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铁路平面曲线测量是路基工程和线路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随着测量设备的现代化,测量方法也在不断进步,其中按坐标法施测曲线在近几年得到很大发展。基于以上原因,本文针对坐标法施测曲线推出一种计算中、边桩坐标的  相似文献   

2.
软土地区桩柱式路基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快速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法程序FLAC为平台,建立软土地区桩柱式路基的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桩柱式路基的力学行为。分别用桩单元、绳索单元模拟桩柱、筋材,分析了路基的沉降、侧移、孔压与稳定特性,及桩柱、筋材的内力分布,比较了桩柱式路基与传统土石方路基的特点,对桩柱、筋材、路堤与地基的设计参数对路基沉降和地基侧移的影响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桩柱式路基表面的最大沉降、差异沉降仅为传统土石方路基的1.48%、1.40%,地基侧移仅为传统土石方路基的0.88%,因此,桩柱式路基力学行为优良。  相似文献   

3.
针对刚柔复合式路面结构在软土地基上的特点和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基于Biot固结理论,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采用Drucker-Prager弹塑性模型建立公路路基结构模型,以路表平均沉降、不均匀沉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有无土工格栅、不同桩径以及不同桩距对路表平均沉降、不均匀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范围内,土工格栅对路表沉降影响不大,但可减少3%路表不均匀沉降,加桩后减少沉降明显,接近90%;桩径越大,特别是当桩径大于或等于0.4 m,桩径对路表沉降的影响会显著增大,且得出最佳桩径为0.5 m;桩在软土地基中呈等间距分布,桩距越小,路表平均沉降、不均匀沉降越小,且得出最佳桩距为1 m。研究结果对刚柔复合式路面在软土地基路段的推广应用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运用ABAQUS软件建立了桩网结构低路基动力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并分析了列车荷载下路基中动应力分布、桩土应力比与等沉面高度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模型计算的路基不同深度处动应力与实测结果最大差值为0.56kPa,动位移的最大差值为7μm,计算和实测的平均动应力和动位移沿路基深度的传递趋势相同,因此,有限元模型可靠;在动荷载作用下,路基中存在土拱效应,土拱高度约为1.6m,与静荷载作用下土拱高度近似,路基表面的应力变化率比路基基底大;路基中动应力的分布受到土拱效应的影响,表现为传递到桩间土上方土体的动应力部分转移至桩顶上方,且在路基垫层附近动应力转移现象最明显;在动荷载作用后,路基中心处桩顶与两桩间的桩土应力比减小,而桩顶与四桩间的桩土应力比增大,桩顶与两桩间的桩土应力比始终大于桩顶与四桩间的桩土应力比;距离路基中心1m处纵断面等沉面高度为1.55m,布置桩体的纵断面等沉面高度大于未布置桩体的纵断面等沉面高度,且沿路基中心到路肩,同类纵断面的等沉面高度逐渐降低,动荷载作用后,路基中心处等沉面高度增大。  相似文献   

5.
以一级公路湛江大道存在大范围软土为工程背景,针对公路路基极易引发沉降和路面不均匀沉降等施工难点,开展大范围软土一级公路路基沉降规律数值研究。建立碎石桩软土路基有限元模型,研究软土固结的路基沉降变形规律及碎石桩强度对路基沉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经碎石桩加固后路基表面的最大沉降满足一级公路沉降要求;碎石桩弹模对路基表面最大沉降量有显著影响,桩体强度质量是控制地基沉降的关键。研究结果对碎石桩合理布置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公路逐桩坐标是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要做的工作,逐桩对应边桩坐标的计算是施工单位为方便施工及编制竣工图要做的工作。传统的坐标计算方法比较繁琐,本文根据实际经验,总结提出了简便实用的逐桩及对应边桩坐标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提出坐标法计算边桩坐标,将微分思路引入到边桩坐标值的计算,通过观测数据和计算公式,直接得出边桩坐标值。坐标法是对传统边桩放样方法的很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结合我国东北某地区高速铁路某标段软土路基处理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方法,通过对比采用PCC桩加固和不加固软土路基的位移沉降,阐述了PCC桩改善软土路基的力学原理,同时提出PCC桩施工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9.
主要分析桩板式无土路基复合植入桩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从而减轻路基施工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路基边桩放样方法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精度不理想,提出采用光电测距仪并运用“高程渐近法”进行路基边桩放样,能准确,快速地确定边桩位置,尤其便利于陡峭边坡的路基边桩放样。  相似文献   

