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板簧垂直跳动的变形运动轨迹和纵扭变形运动轨迹,为转向拉杆布置提供参考,从而减少制动跑偏。  相似文献   

2.
直拉杆与板簧的运动干涉是汽车设计中无法避免的问题,当干涉量过大时会造成制动跑偏。本文在一系列假设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板簧纵扭,几何干涉,找到一种粗略的估算这种运动干涉对制动跑偏的影响的方法,并根据两个典型车型的数据进行验证计算,结论与实车状态一致。  相似文献   

3.
板簧变形运动学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供板簧变形时相关点运动轨迹的计算方法。阐明了“SAE圆弧”的理论背景与应用范围,给出了试验验证。推导出板簧受制动力而产生扭曲变形时的运动轨迹与扭曲中心的位置,所提供的方法可以用于非对称板簧。也给出了变截面板簧运动轨迹的计算方法。最后简要地讨论了若干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非独立悬架中钢板弹簧在整车状态下的运动轨迹的分析,阐述了对称式钢板板簧、非对称式钢板弹簧运动轨迹作图法。运用中心拓展作图法,在CATIA模块中以草图绘制为基础,对板簧和轮心轨迹进行绘制。通过DMU运动仿真模块来模拟板簧的运动方式,对对称和非对称式钢板弹簧运动轨迹进行运动仿真。运用ADAMS方法,根据非独立悬架运动学原理,以模型的空间位置为基础,在整车坐标系下得到了钢板弹簧运动轨迹。通过中心拓展作图法与ADAMS方法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设计的板簧在轮边、后桥、传动轴等跳动校核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于Pro/Engineer软件确立的纵置板簧式悬架布置方案和运动状态分析功能,通过车桥、车轮及板簧弧高和长度等主要结构参数确认了悬架系统各运动构件装配位置,并对钢板弹簧运动干涉进行校核,方便了车辆总布置参数间的相互调配。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板簧变形时相关点的运动轨迹,寻找出理论上的计算方法,与“SAE圆弧”法进行比较.得出板簧受制动力而产生扭曲变形时的运动轨迹与扭曲中心的位置。并对其应用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王伟  潘丽 《北京汽车》2018,(2):1-4,7
依据板簧自身特性,建立板簧弧高与板簧卷耳中心距变化关系的骨架模型,利用Matlab将该骨架模型进行程序化表示并实例分析。基于骨架模型开发悬架系统运动校核界面化程序,以某轻型货车前悬架匹配为例,利用该程序进行板簧、吊耳、减振器、稳定杆的运动校核,并利用SAE标准方法对校核结果进行校验,结果表明基于Matlab的悬架系统运动校核对提高悬架系统开发和平台匹配设计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板簧的可靠性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重点介绍了板簧可靠性设计的方法。在基本随机变量的概率特性已知的情况下,使用二阶矩方法对板簧的可靠性进行设计,并且编制了实用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迅速准确地得到板簧的可靠性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斯太尔991车发生的进口板簧断裂事故,在分析失效件的基础上,采取有关材料失效分析技术,得出该板簧的早期失效原因,为有效控制产品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钢板弹簧在整车上的布置情况,不仅影响整车的平顺性,而且也影响其操纵稳定性。本文将板簧和吊耳看成一体加以考虑,分析板簧系统关键点轨迹和关键角的变化,并用最小二乘法求出关键点轨迹的曲率中心和曲率半径,并举例与“SAE圆弧”法的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汽车变截面板簧轧机伺服控制系统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近年研制的BKD系列程控汽车变截面板簧轧机的伺服系统,该系统与一般轧钢机的电液伺服系统不同,其特点是行程大,要求反应快及液压流量大,结合变截面轧机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汽车变截面板簧轧机的特点是在轧制过程中能使轧件的断面按照板簧设计曲线要求变化。  相似文献   

