚类理论,将影响线路工程的主要地质灾害归纳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断层破碎带灾害,采用标度法构建判断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地质灾害区域危险性分区模型,并将该模型运用于康定至昌都区域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康定至昌都区域工程地质灾害主要为高危险区,在进行工程建设时应适当提高标准,以抵御地质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困难山区,峡谷是铁路、公路常利用的交通廊道,但峡谷往往也是震害集中的地段,目前有关峡谷地形对地震波传播特性的影响研究甚少。基于波动理论,分析得出峡谷切割深度越深,对Rayleigh波高频成分的屏蔽频率范围越广;峡谷越陡,对散射波的强度削减效应越显著;从而地震波的强度在峡谷两侧具有显著的差异,即在地震波入射一侧的振动强度大于另一侧。上述结论得到了芦山地震震害现象以及苏克拉峡谷地震记录仪观测资料的检验,可为减灾选线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标准κ—ε双方程湍流模型,分析运行在跨峡谷桥梁上的列车外部稳态流场,研究不同峡谷间距、列车在桥上不同位置时峡谷风对列车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同样风速条件下,峡谷间距越小,对气流的加速作用越明显,当峡谷间距分别为150,200,250和300m时,桥梁上方的风速分别增加了17.5%,11.6%,7.2%和3.4%;峡谷间距150m时车辆受到的侧向力、升力和倾覆力矩比300m时分别增大约25.7%,84.5%和21.1%;列车处于峡谷中间位置时受到的气动力最小,列车处于刚进入峡谷位置时受到的气动力最大,后者比前者车辆受到的侧向力、升力和倾覆力矩分别增大了5.5%,8.2%和7.8%。  相似文献   

6.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峡谷地形下三维风场的空间分布特性,获得风速和风攻角随空间和地形参数的变化规律.在有限元软件中构建接触网非线性模型.考虑脉动风场的空间和时间相关性,采用四阶AR法生成山区峡谷中接触网沿线的三维随机风场,对典型峡谷下接触网的风振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峡谷效应"的影响下,接触线在沿峡谷走向方向...  相似文献   

7.
川藏铁路昌都至林芝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藏铁路昌都至林芝段穿越藏东横断山区和藏东南高山峡谷,走行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形成的南迦巴瓦东构造结附近,地形环境极其艰险、地质构造极其活跃、不良地质极其发育。分析拟建铁路沿线的工程地质环境特征,提出了影响铁路建设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研究表明:拟建铁路具有"九极"工程地质环境特征,极为复杂的宏观地质环境孕育了岩爆和软岩大变形、高地温、深大活动断裂带、高位滑坡崩塌、泥石流、溜砂坡(岩屑坡)、雪崩、冰害、生长期高陡卸荷岸坡、放射性、有害气体等工程地质问题,针对不同的工程地质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防治措施。针对上述工程地质问题,在拟建铁路的勘察设计过程中,本着以科学研究为先导原则,探索复杂艰险山区勘察方法手段的革新,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研究重大地质灾害和问题的评估技术。  相似文献   

