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当今世界制定国际贸易规则、解决多边贸易争端的最重要场所,其成员的贸易总额占全球的95%以上。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关贸总协定(GATT)诞生于1948年,经过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其间进行的八轮全球性贸易谈判,其成  相似文献   

2.
WTO是世界贸易组织(Word Trade Organization)英文缩写,其前身是关贸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on Taiffs and Trade,英文缩写为 GATT)。1994年4月在摩洛哥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上  相似文献   

3.
<正>第38届太平洋地区标准大会(PASC)及第51届PASC执委会(PASC/EC)会议于2015年5月4日至8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国家标准委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殷明汉率由国家标准委、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中国标准化协会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参加大会。PASC 24个成员中的19个成员代表团,ISO、IEC、ITU和WTO等国际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标准一致化分委员会(APEC/SCSC)、泛美标准化组织(COPANT)、非洲地区  相似文献   

4.
在喜迎澳门回归之时,我国朝着实现在1999年内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又坚实地迈出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11月15日,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与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从而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扫清了最大障碍。对于中国早日加入世贸组织,我们期待已久。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全球最大的贸易组织,其成员间的贸易量占全世界贸易量的90%,号称“经济联合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于中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同时也有利于世界贸易体系的稳定和促进世界贸易的繁…  相似文献   

5.
李宁  赵连滨 《铁道知识》2002,(4):28-29,31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铁路国际联运能否在“入世”以后,及时跟上形势的需要,能否抓住入世给铁路运输带来的巨大机遇,迎接挑战,这直接影响到铁路国际联运的经济效益,从而也影响到国际联运保价运输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行业都在结合各自实际需要和工作特点,认真学习和掌握世界贸易组织基本知识,正确分析、理解我国的各项承诺,以便紧紧抓住由此带来的发展机遇,并准备迎接随之而来的挑战。本文从WTO的基本知识入手,对加入WTO在我国建筑领域产生的影响和铁路施工企业如何应对等作了简要分析,旨在达到宣传和共同探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一、铁路概貌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面积二百九十五万二千四百平方公里,人口6.6亿。它独立于1947年,1950年1月26日宣布为共和国,仍为“英联邦”成员。主要矿物有煤、铁、石油、锰、菱镁矿、铝土矿、云母以及一些有色金属和原子能原料。印度铁路创建于1852年11月18日,当时在孟买至萨拉间运输。1950年铁路实现了国有化,成立了九个地方铁路局。印度铁路是国内的主要运输部门,约承担全部货运量的60%,客运量的50%。铁路总长为60,700公里。路  相似文献   

8.
1背景随着EU(欧州联盟)的统一进程和欧州范围内标准统一工作的加速,以欧洲为中心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越来越活跃。自1995年成立WTO(世界贸易组织)以来,WTO  相似文献   

9.
世纪的初年,有多少令国人欢欣鼓舞、击掌相庆的历史性事件。其中,我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中国男足首次打进世界杯决赛圈,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使2001这个年份在我们的心中铭记。中国终于打开了WTO的大门。11月10日,在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入世的正式文本,一个月后,中国将正式成为WTO的新成员。这标志着中国入世历经15年的艰难历程,终于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有人评论说,入世是中国的第二次改革开放,必将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标志着我国…  相似文献   

10.
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具有重大意义  加入 WTO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具有广泛、深刻的影响 ,其意义也许仅次于 1 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采取改革开放总方针和 1 992年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入世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完全一致。而且 ,入世将使我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这一世界经济主流 ,通过国际竞争 ,借鉴各国的经验与教训 ,更快、更好地达成共识 ,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少走弯路 ,加快进度。入世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提供了新的机遇 ,为中国实现第三个战略目标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