12.
后钢板弹簧悬架变形对传动轴最大滑出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宏 《汽车工程》2001,23(3):167-171,213
本文同时考虑了板簧的垂直变形两种因素对传动轴花键最大滑出最的影响,根据卡斯定理建立力学模型,推导出板簧扭同角度的计算公式有计算程序,并结合EQ1093F车型进行传动轴的运动校核和最大滑出量的计算,从而阐述后钢板弹簧悬架变形对传动轴最大滑出量的影响,并指出本文的计算方法在汽车设计中所展示出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3.
通过板簧支架的钻夹具设计,保证了板簧支架的加工精度,使板簧支架与车架安装位置相对准确,防止了汽车跑偏,减少了汽车轮胎磨损。  相似文献   

14.
搭建专用试验台获取了变截面少片簧主片中心点的运动轨迹,分别与"SAE圆弧理论"平面作图和ADAMS离散梁建模仿真得到的主片中心运动轨迹进行了对比,表明ADAMS仿真得到的运动轨迹更符合实际。以某车型前悬架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准确获取前板簧ADAMS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运动学分析模型,得到了平行轮跳与制动工况下的前轮定位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对垂臂硬点布置位置进行优化,解决了平行轮跳工况下前束角变化不合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38SiMnVB在少片变截面簧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型高强度弹簧钢85SiMnVB在NJ1020和NJ6400车型上横置少片变截面板簧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介绍了该板簧的工艺,台架疲劳试验和3万km可靠性试验,测量了所制板簧的弹性松驰稳定性,从而得出这类弹簧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所制板簧具有较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一批刚下装配线的五十铃(ISUZU)NKR552LW轻型车在总装厂试车中发现个别车辆空载匀速行驶或制动情况下后板簧发生异响,而满载情况下不论是匀速或是制动都无此现象发生。后钢板弹簧结构与异响原因:该后簧系渐变刚度板簧。第一、二、三片为主簧片,第四、五片的副簧片。中心螺栓处各片问有145×65×1的尼龙垫片。经对具有此现象空载行驶的整车的后钢板簧的观察和拆卸后该板簧的结构分析知道:发生此现象的原因在于板簧第一片和第二片或者第二片和第三片之间存在着中心螺栓至片端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考察并高效率地控制某轻型客车主副簧式复合材料板簧的模态特性,文章以成熟的单片复合材料板簧有限元建模方法为参考,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某轻型客车主副簧式复合材料板簧的有限元模型,并对该主副簧式复合材料板簧的刚度特性及模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由于单片复合材料板簧的刚度及模态仿真结果均与相应试验结果吻合,因此采用相同材料参数及建模方法建立的主副簧式复合材料板簧有限元模型的仿真结果可信。根据仿真结果,研究了主副簧式复合材料板簧的铺层角度、复合材料密度、增强纤维弹性模量等关键设计变量对其一阶模态频率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匹配设计思路,这对完善复合材料板簧的设计理论、促进其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给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型式设计提供参考,以邓文中和Kazuyuki Mizuguchi给出的新型大纵肋型式为基础,对3种纵肋型式的正交异性板结构模型分别施加横纵向荷载,考察3处疲劳易损细节的应力幅值,以此为主要指标分析各关键易损部位的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纵肋-顶板焊缝附近,新型大纵肋结构产生的应力幅偏高,加入内置小隔板可以使此部位的疲劳性能得到改善;而在纵肋-横隔板相交部位,新型大纵肋模型中各考察位置的应力幅值比传统纵肋模型中的要小。新型大纵肋结构可以明显减少焊缝数量,这对降低加工成本,控制疲劳病害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的设计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少片变截面板簧可以减小汽车自身质量,节省材料,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现代汽车上采用的少片变截面板簧主要有叶片宽度不变和宽度渐变两种结构型式。本文从理论上介绍常用变截面板簧的设计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实验应用公式。  相似文献   

20.
将传动轴夹角的空间向量校核与板簧运动轨迹相结合,引入轮胎中心随板簧弧高变化的关系,形成传动轴夹角随板簧弧高变化的关系,体现整车运动全过程中传动轴夹角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