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0年代末,以提高动力装置工作可靠性、安全性、减少管理人员、改善工作环境、减轻劳动强度为目的,自动控制技术开始应用于商船。从此,船舶自动化以机舱内单项自动化或局部系统自动化发展为对整个机舱设备进行集中监测和遥控;60年代中后期,船舶自动化发展到“无人值班机舱水平”;60年代末期,电子技术飞速发展,从电子管,晶体管,大规模集成电路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气元件体积不断缩小,功能不断增强,且信号传输方便,  相似文献   

2.
无人机舱     
有人把船舶的机舱比作人的心脏,这的确有些相象,如果你第一次下机舱,准会被一大堆类型繁多,错综复杂的机器、管系、电缆和仪表弄得晕头转向。但随着机舱自动化程度的发展,这个事关船舶命运的“心脏”,却可以在无人驾驭的情况下正常地运转。  相似文献   

3.
为了发展我国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填补国内技术空白,1979年国家科委、交通部下达国家科技项目第189项“新型运输船舶和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任务,由我所和上海海运局协作,开展“船舶无人值班机舱自动化系统”研制工作,并结合营运船舶技术改造,以16000吨级散货船“长顺”号为试点,至1983年逐项完成装船使用,1984年完成船舶无人值班机舱自动化系统的实船应用试验,1984年12月通过部级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船舶能源、主辅发动机、节能技术和机舱自动化四个方面展望了我国海洋运输船舶轮机工程的发展前景:根据对我国和世界石油生产和市场供应的分析和预测,九十年代我国船舶能源仍将为石油制品;八十年代推出的超长冲程节能低速机将成为我国新建商船的主选机型;为进一步降低船舶能耗,必需结合船队更新,用新型节能船逐步淘汰高能耗的旧船,并推广应用少缸数低速机、轴带发动机、动力透平、余热制冷等节能技术;机舱自动化是我国海洋运输船舶的发展方向,根据我国国情,我国商船机舱自动化构成应为具有无人值班机舱、一人值班机舱、集控机舱和传统机舱并存的多层次结构。  相似文献   

5.
庞路  何沁园 《船舶》2018,29(1):63-67
船舶智能化作为船舶设计领域技术变革的中坚力量,将使船舶设计从理念到方法发生质的改变。机舱堪称船舶的"心脏",船舶自动化的推进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机舱的自动化程度上,各船级社规范中,也对机舱自动化有着详细的规定和要求。文章在介绍CCS《智能船舶规范》的基础上,对比智能船舶与无人机舱在自动化系统设计上存在的区别,并对机舱智能化的设计思路和智能机舱自动化系统的构建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PLC技术在船舶机舱监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控制、自动化、网络通信等技术的不断提高,伴随着船舶技术的快速发展,机舱内各种先进设备的良好运转对整个船舶系统的安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使得人们越来越注重机舱监视系统的可靠性。传统的船舶机舱监视系统采用继电器控制,具有使用数量多、控制线路复杂、调试维修不便等缺陷,而可靠性高,集成度好的PLC控制器可以克服这些缺陷。本文研究了以PLC控制器为核心的船舶机舱监视系统,实现了对机舱内各种设备关键信号的实时监测,显著地提升了监视系统自动化程度,进一步降低了巡视人员的工作强度,使得船舶监视系统更加安全可靠地运行。  相似文献   

7.
航运发展与航海教育──航海院校如何向STCW新公约过渡、转制和接轨吴士中,陈放(大连海运学校)一、航运业的变革趋势新型船舶的发展趋势1967年挪威船级社正式制订机舱自动化条款,开创无人机舱(─EngineRcomZeroPeople,亦称自动化机舱)...  相似文献   

