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贝氏体钢轨的研究和开发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钢轨通过适当地加快磨耗可消除接触疲劳层及可能出现的损伤。鉴于此,我们提出贝氏体钢作为最适宜的等级纲,以防止早期出现的黑斑,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为消除轨头焊接处出现的不平顺,根据磨耗量及轨头检测的结果以及在制造过程中允许的硬度分布,经贝氏体钢钢轨的现场试验结果证实,新型钢轨应用的最合适硬度为260--295HV。在获得的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贝氏体钢钢轨的技术规范。现场铺轨试验证明,虽然贝氏体钢轨的焊接比标准的炭钢钢轨的焊接要困难些,其焊接仍可达到实际应用的特性要求。  相似文献   

2.
贝氏体钢轨是一种新研发的高强度钢轨,其各种机械性能优于目前使用的980 MPa级钢轨.根据贝氏体钢轨母材物理性能和接触焊机特点,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贝氏体钢轨接触焊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贝氏体钢轨焊接性能良好.可以满足线路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贝氏体钢轨及贝氏体辙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成分选择、精炼、精轧及稳定化处理,制成60AT贝氏体钢轨,再加工成贝氏体道岔尖轨。通过对60 AT贝氏体钢轨以及异型钢轨性能的检验可知:60 AT贝氏体钢轨以及异型钢轨全断面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等均达到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并且强韧性配合非常好;贝氏体道岔尖轨强韧性指标明显地优于珠光体道岔尖轨,同时不需要进行淬火处理,就可以保证全断面具有高且均匀的硬度。通过大秦线的铺设试验可知:贝氏体道岔尖轨无严重的剥离掉块等疲劳伤损;耐磨性能相比珠光体尖轨具有明显优势,使用寿命约为珠光体道岔尖轨的2倍。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客运专线钢轨技术条件的制定、客运专线对钢轨的要求、国内钢轨生产的现代化技术改造、客运专线钢轨的研制、客运专线道岔用60D40和60TY钢轨的开发、百米长定尺钢轨运输和焊接、客运专线钢轨的铺设使用等方面的内容。经过多年来各方面的努力,我国钢轨生产设备、工艺以及钢轨实物质量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钢轨热处理的发展历程和国内钢轨在线热处理生产工艺现状及研究进展.论述了压缩空气,以风淬为热处理介质的淬火机工艺布局,提出了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通过在线热处理得到的珠光体钢轨强韧性原理和贝氏体钢轨不同热处理工艺的性能分析两种热处理钢轨的生产和服役现状.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我国铁路提速、重载运输的基本特点,提速、重载运输对钢轨的技术要求,我国铁路钢轨运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外铁路钢轨运用与生产的特点;对我国铁路发展优质高强和超高强钢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客运专线钢轨技术条件的制定、客运专线对钢轨的要求、国内钢轨生产的现代化技术改造、客运专线钢轨的研制、客运专线道岔用60D40和60TY钢轨的开发、百米长定尺钢轨运输和焊接、客运专线钢轨的铺设使用等方面的内容。经过多年来各方面的努力,我国钢轨生产设备、工艺以及钢轨实物质量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对贝氏体钢轨组织及性能的稳定性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重点对贝氏体钢轨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金相组织、氢氧含量、拉伸及冲击、硬度和实物疲劳方面进行研究,对高强度低碳贝氏体钢尖轨的跟端锻造、热处理方法等关键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同蒲和大秦重载线上道的试验结果证明,贝氏体钢尖轨轨头各项性能指标明显优于珠光体钢尖轨,贝氏体钢尖轨的使用寿命比原来铺设的珠光体钢尖轨提高3倍。由此可见,贝氏体尖轨是道岔尖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认真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使用的钢轨伸缩调节器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专为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的钢轨伸缩调节器的结构特点。可为使用单位的选型提供依据,也可对制造、铺设单位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当前我国地铁选用钢轨的现状。论述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钢轨使用条件的特殊性及对钢轨的要求,并从轨型、钢轨材质的实物特性、使用情况及现有钢轨实物质量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当前选用既有国产钢轨并进行分级使用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铁路主要技术政策,简要介绍钢轨分级使用制度及对热处理钢轨在数量上的需要和质量上的要求,分析国内热处理钢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热处理钢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用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和调整的一种新型液压钢轨拉伸器的研究开发。该拉伸器具有一系列的优点,使用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3.
焦彬洋 《中国铁路》2023,(4):108-116
根据钢轨打磨磨削理论和钢轨实测廓形数据,建立单遍和多遍最优打磨方案设计模型,提出一种基于个性化模式库的钢轨廓形打磨方案设计方法,开发了智能化钢轨廓形打磨方案设计系统,并开展现场钢轨打磨作业应用。结果表明:将钢轨等效偏差指数作为最优打磨方案设计的优化目标函数,能够较好实现打磨后钢轨廓形逐步向目标廓形贴合;开发的智能化钢轨廓形打磨方案设计系统,能够根据现场实测钢轨廓形进行批量打磨方案设计,并能预测打磨后的钢轨廓形,可显著提升打磨方案设计效率;采用该打磨方案设计方法开展现场打磨作业,打磨后钢轨实测廓形与模拟廓形基本吻合,主要轮轨接触区域钢轨廓形与目标廓形较打磨前贴合程度明显提升,打磨后钢轨廓形GQI指标均达到优良等级且钢轨表面状态良好,能够较好地满足打磨作业要求。研究的相关成果可显著提升钢轨廓形打磨方案的准确性和设计效率,为铁路钢轨打磨作业提供直接、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钢轨的平顺性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综述了高速铁路的轨道平顺性与钢轨平顺性的关系。介绍了高速铁路对钢轨平顺性的要求及高速铁路发达国家在钢轨生产、焊接和使用过程中提高钢轨平顺性的措施,分析了国产钢轨平顺性的现状及其与高速铁路钢轨要求的差距,提出了我国钢轨生产企业为适应高速及快速铁路发展应予重视有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钢轨强迫成型电弧焊方法的开发经过,操作要领,特征以及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该法是目前日本唯一允许使用的现场钢轨焊接方法。  相似文献   

