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有效获得沥青混凝土的超声波检测结果,基于压电换能器模拟和沥青砂浆Burgers黏弹性模型,建立三相介质的沥青混凝土有限元模型,在20~100 kHz频段范围内,比较9种入射频率下沥青混凝土中超声波细观的衰减特征及宏观的振幅变化,分析3种集料粒径(13.2,19.0,26.5 mm)及不同温度(-10℃~60℃)对沥青混凝土中超声波衰减的影响;针对数值模拟结果,使用超声横波成像仪MIRA-A1040进行室内试验验证,研究9种入射频率下实测振幅和断面重构图的衰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0℃时,在频段20~100 kHz内,入射频率每升高10 kHz,反射波振幅线性降低约3 dB;随着入射频率的升高,沥青砂浆中声压等值线的规则性、连续性及试件断面重构图的辨识度均大致呈线性降低趋势;当入射频率和温度不变时,集料粒径引起的散射衰减会引起振幅小幅度的降低;当集料粒径不变时,影响振幅降低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本质为沥青砂浆黏弹性引起的吸收衰减;以入射频率为30 kHz的沥青混凝土AC-13为例,温度每升高10℃,振幅约线性降低5 dB;2种衰减综合决定了反射波振幅的数值;沥青混凝土检测的入射频率不宜超过60 kHz,温度不宜超过40℃;用于沥青路面面层的检测时,建议入射频率范围为20~60 kHz;较低的入射频率与温度有利于沥青混凝土的超声波检测。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波法测定了橡胶沥青混凝土和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的动态模量,检测结果表明橡胶沥青混凝土具有更好的减振效果,因而具有更好的降噪性能。机动车辆行驶噪声测试结果也表明橡胶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更好的降噪效果,初步得出采用超声波法评价路面降噪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李小刚 《公路》2012,(8):25-28
首先根据不同集料种类和不同公称最大粒径沥青混凝土结构层的PQI标定值统计结果,利用SPSS软件分析了二因素对PQI标定值影响的重要程度;其次利用PQI检测了成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度,通过检测沥青混合料松铺密度、松铺厚度及压实密度,计算了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厚度,并与芯样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阐述了通过PQI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即时控制的方法。结果表明:集料种类和材质是影响PQI标定值的最重要因素;采用PQI检测的成型路面密度或计算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厚度与芯样的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检测数据较为可靠;通过检测沥青混合料的松铺密度和松铺厚度,可以实现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即时控制。  相似文献   

4.
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控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学颖  王松波 《公路》2006,(8):45-49
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直接影响路面安全性、行车舒适性和使用耐久性,是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与使用性能的综合性指标。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因素主要有:下层路面的不平整引起松铺层厚度的不均匀,在压缩比相同的条件下,导致压缩后路面平整度的不均匀;因碾压推移和操作不当而产生的附加不平整。只要正确处理影响平整度的各关键因素,就有可能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进行综合控制。同时,利用先进检测设备,加大检测力度,也是控制路面平整度的有利手段。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涉及内容很广,影响因素很多,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精心组织施工,才能保证路面平整度,提高路面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5.
表面离析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鉴于离析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和使用寿命的严重影响。以及缺乏定量指标体系进行离析评价的现状,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离析的判别方法、程度评价、检测方式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借鉴QC/QA原理,提出了以离析百分率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离析评价的指标体系和QC/QA过程,对于定量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离析控制的效果、提高路面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并对如何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和密实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可 供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7.
范晓燕  侯忠非  台电仓 《公路》2022,67(3):65-70
板底脱空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及复合路面最典型的病害类型,对于板底脱空的检测评价,一直是路面维修养护工程面临的难题,由于复合路面铺设沥青混凝土表面功能层,而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受温度影响的黏弹性材料,因此,复合路面结构弯沉在沥青层厚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下,其脱空判断更具复杂性。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不同因素影响下板底脱空引起的弯沉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弯沉变化规律,为复合路面板底脱空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长春~四平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存在的车辙、水损害、冻融和表面功能衰减等病害,采用超薄磨耗层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层的抗永久变形能力和路表服务功能。通过车辙试验、单轴静载蠕变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抗冻性试验,验证了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满足寒冷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层路用性能的要求。试验路施工和检测结果表明,超薄磨耗层是寒冷地区高等级公路养护维修时很有推广前途的一种罩面形式。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敏感性一直为路面工程界所重视的重要问题。影响沥青混凝土水敏感性的因子有很多,包括材料性质、沥青混合料性质、施工质量及交通与环境条件。水的扩散及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为重要影响因素。许多实验室以不同试验方法评估沥青混凝土水侵害的行为,较常用试验方法包括煮沸试验、马歇尔抗拉强度试验、浸没试验、修正 Lottman试验等。以上这些试验方法简单操作,而其有效性仍无法提供沥青混凝土水侵害破坏的机制。研究目的是在实验室分别制作8%及11%空隙率的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试件,并施予70%~80%饱和度,进行动态模量试验及获得动态模量主曲线,再以相同试件进行力学试验获得疲劳破坏圈数,借以了解沥青混凝土孔隙率对动态模量及疲劳破坏的影响,并探讨在不同空隙率下沥青混凝土的水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空隙率与水饱和越小,模量衰减程度较大,表示应力松弛较快,抗裂性较佳,水敏感性较佳;反之模量衰减程度较小表示应力松弛较慢,较容易产生开裂,水敏感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
结合沥青混凝土路面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部分经验与教训,从设计角度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排水、防水提出了一些方法和措施,以期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1.
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以其安全降噪的优点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大空隙的特点,导致其易被飘尘、泥沙等杂物堵塞而产生功能衰减。通过一种国产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恢复车对堵塞路面进行清洗养护,分析该机能恢复车的清洗效果并提出了预养护的重要性。清洗结果表明,国产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恢复车无论对于浅层或深层堵塞都有明显的清洗效果,能在很大程度上恢复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排水功能。  相似文献   