8.
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船舶海洋运输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无人机舱的实现。船舶辅助锅炉是远洋运输船必备的辅助设备之一,保证锅炉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十分重要,改善船舶辅助锅炉的监测功能,提高其运行的可靠性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应用西门子PLC和WinCC组态软件开发技术,设计了一套完善的船舶辅助锅炉自动控制运行、监控和保护系统,为更好地实现无人机舱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9.
消息报导     
船舶无人值班机舱自动化系统技术鉴定会在沪召开由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和上海海运局协作设计、研制的船舶无人值班机舱自动化系统技术鉴定会于1984年12月24日至27日在上海宝山宾馆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家科委、交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海军以及上海市等有关各系统、各部门的33个单位共46名代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无人机舱自动化船舶机舱报警系统的管理、保养的经验做了论述。提出了一套CWBT体系中机舱报警系统视情保养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1.
船舶机舱自动化由于引入了电子技术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能、可靠性和船舶的安全性,同时还为船员提供了较好的工作环境。由日本富士电机公司研制的ELMAC型船用全电子式机舱自动控制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机舱自动化装置。它由六个机能独立的分系统所组成。各分系统都由印刷板组装而成。同时,由于在各块印刷板上大量采用了集成电路和使元件通用化。所以使整个系统显得尺寸紧凑、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2.
面对船舶机舱自动化日益发展的现状,各远洋运输公司和船队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作者认为:为了尽快适应自动化船舶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实现观念的转变,认真抓好管理体制的建设工作,而且要把船员培训工作紧抓不放,以使船员素质和技能可以满足机舰自动化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重视和采用有力的经济手段,即实施必要的奖励制度,以期推进机舱自动化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内主机遥控现状和我们的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改革开放给船舶工业注入了活力,带来了生机。随着船舶工业的发展,在船舶配套工业中出现了一门新兴学科——机舱自动化。近十年来发展尤为迅速,为发展我国船舶自动化作出了贡献。一、机舱自动化发展简介1.国外机舱自动化的兴起和发展机舱自动化在国外是六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当时,主要采用气动、液压、电动等方式对机舱设备分散控制、单机遥控、集中监视。具有代表性的是1961年世界上第一艘柴  相似文献   

14.
随着船舶机舱自动化设备模块化、标准化的发展,如何为设备建立一个标准通信平台和设备描述方法越来越受到行业的关注。现从实际应用出发,提出采用已经成熟的CANopen协议体系建立船舶机舱自动化设备级通信平台和设备描述方法,并讨论了自主实现CANopen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实现CANopen的基本思路,最后介绍了CANopen在船舶机舱自动化主机遥控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机舱作为船舶的"心脏",是船舶主要机械设备的集中地,由于功能、位置的特殊性,机舱极易发生火灾。结合工作实际,分析内河运输船舶机舱火灾形势进行,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船舶机舱自动化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玉姣 《中国水运》2010,(12):107-109
随着造船业及市场需求的发展,船舶结构日趋复杂,功能不断增强,机舱是船舶的心脏,集中了船舶的主要动力设备。研究设计先进的机舱监控系统对于推进机舱自动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机舱监控系统以中小型计算机集中监控为主,难以实现远程控制,已不能适应造船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已进入造船大国行列,研究新型的船舶机舱监控系统对于提高船舶自动化水平,推动我国船舶工业的迅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船电、自动化、导航仪器学组于十月六日至七日在市科学会堂召开了一九八○年年会,参加人数近三百人。学会副理事长沈岳瑞同志参加了开幕式。在这次会上宣读的论文共有十六篇。内容涉及无人机舱船舶的总体设计、船舶机舱监视系  相似文献   

18.
<正>在智能船舶的定义和规范方面,我国走在了世界前列,并且体系更为全面。近年来,无人交通工具创新浪潮风起云涌。在船舶领域,也出现了对无人驾驶船舶相关技术的研发热潮。由于船舶无人化不仅要求实现无人航行,还需要实现机舱无人运维、货物无人监管、无人维修等一系列问题,无法一蹴而就,但其所代表的船舶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世居 《船电技术》1999,19(4):33-37
船舶机监测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船舶的安全,及船舶营运的经济效益,它的自动化程度即反映了船舶自动化的程度。本文简要回顾了机舱检测系统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据MEMAC机舱监控系统实例,介绍,分析了最新机舱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
郭维  商云祥 《船舶工程》1997,(6):19-21,51
本文分析了船舶机舱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针对目前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存在的2,结合现场总线在船舶机舱经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即现场总线式机舱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