11.
路基填筑引起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变形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在路基填筑作用下变形特性研究不足的问题,依托我国海积软土地区某水泥搅拌桩加固铁路路基填筑施工案例,对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变形进行监测,分析路基填筑作用下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变形特性,并为路基填筑速率控制和水泥搅拌桩加固方案设计提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路基填筑作用下地基加固区压缩量占总沉降的56.1%,沉降速率最大为2.4 mm/d;素填土和淤泥层侧向变形显著,侧向变形速率最大为4.6 mm/d;路基坡脚7 m内、深度5 m以上地层受路基填筑施工扰动较大;坡脚侧向变形速率较地基沉降速率更接近于控制指标,填筑速率的控制应以控制坡脚侧向变形速率为主;本施工案例中水泥搅拌桩加固方案可满足各铁路类别的路基工后沉降的控制要求,类似工程中水泥搅拌桩设计应以控制路基填筑施工对邻近结构物的影响为主。  相似文献   

12.
线路中桩、边桩坐标的计算方法有多种,本文从复化辛甫生公式出发,结合CASIOfx-4800P计算器的编程计算,方便快捷地计算出线路中桩、边桩坐标,再用全站仪放样点位坐标,实践证明该方法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3.
深层搅拌桩在深圳软弱路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深层搅拌桩和固软弱路基,提高路基承载力,并加桩进行静载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土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浙赣铁路提速改造工程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土路基的地基施工,介绍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土路基地基的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县道九大线路基土质基本由粉质粘土和高液限粘性土组成,由于土质及排水不畅影响,路基出现翻浆冒泥的病害。通过采用石灰桩法挤密加固路基和石灰三合土改良路基治理病害,效果良好。阐述了这两种整治方案的原理、设计及施工方法,具体包括石灰桩法加固的桩径、桩长、布置方式和桩距,石灰三合土封层的范围、配比等,对类似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水泥粉煤灰后压浆对湿陷性黄土桩网结构路基的加固机理,开展后压浆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室内静载试验,分析了后压浆对桩周土样湿陷系数的影响,研究了竖向静载作用下后压浆桩网结构路基沿深度方向附加应力、桩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的变化规律;基于Boltzmann数学模型和荷载传递函数,分析了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增强机理,给出后压浆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计算式;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桩体弹性模量、后压浆深度、桩网置换率和褥垫层厚度对桩网结构路基承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荷载作用下,经水泥粉煤灰后压浆处理后的桩周土体的湿陷系数小于自然土样的湿陷系数,且小于0.015;压浆后,静载作用下桩网结构路基中桩顶的竖向附加应力逐渐减小,桩间土的竖向附加应力先减小后增大,桩侧摩阻力较未压浆桩增大了约1.54倍;随着注浆深度的增加,桩身深度方向上的应力最大值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且在等桩长深度处取得应力最大值;当桩网置换率提高1倍时,沿深度方向的应力和沉降均减小,其中应力峰值降低24%,沉降量减小26%;桩网结构路基中随着褥垫层厚度的增大,路基深度方向上应力逐渐增大。可见,水泥粉煤灰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能减弱...  相似文献   

17.
针对山岭重丘区路基施工放样困难、爆破施工难度大等特点,着重讲述山区路基放样中各控制要互助的坐标计算方法及坐标放样法在爆破施工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以福建省厦漳同城大道先导段软土路基的水泥搅拌桩施工实践为基础,总结软土路基工程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要点,分析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中的时间参数,研究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中的时间管理,并提出提高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高等级公路中桩边桩统一坐标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位于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的几个公路基本平面线形上的点,进行了中桩、边桩统一坐标的计算,并对一些复杂线形中要用到的非完整非对称缓和曲线上点的坐标计算进行了分析。通过编程计算出各中桩边桩坐标,可便于全站仪、GPSRTK的坐标放样。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研究曲线要素及主点桩号坐标下加桩坐标的计算原理与公路边桩坐标及桥梁承台四角坐标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