8.
大秦铁路桑干河峡谷山高谷深,地处燕山沉降带中,地质构造非常复杂,不良地质发育,并有煤矿采空区,桑干河峡谷段成为大秦铁路能否顺直的关键.本文介绍了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大洋河和桑干河两大方案的选择、初测阶段桑干河峡谷多方案比选以及定测阶段局部方案确定过程中的综合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从而保证了大秦铁路桑干河峡谷段施工的顺利和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9.
南昆铁路清水河大桥高182m,主跨128m,桥址位于谷地区,谷坡陡立高达百余米。本文通过地质构造、软弱结构面的组合分析及岩体质量分析,应用岩体边坡极平衡理论,工程地质比拟方法,评价和确定清水河大桥峡谷峭壁段的稳定坡角,为清水河大桥的墩台基础设计提供了较为可靠且符合实际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0.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海拔2828米),溯格尔木河而上,经纳赤台攀升至昆仑山垭口,经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垭口(海拔5072米),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顺羊八井峡谷南下,抵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海拔3641米),全长1142公里。线路从北到南纵贯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腹地,沿线穿越了高寒荒漠、高寒草原、高寒草甸、沼泽湿地等不同的高寒生态系统,分布有极具保护价值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由于特殊的环境气候,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敏感脆弱,如何保护青藏铁路沿途的生态环境,建设和运营这条高原天路,成为摆在铁路人面前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三维非定常可压缩雷诺时均N-S方程和RNGκ-ε双方程湍流模型,采用滑移网格技术,对峡谷风作用下8车编组的高速列车进出隧道气动性能进行模拟,并对沿线风速进行监测。研究表明:列车平地上非定常数值计算所得气动力系数均方根与风洞试验结果规律一致,两者吻合较好。由于受狭道效应和峡谷中地形地貌的共同作用影响,桥上各监测点的风速呈非对称分布。列车从隧道中驶入峡谷风区和从风区驶入隧道中两过程,列车气动力系数变化有明显差别。列车在峡谷风区高速行驶过程中,列车气动力及力矩系数会因受到以峡谷风为主的地形风影响而出现明显波动,其中尾车侧向力系数和头车升力系数受影响变化最大,分别为67%和216%。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山区峡谷风参数受地形因素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建设在中国西部山区的一座大跨度拱桥进行桥址区风场分析。首先,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以圆曲线+余弦曲线的形式对桥位区域进行边界拓展,并在边界上施加指数律风速边界条件;再利用FLUENT对流场进行求解。通过对各来流条件下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风速放大因子沿主梁及拱肋的分布规律,风偏角和风攻角受地形的影响以及风参数沿高度的变化规律,并讨论风场的峡谷效应以及折减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工况下桥位处风速由于高陡山体的折减效应而减小,而在一定的来流条件下,桥位处风速因峡谷效应而放大;高陡山体以及深切峡谷会导致风偏角和风攻角的较大变化;风参数沿高度方向的分布规律受到高陡山体影响而改变;拱肋处在同一来流条件下的峡谷效应与折减效应与主梁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宜万铁路姚家湾大桥全长129.5 m,桥梁结构为高墩悬灌连续梁,1#墩位于深沟峡谷中。介绍采用缆索吊配扁担梁在深沟峡谷地形条件下,充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进行高墩翻模施工技术,重点介绍缆索吊、扁担梁结构及高墩翻模施工工艺及要点。  相似文献   