12.
路岩 《东北公路》1997,20(3):51-58
本文通过论述沥青混凝土路面层特性和影响压实的诸因素,探讨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合理的压产技术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3.
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气候因素及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英豪  王秉纲 《公路》2007,(3):36-40
为了评价气候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影响,开展了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气候因素及评价指标研究,发现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影响显著的气候过程和气候条件,主要有太阳辐射、高温过程、高低温循环变化过程、降水与高温组合过程、降水与冻融循环组合过程以及极端低温条件。通过分析这些气候过程和气候条件的特点,提出采用累年年平均太阳辐射日总量、累年年≥20℃积温、累年累计降水温度指数、累年降水冰冻组合指数、最大累年月平均气温日较差以及累年极端最低气温等指标作为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相应气候过程和气候条件的评价指标,为了解和评价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气候条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抽样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扈惠敏  沙爱民 《公路》2006,(8):172-175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通过对技术指标的试验检测,做出质量等级或合格与否的判断。技术指标试验检测的抽样方案,直接影响判断的结论。本文根据抽样检验理论并结合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特性分析压实度、混合料级配等关键指标的抽样方案,其结果可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及技术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长大纵坡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严重车辙病害且不能彻底治理的现状,分析了长大纵坡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了PR剂量、试验温度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的影响规律,结合试验路检测验证,对忻阜高速公路长大纵坡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特殊的材料设计.  相似文献   

16.
阐述电声型和磁声型两种超声波料位传感器原理,以及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施工中的应用,并对各种控制参数、控制精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路面旧沥青回收及其影响因素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侯睿  李海军  黄晓明 《公路》2005,(4):170-173
介绍了国内外不同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旧沥青回收方法,通过设计不同试验比对、表征了在旧沥青回收过程中矿粉、三氯乙烯等影响因素的作用,并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简便易行的解决方法,以更准确地测试旧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性状,为分析、推断旧沥青混凝土路面路用性能的演变规律以及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再生利用等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8.
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晓明  刘元烈  石飞荣 《公路》2002,(12):122-126
以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材料和轴载分布特性分析为基础,从养护需求角度分析了现有路面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研制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的基本技术要求和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9.
根据多年对公路工程项目的试验检测数据的分析及规范有关要求,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检测过程中对标准密度的取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芯样密度的测定方法等相关问题的学习与探讨,提出压实度检测所使用的标准密度以理论密度较为合理,沥青混凝土路面芯样密度的测定方法以毛体积密度更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20.
关于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现状和实践,论述了在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及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影响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质量的一些问题及由此引发的思考,为提高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