16.
加长钢轨定尺长度,可减少接头数量、减轻列车振动,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旅客的舒适性。从钢轨的生产、运输和使用情况全面衡量,选择100m定尺钢轨,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比较科学合理。建议我国铁路推广使用100m定尺钢轨。在运输长定尺钢轨时,采用相应的装载和捆扎方式。在现场直接铺设无缝线路,用铺轨车运输长钢轨,若不直接铺路,应采用平板车运输;装载方式不能采用“梯形式”,而要采用“矩形式”。  相似文献   

17.
进口钢轨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根据进口钢轨商检结果以及上道铺设使用情况,对进口普通钢轨、合金钢轨以及热处理钢轨的性能、质量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已开通运营2万多公里高速铁路,除秦沈、合武客专进口部分用于对比试验的钢轨外,全部采用国内自主研发生产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百米定尺钢轨。自2008年8月我国首条高速铁路开通运营至今,钢轨使用情况良好,质量得到各方一致肯定。对高速铁路钢轨发展主要历程包括标准起草制定、生产技术改造、自主研发工作推进、上道试铺考核、性能评定及技术审查、批检验和实物质量控制,以及轨型、定尺长度和钢种选用,成分及性能优化,钢轨的焊接、运输,新轨头廓形钢轨研发,钢轨使用规范制定等配套技术的主要节点和事件进行回顾,认为标准先行、科研先导、质量至上、科学管理是高速铁路钢轨国产化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曲线钢轨调边使用技术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半径曲线钢轨侧磨是工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量的钢轨磨耗缩短了钢轨使用寿命,增加了铁路运营成本。为了延长钢轨使用寿命,现场在曲线地段采取钢轨调边使用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实施钢轨调边使用过程中,都是凭经验控制调边和下道的时间,缺乏根据和可操作性。本文通过曲线钢轨调边使用现状调查、侧磨钢轨强度有限元分析、现场动力试验和磨耗钢轨疲劳试验研究,提出了曲线钢轨调边使用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20.
我国铁路目前年需求钢轨约300万t,随着技术和工艺的进步,钢轨产品布局呈现以下新变化:各钢厂不断加快热处理钢轨布局,国铁集团大力推广新廓形钢轨,改善轮轨接触关系,提高使用寿命,钢轨铁路行业标准不断更新和完善,铁路建设钢轨采购模式由代理模式转变为公开招标模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