14.
探讨如何在青藏高原高烈度地震区、不良地质发育的羊八井峡谷区选择合理的铁路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近年来,随着大量山区铁路的修建,高山峡谷区的岸坡稳定性评价对线路方案的确定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意在通过分析织毕铁路架盖河大桥的区域工程地质条件、桥位的岸坡稳定性及岸坡稳定角,以确定合理、经济的桥梁跨度,为桥梁跨度设计提供依据。研究结论:通过对架盖河桥位工程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第四道卸荷裂隙至河岸边区域为不稳定区,该区域不能放置桥墩;(2)架盖河北岸岸坡稳定,南岸有卸荷裂隙分布,岸坡稳定坡角为65°;(3)桥梁主跨度采用192 m跨度,对卸荷裂隙进行注浆封闭处理;(4)峡谷区线路选线应选择在地形开阔、山体稳定、岩体完整的地方通过,峡谷岸坡应进行稳定性评价分析,确定岸坡角,墩台基础应置于稳定岸坡线以下一定深度内;(5)本文可作为高山峡谷区桥位选址、岸坡稳定性评价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河流峡谷地段地质选线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河流峡谷地段,不良地质极为发育,规模大,又为地下水的排泄区,发育区域性暗河;线路设计同时受技术标准、投资影响;控制选线的因素极为复杂。本文以渝怀线乌江峡谷地质选线研究为例,对经受施工、运营、汶川地震检验,证明合理的地质选线的经验、成果进行研究、归纳、总结,指导类似河流峡谷地段铁路勘察设计工作。研究结论:先期进行河流左、右岸地质选线;峡谷段不良地质极发育,线路方案受地质条件控制,有条件时,线路内移避开沿岸不良地质;线路绕避不良地质困难或代价极高时,只要地质探明,工程措施到位,线路完全可以通过不良地质;根据岩溶发育规律及暗河标高,宏观指导选线,线路最好尽量选择通过岩溶发育安全带。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拉日铁路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质条件复杂,尤其是雅江峡谷区,地形陡峻,垂直通过当雄-羊八井-尼木-多庆错地热活动带,断裂构造发育;地热、危岩落石与风沙是沿线的主要地质问题。通过对地热、危岩落石与风沙的成因、分布范围研究,为线路方案合理选择及工程设计提供依据。研究结论:(1)拉日铁路雅江峡谷段垂直通过当雄-羊八井-尼木-多庆错地热活动带,地热异常明显,隧道洞身范围内地热以低温-中高温带为主,雅江峡谷区地表下约6~8 km分布的岩浆熔融体是峡谷区地热形成的热源,深大断裂为地热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储存、运移空间;(2)峡谷区两岸危岩落石发育,地质构造与新构造运动、地层岩性及地形地貌是其发育的主要地质因素,气象条件、卸荷与风化作用是其发育的外部因素;(3)风沙主要分布于拉萨河宽谷区、雅鲁藏布江宽谷区及吉琼垭口越岭段,风沙类型主要有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新月型沙丘、沙垄、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等,其形成、分布与沿线特殊的气候、环境及人类活动密切相关;(4)本研究成果可用于拉日铁路的地质选线及工程设计中,对类似工程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川藏铁路主要地质灾害特征及地质选线探析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3  
拟建川藏铁路横穿三山,跨越五水;沿线地形起伏大、构造活动强烈、地层岩性及气候复杂多变;大型崩滑体、高位危岩落石、泥石流、碎屑坡、水毁、雪崩、冰害及生长期高陡岩质边坡等山地灾害发育,其具有规模大、破坏力强、灾害发生频繁且难于治理等特点。在调查拟建川藏铁路沿线主要地质灾害及分析其特征的基础上,从地质角度研究其选线原则。研究认为:拟建川藏铁路高山峡谷地貌段选线首先应遵循线位服从桥位、桥位服从地质及线位服从车站、车站服从地质的两大总体选线原则;对于高山峡谷地貌段,铁路选线宜应先确定桥位,再以越岭的长隧方案或以傍山的长隧短打方案展线为宜,尽可能地绕避大型不良地质体;对于藏东南宽广的高山峡谷地貌段,铁路选线宜外移绕避大型滑坡、岩屑坡或展线于对岸避开泥石流,主要以路基或桥的方式、局部可辅以隧道绕避大型不良地质体通过为佳;而针对迫龙藏布峡谷段,铁路选线宜以傍山的长隧短打的方案通过为佳,尽可能减少线位露头以绕避地质灾害体。  相似文献   

19.
新建瓮马铁路乌江特大桥跨越乌江峡谷,桥址处地势起伏较大,相对高差约400 m,自然坡度60°~85°,沟深谷陡,交通不便.为克服铁路桥梁跨越V形峡谷难题,综合考虑桥位设计控制因素,选取钢箱梁悬索桥、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及上承式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3种桥型方案,对桥型结构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并从可行性、静力性能...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结合玉蒙铁路的勘察设计,在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山区峡谷河段,进行重点桥位及线路走向的多方案工程地质条件研究比选,确定合理的桥址及线路方案。研究方法:遵循“线路服从桥位,桥位服从地质选址”的原则。采用地质综合勘探方法,详细查明峡谷区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综合比选确定桥址及线路方案。研究结果:作者通过系统的地质研究和对该项目地质选线经验的总结,提出了“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下必须坚持重大工程优先选址,并重视宏观区域地质选线”的原则及勘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最终选定了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桥址及线路方案。研究结论:玉蒙铁路经过的曲江峡谷地段,地处高烈度地震区、活动断裂带附近,内外动力地质灾害突出,使重大控制工程曲江大桥桥位的选择十分困难。工程技术人员通过系统研究峡谷区的区域地质环境及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比选了8个桥址及4个线路方案,最终选定了5号桥址的C2K线路方案,为工程设计与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